作业成本法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4983777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成本法在建筑行业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作业成本法在建筑行业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作业成本法在建筑行业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作业成本法在建筑行业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作业成本法在建筑行业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业成本法在建筑行业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成本法在建筑行业的应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业成本法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摘要: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具有劳动密集、自动化程度低、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等产业特征。在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中普遍存在实际成本难以精确控制、内部价值链难以优化组合的成本管理问题。目前, 我国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仍在使用传统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 然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许多专家对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提出了质疑, 认为其不能很好地反映日益变化的生产环境。关键词:作业成本法 成本核算 项目管理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s a pillar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have labor

2、intensive, the low automatic degree, entry threshold low, competitive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etc.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exists in actual cost is difficult to accurately control, internal value chain to optimize the combination of cost management problem. At present, most o

3、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till in use traditional cost calculation and management methods, however, since the 1980 s, many experts to the traditional cost calculation methods have questions about, as it can not fully reflect the changing production environment. Keywords: homework cost method co

4、st accounting project management目 录摘要I一、我国建筑业采用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1(一)作业成本法功能的进一步扩展和成本控制的过程1(二)作业成本控制的过程11、进行作业分析以获取改善的机会12、挖掘成本动因以寻找引起浪费的根源13、建立业绩计量体系以分析评价业绩1(三)作业成本控制在管理中作用2(四)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的比较21、从产品成本分析经济内容22、从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分析33、从成本计算对象分析34、从成本计算标准分析3(五)作业成本法在建筑行业运用的优势3二、作业成本法在建筑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5(一)管理观念问题6(二)内部和外部环境问题6

5、(三)人员素质问题6(四)技术基础问题7三、建筑业完善作业成本法的对策7(一)树立正确的“作业”观念和意识7(二)建立有助于作业成本法实施的内外部环境8(三)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素质8(四)实行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并行的方针8结论9参考文献10致 谢11II一、我国建筑业采用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一)作业成本法功能的进一步扩展和成本控制的过程作业成本法在成本信息计算的精确性及成本控制的有效性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作业成本系统(ABCS)开发的最初目的是试图克服传统成本计算体系对成本住处的扭曲,但随着ABC 方法在越来越多企业的成功应用,发现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系统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于

6、是产生了利用ACB 法提供的住处进行预算管理、生产管理、顾客的盈利性分析等的作业成本管理(ABCM),如今,ABCM 已成为现代成本管理系统中一个相关重要的控制手段。(二)作业成本控制的过程“过程分析观”蕴含了作业成本控制全过程,它是“成本分配观”的延伸和升华,该过程一般通过作业分析、成本动因分析、业绩计量三步骤循环进行4。1、进行作业分析以获取改善的机会作业分析,是识别和描述一个企业中所进行的一切,即资源和时间等是如何被消耗的。企业的每项作业都包含两个方面的性质:是否增值,作业完成的效率如何。作业增值与否是针对产品而言,作业效率高低是针对资源而言。2、挖掘成本动因以寻找引起浪费的根源成本动因

7、可以理解为引起作业成本产生的种种诱因,挖掘成本动因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出产生非增值作业的根源,从而彻底地消除其相应的非增值作业以达到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而要消除企业作业链上的非增值作业,必须求本溯源才能达到目的。3、建立业绩计量体系以分析评价业绩通过业绩计量能提供有关作业执行得如何的信息,也能提供作业是如何满足内外顾客需要的信息。业绩计量包括对作业效率的计量,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计量以及作业质量的计量。在作业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业绩计量体系,以便对作业成本控制的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然后通过作业控制绩效住处反馈重新进行下一循环的作业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以促进企业不断提高作业完成效率和

8、质量水平,将企业置于不断改进的环境中,从而优化整个企业价值链,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三)作业成本控制在管理中作用作业成本法把管理的重心深入到作业层次,以“作业”作为企业管理的起点和核心,比传统的以“产品”作为企业管理的起点和核心,在层次上大大深化了2。正如生物学深入到分子水平而形成分子生物学,在生物科学上形成重大变革一样,企业管理把管理重心深入到作业层次而形成的作业管理,可视为本世纪初泰罗创立“科学管理学说”以来,在企业管理上又一重大的革命性变革,它对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业成本控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作业分析”方法存在不足之处,这种基于作业分析达到控制成本的方法,把作业按“

