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教学设计[2]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4981165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轮》教学设计[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滑轮》教学设计[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滑轮》教学设计[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滑轮》教学设计[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滑轮》教学设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轮》教学设计[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滑轮教学设计一、 课题:滑轮二、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知道滑轮的结构(2) 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和实质。(3) 知道它们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滑轮实物的观察,认识滑轮的结构,通过应用滑轮实例分辨出定滑轮和动滑轮。(2) 通过学生实验探究,获取信息,再通过信息数据的处理,得出定滑轮、动滑轮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3) 联系生活实际,用一根杠杆,让学生理解滑轮实质是变形的杠杆,使所学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两人协作完成滑轮使用效果的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技能和协作精神,初步养成实

2、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探索滑轮的作用2、 难点:理解滑轮的实质四、 教学任务分析1、 学生原有水平分析:(1)学生已经知道了三种杠杆即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特点。(2学生基本掌握了杠杆的平衡条件。2、从学习支架方面分析:“滑轮”是继杠杆之后的又一种简单机械。多数学生虽然见过滑轮,但平时并未仔细观察过,更没有研究过它。因此,教学时首先给学生提供之一是:学习一:观察滑轮目的:让学生仔细观察实物,通过创设情境,找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滑轮的作用”是本节课中的重点内容,虽然演示实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3、,但对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不够,学生只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死记硬背,不理解真正内涵。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是:学习二:实验探究目的:让学生独立探索,发现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识思考,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 “滑轮的实质”是变形的杠杆。由于初中学生想象能力和对动态知识理解能力有限,对学生接受这个知识点有一定困难。为此,给学生提供的第三是:学习:杠杆 目的:通过教师演示,使学生很直观地辨认出滑轮就是连续旋转的杠杆,是杠杆的变形。从而利用杠杆平衡条件知识,顺利地解释滑轮的实质问题。教学难点得以突破,学生对杠杆的理解得到了升华,实现质的飞

4、跃。五、 教学媒体:滑轮 、铁架台、 钩码、 细线 、 杠杆、弹簧秤、刻度尺、多媒体设备及课件六、 教学模式:实验探究归纳教学模式七、 教学流程: 活动多媒体演示练习解释现象滑轮实质问题设问2活动教师演示滑轮作用活动学生实验动滑轮问题设问1滑轮情景1动画片情景2观察实物定滑轮八、 教 学 过 程 :引入新课新课教学学生讨论 先请同学们观看动画片,建筑工地的工人如何将重物提起,使学生对简单机械滑轮有感性认识。再通过观察实物,了解其构造,给出滑轮定义。PPt板书1:滑轮定义。 根据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情况不同,让学生分辨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然后,提出问题:工人师傅要把货物提升到同一高度,使用

5、哪种滑轮好?或使用这两种滑轮各有什么好处?将猜测可能出现结果写在黑板上:省力省距离省功或 结合学生讨论结果,确立研究课题。(提供学习 )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学生活动教师提问实验探究:首先按图(a)或(b)组装器材,用弹簧秤和刻度尺分别测出力和距离,将测量结果填入表格。再通过对数据的归纳整理,得出正确结论。FF图(b)图(a)l 课题:使用定(动)滑轮是否省力?或省距离? 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教师提出要求:(1)、确立研究方案 (2)、分析确立实验器材 (3)、根据方案进行实验 (4)、整理实验成果 (5)、交流实验体会 (6)、汇报实验成果l 表格:提供实验需要参考的表格,让学生任选,也可

6、自己设计。实 验 记 录 表定(动)滑轮实验次数物体重力(N)物体升高的高度(cm)弹簧秤示数(N)弹簧秤升高的高度(cm)用力的方向123分析、归纳实验数据,可得结论是 。l 交流展示:(实物投影)得出结论 ,用PPt板书2:滑轮的作用 同样用滑轮提升重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圆盘杠 杆学生分析回答后,教师演示。实验装置如图,先将一根杠杆挂在支架上,用力让杠杆旋转(越快越好),让学目的:帮助学生验证猜想,解决问题,培养动手能力、协作精神。体现自主,降低难度,避免盲目,起引导作用。体现问题化教学,让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提问巩固练习小 结作 业九、板书十、教学后记生观察旋转的杠杆象什么?再将这根

7、杠杆与圆盘固定一起挂在支架上,让它们共同旋转起来,学生会发现原来连续旋转的杠杆就是滑轮的雏形,而滑轮则是杠杆的变形。既然滑轮是杠杆的一种变形,用三种杠杆的特点,很容易解释为什么定(动)滑轮会有不同效果问题。l 多媒体课件演示: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释滑轮的实质。F1L1L2F1F2L2L1PPt板书3:滑轮的实质使用滑轮时能否做到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请同学们想一想,日常生活中,除建筑工地外,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滑轮?或在我们的校园中有没有用滑轮的地方?1、升国旗2、科学漫画:请您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用PPt板书4:学到了什么?(1) 观察生活实际或上网查找资料,哪些地方应用了滑轮?(2)笔试内容 练习册P31-32板书设计:(一)滑轮:周边带槽的轮,可以绕着装在框里的轴转动。(二)滑轮作用:1、 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2、 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三)滑轮实质:1、定滑轮是等臂杠杆。2、动滑轮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帮助学生寻找原因,将抽象问题直观化引出滑轮组,开阔学生视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