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砼技术与施工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4970480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砼技术与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体积砼技术与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体积砼技术与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体积砼技术与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体积砼技术与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体积砼技术与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砼技术与施工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体积砼技术与施工方案第一节:工程概况1。1南阳海昌帝景天城二期工程基础形式为墙下筏形基础,筏板厚1.400m.砼量总计约700立方米,属于大体积砼。1.2砼设计参数为C30,并要求一次浇筑.1。3根据施工合同,地下室采用现场自拌砼。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地板砼预计在2015年月日浇筑.当月预计平均气温150C.第二节:大体积砼技术方案2.1补偿收缩砼抗裂分析计算2.1。1水泥为散装普硅42.5,砂为淅川中砂,粉煤灰等级为级,石为520mm碎石,外加高效减水剂为HZ-2,水灰比1:0.44,坍落度1517cm,初凝时间大于5h。预计在2015年月份浇筑。当月平均气温150C.入模温度50C以28天

2、龄期计算温度和温度应力,计算对象为厚度1.400m主楼筏板。2。1.2温度计算1、温度计算WQc*p1)绝热温升值。根据公式: Tmax= * 式中: W-每1m3砼的水泥用量(kg/m3),本工程为400 kg/m3;Q-每1kg水泥28d的累积水化热(J/kg);普硅水泥377J/Kgc-砼比热,一般取c=0。96J/Kg*K;p-砼容重,取2400kg/m3;则:Tmax=(400377)/(0.962400)=650C2)、基础中心最高温度 Tmax=T0Tmax T0-入模温度,估计在19240C,取200C;-不同厚度浇注板块的散热系数,见下表:厚度(m)1m1.5m2m2.5m3

3、.0m3.5 m4.00。230.350。480。610。730.830.95则:预测基础中心最高温度Tmax =20650。75=68。70C2.温度应力计算1)混凝土收缩变形值y(t)= y0(1e0。01t)M1M2M3M10式中:y(t)-各龄期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值;y0-标准状态下的混凝土最终收缩值,取3。2410-4;e-常数,2.718;t-从混凝土浇筑后至计算时的天数; M1、M2、M3M10-考虑各种非标准条件的修正系数,按简明施工计算手册表555取用.根据已知条件并查表555,取值如下:M1=1。0,M2、M3、M5、M8、M9均为1,M4=1.11,M6=0。93,M7=0

4、。77,M9=0。90;则y(t)=3。24104(1 e-0.0128)1。011.110.930.770。90=0。5610-42)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 T y(t)=y(t)/a 式中a为混凝土线膨胀系数,a=1105=0.5610-4/(110-5)=5。60C3)混凝土的最大综合温度差T=T0+2* Tmax/3+ T y(t)Th 式中:Th为当月平均气温,取220C =20+2*68.7/3+5。6-22=49。40C补偿收缩率2。010-4,混凝土线膨胀系数a=110-5 则可补偿温差T=2.0104/(1105)=200C即混凝土的最大综合温度差T=TT=49.420=29.4

5、0C4)混凝土弹性模量 28天混凝土强度C35,其弹性摸模量E(28)=3.25104N/mm25)混凝土温度收缩应力=E(t)aTS(t)R/(1) 式中S(t)-徐变影响的松弛系数,取0。3;R-混凝土的外约束系数,取0。3;-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15;=3。25104110-531。40。30.3(10.2) =0。73(负号表示受拉状态)6)抗裂安全度 混凝土C30,28天的抗拉强度值Rf=1。8Mpa;则抗裂安全度K=Rf/=1.8/0。73=2.461。15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混凝土实际抗裂安全度大于规范规定,该基础地板不会由于降温差和混凝土收缩而形成裂缝。实际施工中只须根据补偿收

