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推拿技术操作规范第部分小儿河南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4979136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健推拿技术操作规范第部分小儿河南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保健推拿技术操作规范第部分小儿河南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保健推拿技术操作规范第部分小儿河南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保健推拿技术操作规范第部分小儿河南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保健推拿技术操作规范第部分小儿河南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健推拿技术操作规范第部分小儿河南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健推拿技术操作规范第部分小儿河南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03.080.30A 12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 41/T XXXXXXXXX保健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第8部分:小儿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1/T XXXXXXXXX前言DB41/T XXXXXXXXX保健推拿技术操作规范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头颈部; 第2部分:上肢部; 第3部分:胸腹部; 第4部分:背腰部; 第5部分:下肢部; 第6部分:全身; 第7部分:足部; 第8部分:小儿。本部分为DB41/T XXXXXXXXX的第8部分。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河南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

2、。本部分起草单位:本部分主要起草人:16保健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第8部分:小儿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小儿保健推拿的术语和定义、准备工作、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禁忌。本部分适用于小儿保健推拿。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小儿保健推拿在中医基本理论基础上,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运用小儿推拿疗法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推拿的一种保健方法。3 准备工作3.1 施术部位选择实施小儿推拿前,首先要使推拿的穴位或部位充分暴露,保持皮肤清洁干净。操作时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背腰,最后下肢。也可根据小儿的体位而定,灵活掌握。3.2 施术体位选择3.2.1 小儿体位选择体位选择

3、应以小儿舒适,施术者方便,便于手法操作为原则。常用体位有:端坐位、仰卧位、俯卧位等。3.2.2 施术者体位选择施术者可选坐位和站立位。3.3 介质选择3.3.1 滑石粉有润滑皮肤、干燥除湿的作用。一年四季均可使用。3.3.2 葱姜水有辛温发散的作用。多用于冬春季节。3.3.3 薄荷水有辛凉解表、清退暑热的作用。多用于夏季。4 操作步骤与要求4.1 健脑益智保健推拿4.1.1 操作步骤操作步骤如下: 补脾经,见附录A.2.1; 补肾经,见附录A.2.5; 搓揉五指节,见附录A.2; 揉上马,见附录A.2.27; 揉丹田,见附录A.3.9; 按揉百会,见附录A.1.8; 揉太阳,见附录A.1.3;

4、 开天门,见附录A.1.1; 摩囟门,见附录A.1.7; 捏脊,见附录A.4.6。4.1.2 要求每次操作30 min左右。每日一次,15次为一周期,休息3天后再做第二个周期。4.2 健身强体保健推拿4.2.1 操作步骤操作步骤如下: 补肾经,见附录A.2.5; 补脾经,见附录A.2.1; 运内八卦,见附录A.2; 推三关,见附录A.2.34; 揉脐,见附录A.3.7; 摩腹,见附录A.3.6; 按揉足三里,见附录A.5.3; 捏脊,见附录A.4.6。4.2.2 要求清晨或者饭前进行手法操作。每次操作30 min左右。隔日一次,1015次为一疗程,间隔1周再做下一个疗程。4.3 健脾益肺保健推

5、拿4.3.1 操作步骤操作步骤如下: 补肺经,见附录A.2.4; 补脾经,见附录A.2.1; 推三关,见附录A.2.34; 顺运内八卦,见附录A.2.16; 揉板门,见附录A.2.14; 分推大横纹,见附录A.2.11; 掐揉四横纹,见附录A.2.10; 揉膻中,见附录A.3.2; 按揉足三里 见附A.5.3; 捏脊 见附A.4.6; 拿肩井 见附A.4.2。4.3.2 要求每次25 min左右。每日一次,5次为1疗程,休息2天后进行下一疗程,连续操作3个月。4.4 养心安神保健推拿4.4.1 操作步骤操作步骤如下: 开天门,见附录A.1.1; 推坎宫,见附录A.1.2; 揉太阳,见附录A.1

6、.3; 补脾经,见附录A.2.1; 补肾经,见附录A.2.5; 清心经,见附录A.2.3; 揉小天心,见附录A.2.17; 运内劳宫,见附录A.2.15; 掐揉五指节,见附录A.2.25; 捏脊,见附录A.4.6。4.4.2 要求睡前操作,每日一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天,可连续2个疗程。4.5 增进食欲保健推拿4.5.1 操作步骤操作步骤如下: 补脾经,见附录A.2.1; 揉板门 ,见附录A.2.14; 推揉四横纹,见附录A.2.10; 推胃经,见附录A.2.13; 揉中脘,见附录A.3.5; 摩腹,见附录A.3.6; 按揉足三里,见附录A.5.3; 捏脊,见附录A.4.6。4.5.2

7、要求隔日一次,连续操作两周,间隔一周再做第二个周期。5 注意事项5.1 饥饿、饱胀时,不宜立即接受推拿。5.2 操作时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宜过热,过冷,在寒冷季节,医者的手要保持温暖。5.3 操作时以小儿左手为宜,亦可左右手同时或交替使用。5.4 操作前应准备各种介质及消毒用品,医者要洗手和修剪指甲,并保持两手的清洁卫生。5.5 医者态度要和蔼可亲,精力要集中,注意小儿表情,以随时调整手法强度,并便于小儿体位舒适,自然。5.6 操作时,一般先施用一些轻快柔和的手法,如推法,摩法等,最后再用刺激量较重的手法,如拿法,掐法等。6 禁忌6.1 各种骨折或治疗部位有皮肤破损及骨折恢复期,经推拿手法刺

