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应用培训心得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4974215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器人应用培训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机器人应用培训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机器人应用培训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机器人应用培训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器人应用培训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器人应用培训心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器人培训总结培训已近尾声,回想学习中,多位机器人领域专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思想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饱享了高规格的“机器人大餐”,我感受着新思潮、新理念的激荡,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我分享到了收获的喜悦,接受了先进自动化机器人理论的洗礼,受益匪浅。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一、机器人发展历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一种代替人们从事某些特殊工作的科技产品机器人,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什么是机器人呢?人们一般的理解来看,机

2、器人是具有一些类似人的功能的机械电子装置,或者叫自动化装置,它仍然是个机器,它有三个特点,一个是有类人的功能,比如说作业功能,感知功能,行走功能,还能完成各种动作,它还有一个特点是根据人的编程能自动的工作,这里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可以编程,改变它的工作、动作、工作的对象,和工作的一些要求,它是人造的机器或机械电子装置。但从完整的更为深远的机器人定义来看,应该更强调机器人智能,所以人们又提出来机器人的定义是能够感知环境,能够有学习、情感和对外界一种逻辑判断思维的这种机器。机器人的起源要追溯到3000多年前。“机器人”是存在于多种语言和文字的新造词,它体现了人类长期以来的一种愿望,即创造出一种像

3、人一样的机器或人造人,以便能够代替人去进行各种工作。直到四十多年前,“机器人”才作为专业术语加以引用,然而机器人的概念在人类的想象中却已存在三千多年了。从历史来来看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出现在1959年,经过了五十多年的发展,机器人种类达数十种,它们在许多领域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大多数工业机器人都不能走路,一般是靠轨道滑行,如汽车制造机器人等。现代工业机器人主要有四大类型:(1)顺序型这类机器人拥有规定的程序动作控制系统;(2)沿轨迹作业型这类机器人执行某种移动作业,如焊接、喷漆等;(3)远距作业型比如在月球上自动工作的机器人;(4)智能型这类机器人具有感知、适应以及思维和人机通信机能。现有机

4、器人细分:操作型机器人:能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多功能,有几个自由度,可固定或运动,用于相关自动化系统中。程控型机器人:按预先要求的顺序及条件,依次控制机器人的机械动作。示教再现型机器人:通过引导或其它方式,先教会机器人动作,输入工作程序,机器人则自动重复进行作业。数控型机器人:不必使机器人动作,通过数值、语言等对机器人进行示教,机器人根据示教后的信息进行作业。感觉控制型机器人:利用传感器获取的信息控制机器人的动作。适应控制型机器人:机器人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控制其自身的行动。学习控制型机器人:机器人能“体会”工作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学习功能,并将所“学”的经验用于工作中。智能机器人:以人工智能决

5、定其行动的人。我国的机器人专家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分为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所谓工业机器人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而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机器人化机器等。在特种机器人中,有些分支发展很快,有独立成体系的趋势,如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微操作机器人等。目前,国际上的机器人学者,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也分为两类:制造环境下的工业机器人和非制造环境下的服务与仿人型机器人,这和我国的分类是一致的。生产力在不断进步,推动着科技的进步与

6、革新,以建立更加合理的生产关系。自工业革命以来,人力劳动已经逐渐被机械所取代,而这种变革为人类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时至今天,机电一体化,机械智能化等技术应运而生并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增强对机械的利用效率,使之为我们创造出愈加巨大的生产力,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和谐。工业机器人的出现是人类在利用机械进行社会生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发达国家中,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已成为自动化装备的主流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外汽车行业、电子电器行业、工程机械等行业已经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了大量

7、的工伤事故。全球诸多国家近半个世纪的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实践表明,工业机器人的普及是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推动企业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二、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及优势1.工业机器人制造工业部门应用机器人的主要目的在于削减人员编制和提高产品质量。与传统的机器相比,它具有生产过程的几乎完全自动化和生产设备的高度适应能力的优点。现在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汽车工业、机电工业(包括电讯工业)、通用机械工业、建筑业、金属加工、铸造以及其它重型工业和轻工业部门。在农业方面,已把机器人用于水果蔬菜嫁接、收获、检验与分类,剪羊毛和挤牛奶等。这是一个潜在的产业机器人应用领域。2、探索机器人机器人除了在工农业

8、上广泛应用之外,还用于进行探索,即在恶劣或不适于人类工作的环境中执行任务。(1)水下机器人随着海洋开发事业的发展,一般潜水技术已无法适应高深度综合考察和研究并完成多种作业的需要(2)空间机器人 目前,空间机器人的主要任务可分为两大方面:在月球、火星及其它星球等非人居住条件下完成先驱勘探。在宇宙空间代替宇航员做卫星的服务(主要是捕捉、修理和补给能量),空间站上的服务及空间环境的应用实验。3、服务机器人研制其用来为病人看病、护理病人和协助病残人员康复的机器人能够极大地改善伤残疾病人员的状态,以及改善瘫痪者(包括下肢及四肢瘫痪者)和被截肢者的生活条件。医用机器人已应用于下列几方面:(1)诊断机器人,

9、即配备有医疗诊断专家系统的机器人(2)护理机器人,是一些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机器人护士或护师。(3)伤残瘫痪康复机器人,包括假肢、矫形以及遥控等技术。(4)家用机器人,机器人已开始进入家庭和办公室,用于代替人从事清扫、洗刷、守卫、煮饭、照料小孩、接待、接电话、打印文件等。酒店售货和餐厅服务机器人、炊事机器人和机器人保姆已不再是一种幻想。(5)娱乐机器人,包括文娱歌舞和体育机器人。(6)医疗手术机器人近年来有所突破。三、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 (1)智能化。智能化就是机器人的操控将越来越简单,很多东西机器人就能自主判断,不需要人示教,不需要高级的技术人员操作。智能化也就是傻瓜化。(2)柔性化。现在的机

10、器人是一个单臂的机器人,就不能像人手那样灵活。如果双臂机器手技术得到突破。这种机器用在工厂里,基本可以代替人做所有的工作。像现在单臂的机器人在装配线上就没法用,协调性达不到要求。 (3)安全性。现在的机器人,由于技术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很容易对人造成伤害。跟人交互的一些安全措施还没有做到位。(4)低成本。工业机器人由于现在成本还很高,如果想打造很智能化的东西,成本很高就卖不出去,需要通过上规模降低成本。 (5)技术融合。机器人技术将类似于80年代的手机、90年代的互联网、2000年代的移动设备,经历一个技术融合的过程。未来的机器人技术将在通信、感知、处理、移动、意识、操作这六个方面突破。通过这次培训对机器人技术和机器人应用都有了新的认识,培训的过程中也结交了一些业内同行,培训结束后将要思考如何将机器人技术应用的实际的生产和研发过程中,正像李贻斌教授讲的一样目前全球制造业正面临着制造模式的变革,基于网络、传感、大数据和机器人的智能制造模式正向我们快步走来,未来十年将是中国制造模式变革和产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中国机器人技术和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黄金期,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制造领域的变革,实现企业的快速高效科学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