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模板9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4971515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方案模板9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设计方案模板9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设计方案模板9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设计方案模板9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设计方案模板9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计方案模板9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方案模板9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荐设计方案模板9篇设计方案 篇1一、指导思想为认真贯彻落实大安市教育局关于全面深入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的指导意见大安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的文件精神,我校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以主题教研为龙头,以研促教,以教辅研,教研与教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并以主题教研为途径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在主题教研活动中,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共性较大的问题和前瞻性问题,并找出自身存在的诸多影响个人发展的思想问题,极大释放自身潜力,主动参与主题教研活动,做到人人是研究者、人人有教研主题、人人有教研成果。从而形成教师之间合作、交流、探讨、共享的教研活动机制和模式。二、研究内容1、常规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有研究价值的教育教学问

2、题或困惑作为主题教研的主线,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2、以课例为为载体,引领老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课改适应能力。3、引导教师主动反思自己教学实践过程,积极探索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工作目标1、理论提升2、关注学生主题教研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于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索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课堂教学途径,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能力提高以课堂教学实践为载体,通过教师与教师的互动与交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4、总结成果通过主题教研解决新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和困惑,总结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形成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方法,总结出适合我校的有效教学模式。三、实施

3、策略(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使我校主题教研活动扎实有序的开展,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主题教研工作领导小组。1、主题教研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宫长河副组长:肖吉彦、蔡爽、王广全、李佰祥组 员:各学科教研组长。2、具体分工。肖校长:语文组 音体美组蔡校长:数学组 政史地组王广全:外语组李佰祥:理化生组(二)强化管理,有效实施。1、各教研组认真制定可行的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方案和个人方案。教导处要组织各教研组长在本组内讨论确定教研主题,制定主题教研方案。在学校主题教研领导组指导下,认真实施工作方案,落实活动计划,完成教研任务。2、各教研组负责人及教师必须在主题教研过程中严

4、格执行下列规定(1)、各教研组按时完成主题选题和主题活动方案的制定。(2)、严格按照主题教研工作实施步骤,组织教师围绕主题开展听评课活动,认真填写主题教研活动记实。(3)、各教研组长要组织本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讲课、评课、反思、交流等一系列教研活动。并负责组织督促教师撰写整理相关材料及材料的收集上交。(4)主题教研领导小组成员,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参与到主题教研活动各个环节中去,组织备课、听课、研讨、反思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严格把关,加强督导,切实把主题教研工作落到实处。实施步骤1、确定主题和主题方案的制定,20XX年2月27日20XX年3月5日 围绕“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主题,

5、各教研组长组织确定本组的分主题并制定主题活动方案。2、专题学习,课堂印证阶段,20XX年3月6日20XX年5月28日(1)教研组组织“每人一节公开课活动”,提前安排好公开课日期、主讲人、课题和课时,并报教务处,以便检查,围绕主讲教师所研究的分题和课堂评价标准进行。(2)各组推荐一名教师做校级教研公开课。4、阶段总结,成果汇报阶段,20XX年6月1日20XX年7月1日(1)、结合教育局主题教研工作评比活动,认真总结,组织成果汇报。(2)、继续开展主题研究活动,认真填写“主题教研活动记实”。五、保障措施1、组织领导到位。为使我校主题教研活动扎实有序的开展,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为

6、成员的主题教研工作小组。2、资金保障到位。学校为主题教研活动提供物质保障和资金支持。建立电子备课室,订购主题教研相关书籍及教育理论刊物。3、过程管理到位。学校对教研组和教师“主题教研工作”全程跟踪,确保各阶段工作落到实处。4、奖惩措施到位。对教研活动开展有实效的教研组给予1000元的奖励,承担校级教研课的教师在评职进称时加一分。设计方案 篇2一、指导思想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深入实施“全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在继续完善课外文体活动工作体系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全校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艺术活动,扩大

7、文体活动规模,提高活动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课外文体活动方案。二、实施原则1、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要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炼于乐。2、全面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要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有机结合。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3、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

8、合的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的过程种,教师的鼓励、引导非常重要,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环境和氛围。4、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原则。应以校内教育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教育环境。5、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课外文体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制定相应的安全、应急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三、领导小组组长:卓晖组员:俞成松 陈军达 卓超波 沈淑芳 丁前威四、实施目标1、以实施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

9、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主要内容,确保每位学生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具有一项艺术特长。2、开齐开足体育和艺术课程,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体育和艺术活动,满足全体学生个性发展和多样化的活动需求。4、创建和发展学校文体活动特色,形成23项体艺特色,形成学校品牌。5、重视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学校文体活动制度、评比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使学校课外文体活动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系统。6、不断推进课外文体活动的课题研究,提高活动质量,丰富校本课程建设。7、重视课外文体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扩大影响,营造氛围,建设正确的舆论导向。8、加强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的师资力量建设

