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心灵的“厌食”与“暴食”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958988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0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侵蚀心灵的“厌食”与“暴食”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侵蚀心灵的“厌食”与“暴食”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侵蚀心灵的“厌食”与“暴食”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侵蚀心灵的“厌食”与“暴食”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侵蚀心灵的“厌食”与“暴食”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侵蚀心灵的“厌食”与“暴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侵蚀心灵的“厌食”与“暴食”(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侵蚀心灵的“厌食”与“暴食” 王小梅百科知识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有一个红遍全球的乐队卡朋特兄妹乐队, 他们创作并演唱的歌曲昨日重现一直被欧美流行乐迷奉为经典。但令人惋惜的是乐队主唱卡伦卡朋特年仅32岁便因神经性厌食症 离世,留下一片唏嘘。她为了保持身材苗条,长期服用轻泻剂并长期 节食,虽然经过治疗逐渐走出厌食症的阴影,但最终未能逃脱疾病的 侵蚀,长期厌食导致她因突发心脏病离开人世。饮食失调源于心理问题 神经性厌食症(简称厌食症)是指患者因对自身身材产生不正常认识, 从而严重节食,并通过呕吐、泻药、过量运动等方式减轻体重,属于 进食障碍类精神疾病。厌食症患者不但严重消瘦,过轻的体重也会引

2、 发其他并发症,包括更严重的疾病,如骨质疏松症、肾脏损坏、心脏 病等。厌食症来得无声无息,当你以为只是为了甩掉肥肉而禁食时,你不知 道这正是向厌食症发出“邀请函”的动作。渐渐地,你开始害怕食物, 讨厌吃东西,对进食感到内疚,你不自觉地越陷越深,不经意间,已 经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研究显示,全球每 800 个年轻女性中,便有一人患有厌食症。虽然厌食症被归类为精神疾病,但它对身体的危害非常直接,在长期缺乏营 养的情况下,患者可因心脏衰竭而死亡。随着厌食症悄然而来的还有 神经性暴食症(简称暴食症),同样不可忽视,其典型症状则是 吃下食物后立刻引吐或服食泻药,接着又要再吃。厌食症一般由心理因素引发,通

3、常是肥胖、微胖或是标准身材的年轻 女性,开始厌恶自己的身材,总觉得再瘦一点更好;或受到身边友人 影响,开始产生“瘦才是美”的错误观念。从心理因素渐渐发展成精 神疾病,开始失去判断能力,尽管已瘦得皮包骨,但总觉得镜子里的 自己是个胖妞。患者在进食后会出现严重的罪恶感,为了减少罪恶感,他们中的一部 分人会选择完全不进食;还有一些人则会出现暴食症。厌食症和暴食症患者有时会同时出现两种症状,并互相交替。暴食症 患者常因为心里压力而暴饮暴食,一餐甚至可以吃下 10 人份的食物, 但之后又用引吐的方法或是服泻药的方法将食物排出来。暴食症的发 病年龄通常比厌食症来得晚。厌食症患者一般是年轻的中学生或大学 生

4、,而暴食症患者通常是已工作人士,尤其是生活在高压下的年轻人。我有厌食症吗厌食症似乎是女性专属疾病,其实不然,男性患者占了10%,而其余90%为女性患者。虽然心理因素是造成厌食症的主要原因,但生理因 素和社会因素也对这种疾病有很大影响。生理因素 人体的内分泌失调也会引起厌食症。当一个人长期处在饥 饿状态,可导致下丘脑机能障碍,造成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失调,继而 造成体重持续下降。研究发现,许多脑内神经传导物质可影响个人饮食行为,通常厌食症患者脑脊髓液中的血清素比他人低。还有相关研究显示,有6%10% 的患者的姐妹同样患有此病症,从而有研究者认为厌食症与遗传因素 有一定程度的关联。自发性节食奇怪的饮谩

5、模式不间断地节食和经常服用泻药非生理健康造成的体重下降厌食症自我诊断磬出现氐下症状诺打勾.著全部打勾您有必 要面见精神医生一做详细检查.明显体重下降1比原来休重环降至少15%) 极度害怕肥胖和体重增加.即使体重已经过嵯厌恶自己的外表对体重和身形太过于斤斤计较至少连续3次月经平来社会因素 社会审美观、周遭朋友和家人的审美观都深深影响着患 者。一般来说,父母的审美观会直接对孩子造成影响,比如一个非常 介意自己体重的母亲经常在女儿面前挑剔身材,女儿患上厌食症的机 会比其他人更高。有研究发现,许多患者都是就读中学或大学的女性,由于求学期间长 时间与同龄人在一起生活学习,易受到他人影响,尤其是正值青春期

