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露山体的生态修复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4980323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裸露山体的生态修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裸露山体的生态修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裸露山体的生态修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裸露山体的生态修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裸露山体的生态修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裸露山体的生态修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裸露山体的生态修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亚市裸露山体生态恢复技术浅谈【摘要】:本文分析了裸露山体产生原因基础上,阐述恢复裸露山体生态的 思路,总结裸露山体生态恢复模式和新技术,提出一些恢复山体的建议。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基本建设速度加快,因实施 在交通、水利、电力、采石建设项目等工程建设中,山体的开挖破坏了原有 植被覆盖层,导致出现了大量的裸露山体,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景观和海南 国际旅游岛形象,还会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及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影 响主体工程的安全稳定。如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局部小气候的恶化、 堵塞市政管网、淤积水库、危害饮水源地,降低了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影 响交通安全及生物链的破坏等。三亚市

2、裸露山体集中在南山地区,大致可以 分为:以生产石灰为主的石灰场类、以生产石料为主的采石场类、以生产砖 为主的页岩类,以公路、铁路、水利、电力开挖公用建设设施类、房地产、 工业区开山造地遗留边坡、无序取土形成的乱掘山体裸露以及崩岗坑口、滑 坡遗留的山体裸露,需恢复面积较大。不仅如此,过度开采还使得山体内植 被破坏殆尽,生物多样性指数急剧下降。恢复这些裸露山体已经成了刻不容 缓的问题。通过对裸露山体的生态恢复治理,不仅把水土流失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而且能改善城市山体生态景观,保护城市的投资环境, 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露天开采的建筑石料矿山,多为高陡岩质

3、山体,立地条件恶劣,大多为 70 90,局部呈倒坡,即90以上,山体植被稀少,岩石分布广,土壤贫 瘠,水土流失严重。靠自然界自身力量恢复生态平衡,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况且陡峭的岩石边坡常留下永久的伤痕,不能自然恢复。这些裸露山体生态 环境的恢复问题十分突出,在恢复中,要充分结合工程绿化、美化环境,保 持和恢复自然,促进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要全面贯彻中央“人口、资源、 环境”的基本国策,重蒴“蓝天、青山、碧水”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 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景观效果的总体目标由于山体恢复涉及到地质、水文、气象、环境、矿山、林业等多方面因 素,科技含量非常高;同时,由于山体周围生态极度脆弱,措施稍

4、有不利, 容易造成二次生态破坏。为此,在海南大学杨小波教授的带领下,我司相关 技术人员与国土局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裸露山体恢复时,严格从实际出发, 坚持科学态度。从2008年开始,前后三次历时三个月对裸露山体形成原因, 创面类型、形状、大小、所在位置等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全方位调查。在掌握 基本情况后,2009年7月,为积累经验,保证全区大面积的裸露山体生态恢 复成功,在三亚市红塘岭采石场启动了裸露山体生态恢复试验示范工程项 目,为了有效恢复自然山体景色,形成稳定自然的植物群落,技术人员根据 现场实际,提出了利用先锋性、抗逆性植物快速复绿,以多样性、可演替性、 持续稳定的植物实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培育

5、,营造多样性景观以提升区域整 体环境品质的理念。为实现这一目标,根据现场的土壤情况、坡度、坡比、 岩石裂隙,岩石硬度,植物选择及立地条件的不同,决定采用“客土喷播”、 “挂三维网客土喷播”、“成品植坡毯铺设”、“挂钢网客土喷播”、“垂直绿 化”、“多层次客土喷播”、“植物栽植”七种方式来实现植被恢复。经过半 年的治理,初步达到了山体修复的目标。1、“客土喷播”适用于坡度平缓、岩层稳定的场地,选择适用的物种配 比,以改善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环境和促进目标树种生长为目的实现生态修 复。在客土喷播过程中,将普通粘土、有机营养土(泥碳等有机物)、土壤改 良材料、复合肥、保水剂、粘合剂及PH缓释剂、微生物

6、菌剂等按照比例混合 形成喷播基质。将混合均匀的植物种子通过液压喷播机洒在种植面上。在植 物种子的选择上应该注意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深根性植物与浅根性植物, 乔灌草植物等比例搭配,达到尽快复绿,稳定演替的目的。2、“挂三维网客土喷播”适用于坡度45以下较稳定的土质和岩质山体绿 化,特别的土质贫瘠的山体和土石混填的山体。可以起到固土防冲并改善植 草质量的良好效果。在挂三维网客土喷播区域,首先应清理山体上的杂物, 并对坡面作简易修整。山体特别凸起的地方必须削掉,特别凹陷的地方必须 用石块填补,使坡面大致平顺。并做必要的排水沟及截水沟等保证排水通畅, 防止雨水渗透造成山体崩塌。然后铺设三维网,将混合基

7、质和种子喷播在三 维网内,覆盖无纺布。3、“成品植被毯铺设”使用于坡度平缓、岩石稳定具有较多土壤场地。 选择适合的乔灌草种配比,在生产基地培育成为成品,而后将成品植被毯覆 盖在裸露的地面一实现快速复绿需要。在利用植被毯进行山体过修复过程中, 首先应该铺设可在自然条件下降解的无纺布片和采用植物秸杆经发酵、揉搓、 压胚、狠压、烘干工艺步骤制成的植物基质片,然后在植被痰上种植与当地 类似的乡土植物种子,使次生植被在今后数年内逐渐与自然生态被融合,不 显人工雕琢的痕迹。4、“挂钢网客土上喷播”适用于开挖后稳定度不高的岩堆、软岩、碎裂 岩、散体岩等不宜绿化的恶劣环境。在挂钢网喷播前,需对场地进行处理,