9、增值”和“非增值”加以分析,消除那些不增值的作业,从而实施成本控制。然而,这种理论已经开始受到质疑,有一种所谓的“企业内部增值作业”,是指从顾客立场上看不带来增值,但对于企业却是必要的作业,此种作业既不同于“真正的增长值作业”(最终顾客认为是必要的),又不同于“非增值作业”(顾客和企业都认为是不必要的)。实际上,该项作业恰恰是不能以不提供顾客满足为理由加以消除的。(四)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的比较1、从产品成本分析经济内容在计算成本法中, 产品的成本是指企业的制造成本, 根据企业的经济内容上看企业只包括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与企业有关的直接费用, 在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当中支出则作为期间费

10、用处理。产品成本则按费用的经济用途设置成本项目。作业观念下也使用期间费用概念, 但此时, 期间费用汇集的是所有无效的、不合理的支出, 所有企业无效耗费资源价值和非增值作业耗费资源价值。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与企业作业成本方法不同的地方,就是表现在运用多方法的企业制造费用分摊:在传统的制度方法下间接成本和间接的费用分配的标准主要是用机器和人工计时的方法;先分到企业的每个生产部门,然后再按照生产部门来定费用中的分配利率,把费用归到企业的成本中1。作业成本的制度是先按照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归纳到每一种的作业和作业成本中,成本库的成为,是指用同一种成本的动因,来进行分配和归集到单位当中。2、从成本计算提供的

11、信息分析传统的成本计算提供的只是某个部门的成本耗算信息, 对于产品成本的原因则无法提示。在传统成本计算法中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适用于间接费用项目较少、间接费用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小、对成本管理要求不高的情况5。在高度自动化和JIT(Just- In- TimeProduction System,适时制生产系统)时代,人工费在成本中的比例越来越小,间接费用的比例大幅度上升,且制造费用的构成也日益复杂化12。在这种情况下倘若仍以日益减少的人工工时为基础来分配这些比例逐渐增大的间接费用,必然导致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进而引起成本控制失效,经营决策失误。3、从成本计算对象分析传统的成本计算一般以企业所生

12、产的各种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 或以某一步骤或以某一分批订单为成本计算对象, 从而满足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的需要3。作业成本计算法由于对不同作业的间接成本采用不同的间接费率进行分配,因此,它能把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成本问题扭转和克服,并且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成本,把成本作业、产品成本的核算、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有着深远的意义。4、从成本计算标准分析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是将产品成本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大项, 其中制造费用属于间接成本, 按单一的分配标准伤进行分配, 所隐含的假设是所有发生的间接费用与分配标准之间存在着线形比例关系。作业成本法的优点有很多,其中,能促使管理

13、人员设法进行成本控制就是它最重要的优点。如果确认了某种产品的消耗间接成本原因的产生,然后管理人员就会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对企业各种间接成本进行重新的评估,消除不利于企业的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以促使间接成本费用的降低。以下是传统成本的计算结果和作业成本计算结果,通过计算结果来对比分析作业成本与传统成本的优劣。表1传统成本计算结果产品x产品y产品z直接材料500000180000080000直接人工5800001600000160000制造费用9900002640000264000合计20700006040000504000产量10000200004000单位成本207302126表2作业成本计算

14、结果产品x产品y产品z直接材料500000180000080000直接人工5800001600000160000装配282000705000225600材料采购1200048000140000物料处理42000180000378000启动准备20080002000质量控制84200168400168400产品包装1000075000165000工程处理175000315000210000管理12900034400034400合计181440052362001563400产量10000200004000单位成本181.44261.81390.85从表中可以看出,传统成本与作业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出现

15、较大差异,尤其是产品z。其原因在于产品z的产量小,但是其消耗的各种作业数量并未相应减少,因而消耗的间接资源多,导致实际的成本较高。应用作业成本信息,可以对材料采购、产品包装以及质量控制等作业的成本进行分析,这种成本信息对管理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作业的认定通常按各个部门或者生产小组划分,其提供的成本信息有助于责任考核,明确成本究竟是怎样发生的,便于采取有针对性地行动,进行成本控制。从表1 表2 可以看出这样一个特点:传统成本与企业生产无关,作业成本与企业生产联系紧密。作业成本核算体系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的目的,其作业的认定是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后得出的,并结合生产过程确定成本动因,在生产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因此可以说作业成本法是按企业管理和控制的需要定制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个性化的成本核算方法。而传统成本则相反,它有固定的模式,虽然也有分批法、分步法和品种法等不同成本核算方法,但是并未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和目的,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