8、激,可使病情加重者。6.2 各种传染性疾病,如结核、肝炎、水痘等。6.3 急性外科手术的患儿,各种血症或胎毒及血液病患儿。6.4 各种疮疡疾患,如疥疮、湿疹,痈疖等。AA附录A (规范性附录)小儿常用穴位位置、操作、次数、作用A.1 头面部穴位A.1.1 天门(攒竹)位置:眉心至前发际成一直线。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开天门,又称推攒竹。若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推至囟门为大开天门。次数:推3050次。作用:发汗解表,镇惊安神、醒脑止痛。A.1.2 坎宫(眉弓)位置:眉心至眉梢成一横线。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两侧眉梢分推,称推坎宫或推眉弓,亦称分头阴阳。次数:推3050次。作用:发汗解表,醒脑

9、明目,止头痛。A.1.3 太阳位置:眉梢与外眼角中点,向后约1寸凹陷处。操作:两拇指桡侧自前向后直推,称推太阳。用中指端揉或运该穴,成揉太阳或运太阳。向眼睛方向揉运为补,向耳方向揉运为泻。次数:3050次作用: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A.1.4 山根位置:印堂之下,两目内眦之间。操作:用拇指指甲掐,称掐山根。次数:35次。作用:开窍醒神A.1.5 人中(水沟)位置:人中上1/3与下2/3交界处。操作:用拇指指甲掐,称掐人中。次数:35次。作用:开窍醒脑、定惊安神。A.1.6 迎香位置:鼻翼旁0.5寸,鼻唇沟中。操作:用食、中二指按揉,称揉迎香。次数:按35次,揉2030次。作用:通鼻窍,散

10、风寒。A.1.7 囟门位置:前发际正中上2寸,百会前凹陷中。操作:1、两手四指扶患儿头部,两拇指自前发际向该穴交替推之(囟门未合时,仅推至边缘),称推囟门;拇指端轻柔本穴,称揉囟门。次数:摩、推或揉50100次。作用:镇静安神,祛风,开窍。A.1.8 百会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之交点。操作:用指端或掌心按揉,称按揉百会。次数:按3050次,揉100200次。作用;升阳举陷,镇静安神,开窍明目。A.1.9 耳后高骨(风寒)位置: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下凹陷中。操作:用两拇指或中指端按揉,称按揉耳后高骨。次数:揉按3050次。作用:疏风解表,镇惊除烦。A.1.10 风池位置:颈后枕骨下,胸

11、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三角凹陷中。(或后发际两侧凹陷处)。操作:用拇指、食指按揉或用拿法。次数:510次。作用:发汗解表、祛风明目。A.1.11 天柱骨(风热)位置: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两指指面自上而下直推称推天柱骨,又称推天柱骨,亦可用酒盅或汤勺边蘸水自上而下刮,称刮天柱骨。次数:推100500次,刮至皮下轻度瘀血即可。作用:降逆止呕,祛风散寒。A.1.12 桥弓位置:在颈部两侧沿胸锁乳突肌成一线。操作:用拇指或食、中、环三指揉,或用拇、食两指提拿,或用拇指抹。次数:揉50100次,提拿35次,抹3 min5 min。作用:舒筋活血,调和气血。A.2 上肢部穴位A.2

12、.1 脾经位置:拇指桡侧缘或拇指末节螺纹面。操作: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缘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亦可旋推拇指末节螺纹面),称补脾经。将患儿拇指伸直,自指根推向指尖,称清脾经。如来回直推为平补平泻,称清补脾经。补脾经和清脾经统为推脾经。次数:推100500次。作用:健脾胃,补气血,清湿热,消食滞,化痰涎。A.2.2 肝经位置:食指末节螺纹面。操作:用推法自食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称清肝经;反之为补,称补肝经。清肝经和补肝经统称为推肝经。次数:推100500次。作用:平肝泻火,解郁除烦,熄风止惊。A.2.3 心经位置:中指末节螺纹面。操作:用推法自中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称清心经;反之

13、为补,称补心经;清心经和补心经统称推心经。次数:推100500次。作用:清心火,补气血,养心安神。A.2.4 肺经位置:无名指末节螺纹面。操作:用推法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称清肺经;反之为补,称补肺经;清肺经和补肺经统称为推肺经。次数:推100500次。作用:补益肺气,宣肺清热,止咳化痰。A.2.5 肾经位置:小指末节螺纹面。操作:用推法自小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称补肾经;反之为清,称清肺经,补肾经和清肾经统称推肾经。次数:推100500次。作用:滋肾壮阳,强筋健骨,温补下元,清热利尿。A.2.6 大肠位置:食指桡侧缘,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操作:医者用右手拇指桡侧面,自指尖推向虎口为

14、补,称补大肠;反之为清,称清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为推大肠。次数:推100500次。作用:涩肠固脱,止泄痢,清利大肠湿热。A.2.7 小肠位置:小指尺侧缘,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操作:用推法自指尖向指根直推为补,成补小肠;反之为清,称清小肠;补小肠和清小肠统称为推小肠。次数:推100500次。作用:清热利尿,泌别清浊。A.2.8 肾顶位置:小指顶端。操作:以中指或食指端按揉,称揉肾顶。次数:按揉100500次。作用:收敛元气,固表止汗。A.2.9 肾纹位置:手掌面,小指第二之间关节横纹处。操作:用中指或拇指端按揉,成揉肾纹。次数:按揉100500次。作用:祛风明目,清热散结。A.2.10 四横纹位置: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用拇指甲掐揉,称掐揉四横纹;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