10、,提高活动组织和指导水平;加大投入,改善体育、艺术活动的场地设施和设备。五、具体措施和方法1、组织体育、艺术专职教师认真学习国家教育部关于“体育、艺术21”的有关文件精神,准确领会在高段五、六年级开展“21”达标创优活动的要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文体活动,加强活动指导,提高活动质量。争取学生参加课外文体活动普及率达到或超过90,活动合格率、良好率、优秀率分别达到或超过80、50、15。2、发动广大班主任老师积极投身到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的实施队伍中来,发挥班主任老师在活动中的组织、协调作用,确保活动的有序、安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课外文体活动的教育功能,规划方案课外文体活动方

11、案。3、由体育、艺术组负责,结合新课程要求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订科学合理、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和本校实际的体育艺术“21”达标创优标准,明确考核目标,完善训练体系,提高锻炼成绩。4、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教育计划,开齐开足体育、艺术课程;周活动时间采用“412”模式,即每周四节体育活动课程、一节兴趣活动课程,再加上每天两次的大课间活动课间操、课间舞(冬锻),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5、在普及基础上追求良性发展。充分发掘学校文体教师的专业特长,通过28支特色队的组织、训练模式,满足不同兴趣、特长和层次的学生持续发展需求,做到活动时间、场地、内容、学生和指导教师“五落实”,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12、,提高文体活动质量。6、进一步创建和发展学校文体活动特色,在学校被授予“宁波市体育传统项目训练点”、“宁波市艺术特色学校”的基础上,推动“棋类特色学校”的申报和建设,力争使棋类教学成为学校另一张崭新的“名片”。7、在课外文体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结合长期来校本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经验,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艺术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发展”和“学校棋类教学与校外棋类教学的互补”两个课题已经启动并在各级立项。要做好课题研究的总结、探讨工作,提升课外文体活动的教育内涵。8、科学规划、制订学校课外文体活动制度,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全校性体育运动会和一次全校性文化艺术节,每月举行一至二次单项性文体活动或竞赛,以形式多样、

13、生动活泼的课外体育和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展示自己,满足全体学生个性发展和成就感需求,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9、充分发掘校外文体活动教育资源。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专题活动竞赛,争创佳绩。发挥家长指导和参与校外文体活动的积极性,确保校内教育在校外的延伸。进一步做好棋类教学校外辅导员的聘用工作,充实学校的棋类教师队伍。利用居敬社区的门球训练基地,做好校门球队的组织、训练,发挥社区教育功能。10、 重视学校文体教师的专业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职称评审的同时,努力争取各种培训机会,为老师们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如音乐组许亚权老师脱产一年参加浙江大学舞

14、蹈专业培训,叶盛辉老师追随名师参加钢琴进修等。11、不断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本学期新建篮、排球场各二个,在校园西北角安放乒乓球台,为学生参与课外文体活动提供条件保障。不断完善学校文体活动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发挥校园网的信息网络功能,不断上传活动信息,扩大课外文体活动的影响,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活动氛围。设计方案 篇3活动目标1、通过实地考察,把学生的目光从课堂引向大自然,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征(包括动植物变化、天气变化等)。2、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手段初步探究秋天天气与动植物变化的原因,让学生获得更多有益的自然常识,加强自我保健的意识。3、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启发学生体验、感受秋天的美,

15、体会丰收的喜悦之情。在实践与研究的过程中加强学生观察、表达及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活动过程准备阶段一、初步观察,发现问题各自利用合适的时间走出教室,到校园、生活区、公园、郊外等各处走一走,看一看,初步观察,发现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印记。把自己的见闻通过多种形式记录下来(可写、可画、可拍照、可带实物)。在观察中发现问题。二、讨论交流,提出问题1、各自说说:秋天到了,你发现了哪些变化2、对于秋天,你有什么困惑的地方提出来与大家讨论(可以是以前的思考,也可以是观察中的发现或疑问)。三、问题归类,确定主题1、将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2、确定研究的主题。(1)秋天的天气描写秋天的成语有哪些为什么“秋高气爽”雾、霜是怎样形成的(2)秋天的植物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哪些庄稼在秋季成熟为什么秋天的枫叶那么红(3)秋天的水果秋天的水果有哪些吃水果有什么作用水果吃得越多越好吗秋天还有哪些干果(4)秋天的节日秋天有哪些节日这些节日有什么传说实施阶段制定方案1、各小组汇报:在本组课题中,你们打算研究哪些方面2、分组讨论:这些方面,你们打算怎样去研究具体时间和人员如何安排3、探讨: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哪些准备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与人员4、小组合作:根据各自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制定具体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