6、 的女孩特别注重外表,内心也十分敏感。一些人的不当批评易造成年轻女性的心灵遭受挫折,甚至失去自尊与 自信。因此,其中一部分女性执意认为只要瘦下来就能让人更喜欢她, 便想尽各种方式让自己瘦下来,以此弥补内心的不足。但她们没有想到,这样做并不能得到认同,反而是一步步走向了厌食症。我有暴食症吗人类进食主要为了获取营养,然而暴食症患者的进食往往是出于对情绪的宣泄。暴食症患者的主体为年轻女性,女性患者数量是男性患者的两倍。他们通常在生活上面对巨大压力,孤独、抑郁、自尊心不足、 焦虑。美国心理学协会调查发现,压力会导致人体分泌皮质醇,刺激食欲。多达 50%的超重者,喜欢用食物舒缓负面情绪。他们通常选择热量

7、高、糖分高、盐分高、脂肪高的食品,但情绪化饮食容易导致人们饮食过 量、超重,也不利于人体健康。 暴食症患者有一个典型症状吃后便立刻引吐或服食泻药。 暴食症患者一旦产生食欲便难以克制和抵抗,而且每次食量都很大。 吃下一堆食物后,他们又担心发胖,担心体重增加,便想尽办法把食 物排出体外。稍后又感觉引吐或服食泻药是一种可耻的行为,罪恶感 和压力接踵而来,然后又再次暴饮暴食来舒缓负面情绪。他们一直处 在:压力一一吃一一罪恶一一引吐一一压力的恶性循环中,让暴 食症患者不可自拔。若长期处于这种极端状态,可引发急性胃扩张、 食道炎等疾病。暴食症自我诊断若出现以下症状,请打勾*若全部打勾,您有必要面见精神医生

8、做详细检查。暴食行为一再发作.在独处的短时间内可吃下大量食物缺乏自我控制地暴饮暴食大量进食后.引吐或服食泻药,试图将食物排出体外严格节食或者禁食至少在3个月内平均每周有两次暴食行为持续过分关心自己的体重厌食症VS暴食症1. 共同特征对身体和体重过分关注,对身体形象有扭曲想法。2. 异样特征 精神症状 厌食症:自我孤立、抑郁、忧虑、困扰、完美主义、过 分苛刻、对性没兴趣。暴食症:抑郁、忧虑、冲动、对亲密关系有困 扰。 控制体重 厌食症:想尽办法控制体重,通常是严格禁食,做大量运动。暴食症:过度饮食又采取各种方法让食物排出体外;也出现厌食症症状,如严格禁食和大量运动。 饮食模式 厌食症:进食很慢。

9、暴食症:进食很快。 外形 厌食症:明显体重过轻,严重者外表看起来极度消瘦。暴食心病终须心药医现代人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厌食症与暴食症这两个极端的心理疾病,也反映出人类心灵的脆弱与不完整。如果不幸患上了这两种疾 病,该如何及早发现并治疗呢?厌食症和暴食症患者一般不会觉得自己的身体或行为不妥,通常是家 人最先发现其饮食模式异常。当一名被怀疑患有厌食症或暴食症的患 者被送到医院精神科后,首先医生会为他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精 神评估、身体检查、查看过往的病例,同时也与患者家人进行对话,以了解患者的生活行为。一般厌食症和暴食症在治疗上大同小异,都由精神科医生与营养师进行双向治疗。我们以厌食症为例。

10、很多患者来到医生面前时,已瘦成皮包骨,到了 这个地步,立刻让患者恢复到正常体重对患者来说并非好事,应采取 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治疗。厌食症患者通常每天进行大量运动,在治疗期间医生会让其减少运动 量,以使患者心跳恢复正常。治疗目的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体重为目 标,每星期增加0.51千克。同时,医生也会为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治疗也需要患者和家属共同配合,并由饮食治疗师为患者设计餐单, 协助患者回到正常的饮食模式,摄取足够的营养。若体重降下超过正 常体重的 65%,患者必须立刻住院治疗,以便医务人员时刻监督患者 的饮食。厌食症患者非常害怕油、碳水化合物、糖类的食物,但我们的身体不 能完全没有这些养分,在与患者一同设计餐单的时候,必须让患者明 白身体需要这些养分,在他们愿意的情况下才能将这些食物加入餐单 中。由于患者长期节食,胃部不能在短期内恢复正常分量饮食,因此 治疗前期必须以改变饮食模式为主,而非急于增加体重。厌食症与暴食症除了要接受心理治疗和饮食控制的配合,家人关怀也 是关键。若患者在外居住或住在学生宿舍,不利于情况好转,建议患 者与家人同住,在家人的照顾和关怀下,治疗效果也会更好。关注微信公众号L-iXT.农按或扫描二维码关注ti乐途乐游竄百科说说回回fi百科说说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关注磁走走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