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2--古诗文默写(山东专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497798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2--古诗文默写(山东专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2--古诗文默写(山东专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2--古诗文默写(山东专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2--古诗文默写(山东专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2--古诗文默写(山东专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2--古诗文默写(山东专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2--古诗文默写(山东专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2 古诗文默写【山东省滨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7默写。(1)“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2)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含弟)(3)深林人不知,_。(王维竹里馆)(4)_,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5)_,可以为师矣。(十二章)(6)石壕吏中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的诗句是“_”。(7)与朱元思书中的“急端甚箭,猛浪若奔”与三峡中的“_,_”有异曲同工之妙。(8)“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这句名言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两千多年来,鞭策了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精神支柱。【山东省德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句子默

2、写(1)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2)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刘凤诰因其貌不扬,乾隆心有所嫌,皇帝吟出上联:“独眼不能登虎榜。”刘凤诰应声对道:“半月依旧照乾坤。”乾隆又道:“东启明,西长庚,南极北斗,谁是摘星子?”对道:“春牡丹,夏荷花,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皇上对他颔首赞叹,封他为探花了。请从对句“牡丹”“荷花”“菊”“梅”中任选一词,写一句完整的古诗:_【山东省东营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5默写。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

3、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_,_”。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_,_”将极其平常的景物巧妙组合,动中寓静,平常的景物就显得不平常了。白居易的卖炭翁中“_,_”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王佐良译弗朗西斯培根的谈读书,用语典雅,文辞流畅。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_,数学使人_,科学使人_,伦理学使人_,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_,_。”【山东省临沂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兔从狗窦入,_。(十五从军行)(2)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清晨入古寺,

4、初日照高林。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有约不来过夜半,_。(赵师秀约客)(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6)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陶渊明桃花源记)【山东省泰安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_。(孟子三章)(2)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3)万里赴戎机,_。(木兰诗)(4)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5)角声满天秋色里,_。(李贺雁门太守行)(6)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7)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山东省威海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4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起舞弄清影,_。(苏轼水调歌头)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_?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苏轼定风波)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乘风好去,长空万里,_。(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_,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最喜小儿亡赖,_。(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山东省烟台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1默写。(1)岱宗夫如何?_。(望岳)(2)_,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3)山光悦鸟性,_。(题破山寺后禅院)(4)_,蝉鸣黄叶汉宫

6、秋。(咸阳城东楼)(5)俱怀逸兴壮思飞,_。(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6)微动涟漪,_。(采桑子)(7)_,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十则)(8)入则无法家拂士,_,国恒亡。(三章)(9)须晴日,看红装素裹,_。(沁园春雪)(10)为篱下黄花开遍,_。(满江红)(11)桃花源记中“_,_”蕴含着道德经“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思想,呈现出人们生活安康、心情舒畅、安静自足的理想境界。【山东省枣庄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6古诗文默写。(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论语为政)(2)受任于_,奉命于_。(诸葛亮出师表)(3)予独爱莲之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哲理的诗句是_,_。(5)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现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的千古名句是: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