6、缩砼的特性和规范要求砼内外温差不大于250C的规定,加强保温保湿养护即可避免裂缝出现。2。2主要技术措施大体积砼由于自身具有的特性,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控制裂缝出现,保证施工质量。结合本工程设计和环境条件,拟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有:2.2。1设计方面采取技术措施:采用微膨胀砼;在砼中掺加水泥用量10%的UEA微膨剂(等量取代水泥),既可减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又可补偿收缩,产生拉应力(在钢筋和邻位约束下,在砼中建立0.20.7Mpa的预压应力),将可全部或部分抵消后期干缩冷缩在结构中产生的拉应力,从而可防止或减少收缩裂缝的出现.2.2。2砼配合比优化设计及原材料方面采取技术措施:水泥为散装普

7、硅42.5,砂为淅川中砂,粉煤灰等级级,石为2030卵石,外加剂为HZ-2高效减水剂,水灰比1:0。44,坍落度157cm,初凝时间大于5h。2、要求砼公司作好砼的原材料检验,控制骨料粒径和含泥量,保证搅拌时间,浇灌当日气温高于300C时必须对砂石采取遮阳、洒水等降温措施。(砼原材料材质应符合规范要求,石子粒径、砂石级配、砂率、水泥用量必须满足配合比,砼搅拌前及搅拌过程中应经常测试砂、石含水率。砼必须严格按设计配合比进行搅拌,并根据现场砼浇捣情况调整砼配合比,以满足实际施工要求,原材料计量准确,并建立砼搅拌台帐。雨天搅拌砼必须随时测试砂石含水率,及时调整砼用水量.对于普通砼掺膨胀剂而成的补偿收

8、缩砼,搅拌过程中膨胀剂的添加、计量应准确、必须派专人负责,防止漏加。)2.2.3施工方面采取技术措施1、加强施工组织;2、加快浇灌速度,保证振捣质量,作好振捣过程中沁水处理和二次振捣抹面的收头工作,以配制优质砼,提高砼的极限抗拉强度。3、加强砼养护工作,设置测温孔,并根据测温数据调整养护措施.对砼内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控制砼内外温差在250C以内,通过数据分析,及时采取措施。对砼进行保湿、保温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拆模时间,提高砼的拆模强度,减少砼的温度梯度。必要时采取保温养护,使缓慢降温,充分发挥砼的徐变松弛效应,削减温度收缩应力.施工中认真落实设计、配合比及原材料、施工等方面

9、技术措施,测温期间能保证规范要求的砼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大气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250C,则承台、地板不会由于降温差和砼收缩而形成裂缝。第三节:砼浇筑方案与施工组织3。1浇筑方案结合地板设计特点、出入口位置,计划以一台固定泵设在基坑东侧,泵送地板、地梁砼。 3。2施工组织1、成立大体积砼施工领导小组,对人、机、料统一协调指挥。地板大体积砼施工是地下室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必须高度重视.本次施工项目部计划成立大体积砼施工领导小组,成员包括项目部的技术、管理人员.领导小组名单如下:组长:贾正申副组长:贾保安杜攀浇注前3天施工方召开现场会,对本次大体积砼施工作出具体安排.2、场内人员组织1)、管理人员计划分

10、2班,每班12小时。2)、班组人员组织分两个班,每班15人,设负责人1名,泵车配3只插入式振动棒,人员15人,分工如下:组长:负责本组人员调动及工作协调,1人;棒手:6人(2人执棒,2人配合);下料、移拆管:4人;收光:2人;二次收光、覆盖、养护:2人3)、配合人员配合人员包括电工、塔吊工、材料人员、试验人员、钢筋工、木工、杂工;电工:塔吊工:2材料人员:2试验人员:2钢筋工:6人,及时将将钢筋复位;木工:4人,看模。杂工:4人,清理、抽水3、作好各项准备工作。正式浇筑前必须作好施工准备工作,包括钢筋、模板、水电、防雷、人防等验收工作,施工用水电供应情况,以及人员、机具、现场清理、抽水、泵管架

