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培训总结范本.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4954574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师培训总结范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教师培训总结范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教师培训总结范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教师培训总结范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教师培训总结范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师培训总结范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师培训总结范本.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师培训总结范本_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区教科培组织的暑期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教师以鲜活的教学课堂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现将通过本次培训后我所获得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于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教师的知识更新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打破,二是重建。即打破传统的、陈旧的甚至是落后的教育理念、理论和教学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学的、先进的、合乎时代潮流的教育思想体系。作为教师,

2、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那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他们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

3、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怎样调动儿童的“思维参与”呢这次培训的专家让我认知道,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他们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手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质疑、交流。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思考,给他们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课堂才不致于沉闷。两天的培训,留给我的是心灵的撞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今后

4、的教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缩短了探索真理的路途。语文教师培训总结范本(二)在培训的过程中,经过专家精辟的讲解和同仁的讨论,我不仅从理论的高度了解到了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也得以从感性上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语文新教师培训总结。通过高中语文新课程培训,我对以往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我找到了差距,开阔了视野,为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明确了方向。一、我的收获:(一)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地位新课标增强了知识的实用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新课标在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并增强了

5、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新课标的内容化繁为简,化细为粗,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广阔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要充分发动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这种改变要求教师不能再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肩负起培养人的重任。教师不再是学生的主宰,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平等的团体,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只是激励人、引导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帮助、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二)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师是新课改的具体执行者,执行者的意识和素质是很关键的,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发扬继承优秀的教学

6、传统,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努力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新教材中有很多问题探究,要完成问题探究再不能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了,在课堂上教师要更多的引导学生参与教师设计的课堂和问题探究中来了,那么这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在课堂上,你怎样展开探究的问题你怎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效的参与进来等等问题都是上课之前教师要想好的,一节课就四十分钟的时间,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多了,老师的讲授时间必然减少,在有限的时间内,怎样让学生把要掌握的知识学熟学透,这也是老师要思索的。总之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课改了。所以我们这些老师一定要认真学习新课改的方方面面,结合新课程的学习

7、,努力提高自己专业知识。扩大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三)改变对学生的评定观念新课标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并且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评价语言要多样化,要多用鼓励式的教学评价语言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真正体现了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四)更新了教学观念,认识

8、到教师要学会适当放手,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不是单靠老师讲会的,更重要的是靠他们自己学会的。我明白了一些知识可以传授给学生,但是学生能力的提高更依靠他们的实践来培养,工作总结语文新教师培训总结。但是老师的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也是非常必要的。老师要讲的是学生不会的、不懂的、想不到的,也就是要讲重点、难点、疑点。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更要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能力。视频上-老师、-老师和-老师的课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五)深刻理解了积累与运用的关系。我认为,积累是前提,运用是过程。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积累好比是水,运用好比是

9、船,只有积累多了,才会水涨船高。新学期我要让学生重视积累,逐渐掌握积累的方法,更要让他们学着去运用,让积累的内容真正活学活用。(六)通过看视频知道了文言文教学如何做到“文”“言”并重。以往的文言文教学我多是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对字词的理解积累上,而不自觉地淡化了对文本的“文”的培养挖掘。往往是采用串讲方式,课堂上领着学生字字落实,最后才涉及一些“文”的教学。但是通过培训,我明白二者好比一对孪生姐妹,关系密切,不可分离,“言”是“文”的基础,“文”是在“言”的基础上的能力提升。文言文教学要“文”“言”兼顾,学“文”中带动习“言”,既要使学生有效掌握文言知识,又要充分挖掘文言文中的“文学”和“文

10、化”意味。(七)充分认识到阅读和写作教学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习惯的有无、阅读视野的宽窄和阅读积淀的厚保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只要我们找到两者的结合点,舞好两柄“利剑”,相信就能“双剑合璧,威力剧增。”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更要重视我们的写作教学。有人统计,目前有90%以上的语文老师有阅读习惯,但是阅读的内容多为教学参考书籍。所以我建议老师要带头读书,而且读好书多读书。其次,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重

11、视作文讲评,让学生每节课都学有所得。二、我今后的目标:1、及时充电,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为教学工作注入新鲜血液,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2、激发学生的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教师让学生结合个人爱好,选择一些相接近的名著阅读,还要边读边做读书笔记,记下优美文段,记下心得体会。3、重视作文教学。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并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可以限时作文,45分钟写800字左右的文章。教师批改作文时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写评语时少批评多激励,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4、针对教学经验不足,我决定在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

12、教材的同时,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及兄弟学校的同行讨教经验,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他们学习。培训只是一个手段,一个开端。对于培训给我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国培”给我补了元气、添了灵气、去了娇气,焕发出无限生机。十天的学习,思考背后,我感到更多的是责任,是压力,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今后我会学以致用,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时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让培训的硕果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大放光彩!总之,这次培训让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新课标提出的三维课标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学生的选择度,问题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对科学的重视。我相信通过我们教师耐心,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很快会适应自己课堂主人的角色.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