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碍诊疗指南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4964501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障碍诊疗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心理障碍诊疗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心理障碍诊疗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心理障碍诊疗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心理障碍诊疗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障碍诊疗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障碍诊疗指南(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心理科门诊诊疗指南一、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可分为三大类: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 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 神病患者。(一)精神正常人群,在现实生活中会面对许多问题,如婚姻家庭问题,择业 求学问题,社会适应问题,等等。他们面对上述自我发展问题时,需要做出理想 的选择,以便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各个阶段;在这时,心理咨询师可以从心理学的 角度,向他们提供心理学帮助,这类咨询,叫发展性咨询。(二)长期处在困惑、内心冲突之中,或者遭到比较严重的心理创伤而失去心理平 衡,心理健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尽管他们的精神仍然是正常的,但

2、心理健康 水平却下降许多,出现了严重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甚至达到“可疑神经症,,的 状态。这时,心理咨询师所提供的帮助,叫心理健康咨询。(三)心理咨询还帮助经过临床治愈之后,心理活动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精神病 人,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他们康复社会功能、防止疾病的复发。但是,对于临床治 愈后的精神病人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时,必须严格限制在一定条件之内。有时必 须与精神科医生协同工作。二、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 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不管是谁也不管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 中,如

3、果一个人说他看到或听到了什么,而客观世界中当时并不存在引起他这种 感觉的刺激物,那么,我们必须肯定,这个人的精神活动不正常了,他产生了幻 觉。另外,一个人的思维内容脱离现实,或思维逻辑背离客观事物的规定性时便 形成妄想。这些都是我们观察和评价人的精神与行为的关键,我们称它为同一性 (或统一性)标准。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统一,必然不能被人理 解。有些学者所称的“人们行为的均值”或“普通行为模式”局部地包含在同一 性标准之中,有时,同一性标准要比这两种概念更广泛。另外,在精神病学临床上,常把“自知力”作为是否有精神病的指标,其实这一 标准已涵盖在以上标准之中。所谓“无自知力”或“自知力

4、不完整”,是一种患 者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或称为自我认知统一原则的丧失。(二)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人类的精神活动虽然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但它自身确实是一个完整的 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 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三)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每个人在自己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种个性特 征形成之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 的。它总是以自己的相对稳定性来区别一个人与其他人的不同。如果在没有明显 外部原因的情况下,这种个性的相对稳定出现问题,我们也要怀疑一个人的精神

5、活动是否出现异常。这就是说,我们可以把个性的相对稳定性作为区分精神活动 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之一。比如一个用钱很仔细的人突然挥金如土,或者一个待人 接物很热情的人突然变得很冷淡,如果我们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足以促使他 发生如此改变的原因时,我们就可以说他的精神活动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三、心理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一)理论上,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是心理不健康状 态,属于健康心理咨询范围。(二)心理咨询师对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和确诊的神经症应该慎重对待。对于能够确 诊为神经症的求助者,有经验并具备相应资质的心理咨询师,可根据自己的胜任 能力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

6、,并随时注意其病情的发展,在必要时及时寻求会诊或 转诊;不具备相应资质和处于实习期的心理咨询师,应该及时寻求上一级心理咨 询师的帮助,或采取转诊措施。(三)由于某些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是神经症的伴发症状,必要时应及时寻求相 关医学机构的会诊或转诊。(四)发展心理咨询也是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领域,心理咨询师在遇到因此类问题 来咨询的求助者时,应该尽力而为,必要时寻求相关专家会诊或转诊。(五) 对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心理咨询师要特别注意加以鉴别,并及时 转诊。(六) 心境障碍,临床上需要进行系统治疗,心理咨询和治疗是辅助性的,在心理 咨询师临床工作中要注意鉴别和转诊。(七) 应激障碍是心理工

7、作的重要领域。四、来访者心理问题的诊断(一) 使用“心理健康水平评估十项指标”对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衡量。 1心理活动强度:指对突发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2心理活动耐受力:指长期经受慢性精神刺激的能力;3周期节律性:指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的内在自然节律;4意识水平:指精神活动的专注水平,以注意力品质作为指标;5.暗示性:指一个人的思想和情绪是否容易受到他人或自我的影响;6康复能力:指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7心理自控能力:指对情绪表达、思维过程及行为方式的自我调控能力;8自信心:正确自我认知的能力;9社会交往:正常社会接触、人际交往的能力;10.环境适应能力:面对变化的环境条件,应