11、设等.砼浇筑前2天作好技术交底工作.泵管架设.固定式泵,基础外的输送管道用扣件式钢管架支承并固定,基础底板上的管道放在钢管架上,并与底板钢筋网片脱离.随浇随拆除管道并清洗。第四节:砼浇筑工艺与施工要点 4.1浇筑工艺 砼浇筑采取由北向南,斜坡分层,薄层浇灌,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工艺,即采用自然流淌形成斜坡砼的浇筑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减少砼输送管道拆除、冲洗和接长的次数,提高泵送效率,保证上下层接缝.每层浇筑厚3040cm,砼自然形成的坡度,斜坡水平长度限制在10M以内,必要时要在下部设挡板。 4。2施工要点1、振捣.每台泵布置3台插入式振动棒,其中3台振动棒布置在泵管出料口处,负责

12、上部的振捣,3台棒布置在中部及坡角处。为防止集中堆料,先振捣出料点处的砼,使形成自然坡度然后成行列式由下而上再全面振捣,严格控制捣时间、振捣点间距和插入深度.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振捣点均匀排列,不得遗漏,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510cm。浇筑过程中,每隔半小时,要在砼初凝之前,对已浇筑的混浇土进行二次重复振捣,以排除砼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砼与钢筋之间的握裹力,增强密实度,提高坑裂性。3、收光。二次振捣后,安排专人收光。收光应挂线以保证地板表面平整度.浇筑成型后的砼表面水泥砂浆较厚,应按设计标高用刮尺括平.4、二次收光。初

13、凝前用木抹子抹平、压实,以闭合收水裂缝。最后用扫把拉毛。5、注意事项。砼浇筑应连续进行,如砼供应不及,宁可放慢泵送速度也要保持砼浇筑的连续性。施工缝处的砼浇筑,水平施工缝应保证水平顺直,严禁留斜缝,以增加观感质量。泛水墙体是浇筑难点,可先浇筑地板,12h后再浇筑墙体.砼振捣时,在斜坡底部及模板处上部会出现大量泌水,可采取在两侧模板下口预留出水口或集水井,也可在施工到最后时,改变砼浇筑方向,从西端回向浇筑,与原坡面形成集水坑,及时用软轴水泵排除.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换班,交接部位应明确,不能漏振。浇注过程中,值班管理人员应控制浇筑宽度和上下层砼间隔时间,避免冷缝出现。浇筑过程中木工看模应特别注意集

14、水井、楼梯等特殊构件;钢筋工应注意墙柱钢筋位置;架子工应注意及时拆除泵管支架(防止凝固在砼中造成漏水)。第五节:大体积砼测温与养护5.1测温1、测温点布设。根据筏板厚度计划布设5个测温点,分别在21A轴、6A轴等处,具体位置见附图1:测温点布置图。测温点构造。每个测温点包括3个测温管,测温管采用303的薄壁钢管,下端加焊钢板封闭,上口用塑料布塞紧。测温管长度依据位置而定,管底分别在承台面300处(测得数据作为砼基础表面温度)、承台厚度一半处(测得数据作为砼基础中心温度)、承台底+300处(测得数据作为砼基础底部温度),管口露出筏板面50。详见附图3。测温要求.A、自砼入模至浇筑完毕2天内,每隔2小时测温1次;第3天以后,每隔4小时测温1次;7天以后或砼内外温差及砼表面与大气温差均小于250C时,可停止测温。B、每测温1次,应填写测温记录,记录表样式见附表。测温工作由负责。测温器具采用范围为101000C的温度计。测温应按时、认真、仔细。当砼中心与表面温度的温差大于250C时,必须报警并立即通知技术负责人,以便采取措施。5。2养护.1、保温材料厚度计算依据规范关于“砼中心与表面温差不得大于250C”的要求,预测基础中心最高温度68.70C,则砼与保温材料接触面处温度:T0=Tmax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