8、清理完后挂镀锌钢丝固定,并用锚杆固定。将筛分后的2种植土内掺入泥炭 土、谷壳、锯末、水泥及PH缓解剂、有机长效肥、保水剂、粘结剂后搅拌均 匀备用。然后按设计要求,采用专用机械喷射8至10厘米厚种植基材及种子。5、“垂直绿化”适用于岩层坚硬、坡度陡峭、土质贫瘠峭壁、在挡土墙后侧、边坡底部、边坡平台、岩层平台、凹陷等处修建花池,在花池内栽种 攀缘植物进行绿化,从而达到整体绿化的效果。6、“多层次客土喷播”首先喷射含胶量较高、营养成分较低的基础客土 层,保证客土层与岩石表面的依附强度;而后喷射含高纤维质的营养客土包 裹金属网,在客土层与网面持平时加入经过预处理的灌木种子,继续喷射达 设计的客土厚度;

9、继而喷射木纤维与草、花种子混合浆;最后喷射木纤维混 合浆覆盖,完成喷播作业。植物种子采用草、灌、花组和配方。7、“植物栽植”适用于缓坡,选用生命力强、适应力强的乡土树种。缓 坡绿化对植物品种的要求有其不同之处。地上部分较矮,根系发达,固土性 好,耐贫瘠和干旱。从后期坡体的稳定性考虑,避免选择大规格常绿乔木, 主要选择草种、矮生灌木、半木质化植物、藤本植物、小规格乔木等。在形 成目标群落之前,要对坡面先期形成植被覆盖,需要选择一些先锋植物品种。 这些先锋植物应生长迅速、抗你性强、喜光、易于生长。如斜叶榕、厚皮树、 黄葛榕、小叶榕、大叶榕、大红花、曼荆子、厚藤、山猪菜、黄花豆、爬山 虎、霹雳、豆树

10、、山麻杆、三角梅、狗牙根、芦苇等。在实施裸露山体绿化 恢复坡面植被的过程中,植物种类的选配非常重要。原则是植物在无人工养 护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自我繁殖维持的能力,最终营建与周边生 态环境相协调的稳定的目标群落。针对这一原则,国内进行边坡绿化,抗逆 性强的乡土植物是最佳选择。本文选择海南省三亚市南山地区内采用不同生态恢复技术进行生态恢 复的裸露山体为研究对象,比较裸露山体绿化恢复坡面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植 物群落特征、生物多样性变化、土壤性状差异及其相互关系;植物对干旱逆 境的生态适应性;以及景观效益评价等,探讨不同生态恢复技术措施的恢复 效果,筛选出抗逆性强的矿山边坡适生植物。研究结果表

11、明:(1)合理的人 工生态恢复技术可以加速裸露山体的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同时植被的选择及 配置直接影响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大小。比较不同的人工生态恢复技术措施 的植物物种多样性。(2)各人工生态恢复岩质边坡植物群落结构可归纳为三 种类型:第一种是灌木(常绿、落叶)+草本(一年生、多年生);第二种是乔木 (常绿)+灌木(落叶)+藤本(常绿);第三种是灌木(常绿)+藤本(常绿)。(3)就 裸露山体生态恢复而言,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大小与土壤的主要理化性质之间 没有太大的关联度。研究各人工生态恢复技术措施发现,植物种类的选择及 配置是解决矛盾的关键。(4)经过实践得出:厚皮树在所选九种植物中抗旱 性能最强,

12、其次是黄葛榕、小叶榕、大叶榕、三角梅等。经过上述的经验,个人提出一点建议,首先是实行禁采,加强监管。针 对三亚市米石造成的山体裸露、破损、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米 取果断措施,关闭全部采石场,停止一切采石活动,并充分利用法律、行政、 经济等综合手段,加强监管,打击偷采行为;其实是制定方案,讲究方法。 在研究制定裸露山体生态恢复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裸露山体的情况,按照统 一规划、因山制宜、突出重点、分步实行的原则,实行“四个结合”:一是 与土地整理相结合;二是消灭地质灾害相结合;三是开发利用相结合;四是 与改善生态环境、创建优美景观相结合。第三是开展恢复治理,植被为主。 一是对破损严重、有

13、碍观瞻、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裸露山体先行恢复治理; 二是因山制宜,利用自然岩缝及凹凸岩面,形成自然风景布局;三是采用国 内外先进修复技术与工艺,喷涂种植土,创建植物生长环境;四是利用植物 形态及季相变化进行植物造景;五是选用抗贫瘠、耐旱植物进行种植。第四 是政府投入,多方筹资。在裸露山体生态恢复投入上,积极探索政府与企业 相结合的生态恢复与建设的新路上,鼓励和引导企业对自身建设项目的破损 山体开展生态恢复工作。结语裸露山体植被的恢复是要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人类的作用, 根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社会能够接受的原则,使工程建设迹地生态 系统得到尽快恢复,再生有益于多物种生存与生活的良好生态系统的过程。 只有遵循自然规律的恢复重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恢复与重建。模拟原生植被 结构用于工程迹地生态重建和恢复技术的提出,希望能对工程建设迹地植被 恢复有所裨益,达到保护项目区生态的目的。参考文献:1 吴长文.城市化进展过程中水土保持问题J.中国水土保持;2 刘伟常 吴长文.21世纪城市水土保持发展J.水土保持研究;3 刘伟常 吴长文.全面推行城市水土保持试点工作J.水土保持研 究;4 盛定生 吴长文.建设秀美城市探索之路J.水土保持研究;4吴长文 蔡高堂等.城市背景山体缺口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 探讨J.水土保持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