8、对自我完善和完善的能力。(二) 选择有效的测评工具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量化的系统评估。1选择有效的测评工具原则:(1) 选择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量化问题的严重程度。如判定求助者焦 虑情绪的程度,可选SAS。(2) 选择与临床表现密切相关的量表或问卷,探求引发临床表现的内在因素。 如探索求助者焦虑的人格因素,选择EPQ。(3) 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探索远期影响因素。如选用“生活事件量表”了解 两年以内的重大事件等。(4) 为排除其他疾病而使用的量表。2. 常用的测评工具(1) 选用MMPI测验,用来探询其病理人格特征以及做精神病的鉴别诊断。(2) 选用EPQ测验,用来探询求助者的人格特征及行

9、为倾向性。(3) 选用16PF测验,用来探询其人格特征。(4) 选用SCL-90测验,以评估其对自身症状的严重程度及评估咨询效果。(5) SASSDS神经症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及程度,评定咨询效果。(6) 选用LES、SSQ测验,以评估生活事件对本人的影响。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 和社会因素。(7) 选用UPI (大学生人格问卷)测验,以了解其人格特征。(如果求助者是 大学生,可选用)(8) 选用BPRS测验,了解求助者精神疾病性症状严重程度(如果对求助者的诊 断是精神分裂症,无自知力的情况下选用)五、心理问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一)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1) 根据既往病史或体检

10、结果,判断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 变作基础。(如:求助者经医生检查没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所以心理问题无 器质性病变作基础)(2) 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心理 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有主动求医行为,没有幻觉、妄想 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 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工作(学习、恋爱、婚姻、人际交往)等有关,由现 实刺激引发,与其处境符合,没有变形的心理冲突,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4) 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由现实刺激引发,持续时间少于1个月,无泛 化,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受损程度轻微,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要点

11、。 据此,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2、鉴别诊断(1) 与躯体疾病相鉴别:求助者虽然有躯体症状,但近期未患躯体疾病(或近 期体检报告正常),可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基础。(内容要根据题中的内容来答)(2) 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 主、客观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有主动求医行 为,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 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工作(学习、恋爱、婚姻、 人际交往)等有关,由现实刺激引发,与其处境符合,没有变形的心理冲突,可 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4) 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该求助者

12、的不良情绪仅局限在最初引起这种情绪 的事件上,未出现泛化,且持续少于1个月,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二)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 诊断依据(1) 根据既往病史或体检结果,判断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 基础。(2) 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心理 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有主动求医行为,没有幻觉、妄想 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 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工作(学习、恋爱、婚姻、人际交往)等有关,由现 实刺激引发,与其处境符合,没有变形的心理冲突,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4) 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由相对强烈

13、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 烈,持续时间1个月,已出现泛化,对社会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符合严重心 理问题的诊断要点。据此,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2. 鉴别诊断(1) 与躯体疾病相鉴别:求助者虽然有躯体症状,但近期未患躯体疾病(或近 期体检报告正常),可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基础。(其中的内容要根据题中的内容 来答)(2) 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 主、客观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有主动求医行 为,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 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工作(学习、恋爱、婚姻、 人

14、际交往)等有关,由现实刺激引发,与其处境符合,没有变形的心理冲突,可 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4) 看案例中的主导情绪是什么,如果是焦虑,就与焦虑症相鉴别;如果是抑 郁,就与抑郁症相鉴别等。(三)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1) 根据既往病史或体检结果,判断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 基础。(2) 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心理 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有主动求医行为,没有幻觉、妄想 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 很小的生活事件,产生了强烈的痛苦情绪,这个事件起初也许是现实生活 事件引起,但发展下

15、来可能变为非道德、非现实性,所以是变形的心理冲突,并 且已经出现泛化。(4) 痛苦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一般都是一个多月或两个多月,未超过三个月, 精神痛苦程度较大且难以摆脱,对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根据许又新教 授神经症的评分标准小于6分,(4分或5分),所以诊断为神经症性心理问题。2、鉴别诊断(1) 与躯体疾病相鉴别:求助者虽然有躯体症状,但近期未患躯体疾病(或近 期体检报告正常),可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基础。(内容要根据题中的内容来答)(2) 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 主、客观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有主动求医行 为,没有幻

16、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 与神经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存在变形的心理冲突,但持续时间较短, 社会功能受损不重,未达到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可以排除神经症。(4) 与一般、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涉及 生活中不太重要的事情(或者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所以是变形的心理冲突。 而一般或者严重心理问题的心理冲突是常形的。六、心理问题的治疗方法(一)放松训练1. 放松训练又称松弛训练,是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 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适应焦虑紧张 的人群。2操作步骤:介绍原理 示范指导 强化练习(每日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