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机智处理生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498150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如何机智处理生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谈如何机智处理生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谈如何机智处理生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谈如何机智处理生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谈如何机智处理生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如何机智处理生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如何机智处理生成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难以预料的、不确定的因素,这就需要教师迅速而又正确地做出判断,并妥善处理,更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否则,教师即使有高超的学识,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学习和反思,并在不断地实践和总结中总结经验,锻炼自己的灵活应变能力,迸发教育机智的火花,让课堂少一份尴尬,多一份精彩。教学机智是教师教学基本功之一。所谓教学机智,指的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能因势利导,妥善解决,确保教学目标真正落实,教学任务圆满完成。在教育教学

2、活动中,每个教师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必须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如果教师不能灵活巧妙地处理这些问题,就会造成僵局,伤害学生的情感,有损教育威信,妨碍教育教学活动。因此,为了避免教育工作不必要的挫折和失误,教师必须具备较好的教育机智。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上。课堂偶发事件的发生,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然而,应该认识到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偶发事件中,既有不利于正常教学的一面,也有有利于正常教学的一面。只要掌握教学机智的运用策略,就能及时、巧妙、灵活地处理偶发事件,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

3、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课堂教学预设是必要的,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教学预设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反映教师的教。它集中体现教师的理念、智慧、机智和经验等要素。课堂生成是在一个个生命体鲜活的活动过程创造出来的教育资源。课堂上,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是衡量生成的标准。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因生成而精彩。虽然我们对课堂进行了预设,但是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照预定的轨道进行。那么,教师应转变意

4、识理念,关注课堂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该如何机智处理生成呢?结合自身的实践经历,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精心预设,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在“预设”中给生成留足空间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现实生活中的课堂教学大多是预设成功的,只有充分成功的预设,才会有生成的美丽。生成的课堂必须建立在教师精心预设的基础之上。科学而细致的预设能够减少生成时的盲目性、随意性,增强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生成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和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预设强调的是教师的设计和安排,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因此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要做到两点:一是用教学的眼光

5、来审视教材,理清教材的三维目标,全面准确地理解教材,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二是用儿童的眼光来解读教材,结合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时代发展去挖掘和追求教材的延伸义、拓展义,形成适合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例如,我在进行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这一章中除法的竖式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设计时,预想到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除法的竖式,会不会错误地直接将加减法的竖式的书写格式套用到除法的竖式上?我应该用符合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特征的叙述方式讲解除法的竖式的书写格式及其各部分的意义。我将除法的竖式描述成是一座房子的屋顶,有15本练习本在屋子里等着被分,屋外站着5个人也在等,小朋友们必须平均分给等在屋外的5人,将每人各分多少写

6、在屋顶之上。在选择教学情境上也选择了接近学生生活的分发本子的情境,让学生亲自进行分发,感受余数的意义。这样的预设既将除法的竖式的意义讲清楚了,达到了教学目标,又是从学生的角度解读教材,使学生更易接受。二、生成是课堂预设的升华。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要学会弹性预设教学过程,从结构、环节、时间、做法和结果等方面去考虑。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光有预设没有生成的课堂是呆板缺憾的,有预设、更有生成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

7、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如何才能做到在课堂中实现巧妙生成?首先,教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既要能合理地驾驭教学中的显性教学资源,又要能敏锐地捕捉课堂中的隐性资源通过比较、判断、鉴别,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的新契机。其次,教师要具备因势利导、巧妙点拨的智慧。用教学机智敏锐地捕捉、细心发现每一个新的课堂生成点,让课堂生成完美绽放。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善于利用一切生成资源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地利用机智处理生成:一是尊重学生的生成,给学生的生成营造氛围。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生成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和谐、平等

8、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拥有话语权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根基,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能够畅所欲言,习惯不断提出问题,主动探究,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多提开放性的问题,面对预设之外的答案应给予肯定和指导,如四边形有什么特点?许多学生会说有四条边,这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补充对于这一概念的认识。学生在课堂上感觉自己完全有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权利,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更加有兴趣和积极性,能促成教学的生成。二是以错误为契机,去挖掘、发现学生的“错误”中蕴含着宝贵的教育资源。生成要顺应学生的需求,生成可以让错误变得美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的态度将影

9、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学生的错误可以被看作是教学的丰富资源。发现了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就更加方便地、有针对性地进行错误的纠正,指正学生的学习。例如,在课堂上学生板演过程中出现了错误,要爱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也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其他学生帮助发现错误,再给犯错误的学生一次改正的机会,既让犯错误的学生改正错误,有维护了其自尊心,也可以让其他学生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三是及时调整预设,为生成腾出空间。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有时,由于教师没有预见到学生的个别生成,所以一旦学生提出来之后,可能会没有及时调整好自己的预设,匆匆地予以否定掉。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

10、必须要有这种意识,在课堂实践中遇到超出预设的现象,要合理地处理,给学生腾出空间,为学生生成提供条件,鼓励学生生成。例如,在讲解时分秒这一章时,学生对于跑50米需要用的时间是分还是秒无法理解,我没有提前预设到这一点,之后便决定让学生到操场,亲自跑一跑,亲自计时、读秒表,通过亲身经历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因势利导,善于随机应变,善于对症下药,善于掌握教育时机和分寸。成功的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要善于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以生成为目标,以预设为手段,精心预设、巧妙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