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第1部分 自然地理 第1章 行星地球111a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4954391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第1部分 自然地理 第1章 行星地球111a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第1部分 自然地理 第1章 行星地球111a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第1部分 自然地理 第1章 行星地球111a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第1部分 自然地理 第1章 行星地球111a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第1部分 自然地理 第1章 行星地球111a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第1部分 自然地理 第1章 行星地球111a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第1部分 自然地理 第1章 行星地球111a Word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精品地理资料 2019.4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据此完成12题。1与N点关于地轴对称的坐标为()A(60N,20E) B(60N,160W)C(60S,20E) D(60S,160W)答案B解析考查经纬度判断和对称点的知识,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南北纬60纬线圈是赤道的一半。根据题意可知MN所在纬线为60N,根据经纬度变化规律可知N点经度为20E。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纬度相同,经度互补,东西经相反。2下列有关甲、

2、乙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西北方向B乙区域的面积约是甲区域的4倍C甲区域位于西半球,乙区域位于东半球D甲区域面积约是乙区域的1/2答案D解析考查方向判断和区域面积计算等知识,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且单位经线上长度不变,因此乙区域面积约为甲区域的2倍;根据东西半球划分依据,甲区域位于东半球,乙区域位于西半球;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东北方向。读图,完成第3题。3与图乙比较,图甲所示()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答案D解析两幅图图幅大小相等,但图乙所跨经纬度大于图甲,则图甲的比例尺大于图乙

3、,表示的范围小于图乙。下图是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数字单位为米,完成45题。4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能为()A500 m B550 m C600 m D650 m答案B解析图中等高距为50米,最高点海拔介于900950米之间,最低点海拔介于350400米之间,则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范围为500600米,注意不能等于500米或600米,则B正确。5图中有一座占地17 000 m2的寺庙,有“进山不见寺”的特点。该寺庙最可能位于()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答案D解析“进山不见寺”,说明寺庙位于低凹处;“占地17 000 m2”,依据比例尺可算出大致范围。图中丁处等高线符合“

4、小于小的”特征,为地势低凹处,面积较大。故该寺庙最可能位于丁处。图a是某区域等高线略图,图中公路(虚线)向偏北方向逐渐上升,桥梁下方河流水位为314 m。图b是盘山公路常用的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向车辆。读图回答68题。6图中瀑布的落差可能是()A15 m B17 m C35 m D37 m答案C解析图中等高距为10 m,瀑布处有320 m、330 m、340 m三条等高线相交,则瀑布落差大于20米;图示瀑布上部最大海拔接近350米,因桥梁处河流水位为314米,则瀑布下部海拔高于314米,故瀑布落差小于36米;由上分析可知C正确。7图中阴影区域的坡度大小,由东南向西北()A一直增大

5、 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解析图中处与其西北方向的阴影区域都位于310米和320米两条等高线之间,同时可看出阴影区域由东南向西北方向这两条等高线间距越来越大,则表明沿该方向坡度逐渐减小,故B正确。8图中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A B C D答案B解析图中西侧距离山脊较近,因此公路会急转弯,视线会受到阻挡,凸面镜应设置在急转弯处。图示位置为公路急转弯处,故B正确。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9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C三角洲平原 D滨海沙滩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图示绝大部分地区的海拔在1 20

6、0米以上,不可能是海拔较低的三角洲平原和滨海沙滩,故排除C、D项。图示地区的等高线分布不符合新月形沙丘的特点,故A项错误。图示地区是海拔较高的山地,且等高线比较稀疏等高距较小,故B项正确。10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答案C解析图中无指向标,则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定位。从图中河流、水渠海拔比河流高和等高线的组合情况可知,河流总体上自北向南流,水渠水自西向东汇入河流,故C项正确。下图为某山峰周围情况示意图,假若积雪边缘气温为0 。读图,完成第11题

7、。11沿图中ab剖面线所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答案D解析山顶海拔应在2 5002 600米,湖泊海拔在2 2002 300米,a地海拔为2 200米,b地海拔小于2 300米、大于2 200米,由此可判断图D正确。二、综合题(共2题,56分)12读局部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26分)(1)甲、丙的地理坐标分别为:甲_,丙_。(6分)(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_,位于温带的有_。(6分)(3)甲位于乙的_方向,丙位于甲的_方向,某飞机由甲飞往乙,沿最短路线,合适的航向为_,其最短距离应_(小于、等于、大于)2 220千米。(8分)(4)丙、丁之间的距离_(小于

8、、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如果乙、丁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为_。(6分)答案(1)(60S,170W)(70S,170E)(2)乙、丁丙、丁甲、乙(3)正东西南先往西南,后往西北小于(4)小于1111 000 000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的意义及应用。第(1)题,注意图示区域为南半球及自转方向,判断经纬度。第(2)题,根据东西半球划分界线,低、中、高纬划分界线及五带的划分界线判断。第(3)题,图示区域为南半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甲在乙的正东方向,丙位于甲的西南方向。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劣弧,故由甲飞往乙应先往西南,后往西北飞行。2 220千米是甲、乙间的

9、纬线长,故其最短飞行距离小于此值。第(4)题,丙、丁间与丙、乙间所跨经纬度相同,但丙、丁间纬度较高,故距离较短。乙、丁两点实际距离约为20111千米,结合比例尺公式可算出比例尺。13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今年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下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0分)(1)图中C处有一石碑“河源”。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你是否能解释其中原因?(10分)(2)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山上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其中一位同学站在C处、另一位同学站在E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

10、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D处的同学能否看到上述两位同学?为什么?(8分)(3)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DE、GH的剖面图,出现了图右侧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GH剖面的是_,请在两图中标出GH和DE的交点I。(4分)(4)两位同学分别在A、B两地测量当地的气温,你认为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多少?为什么?(8分)答案(1)画图略。该小河上游、下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故水流相对缓慢。(2)看不到C处的同学,因为C、D之间有山脊阻挡了视线;能看到E处的同学,因为D、E之间是低谷,不会阻挡视线。(3)略(分别在最低、最高处)。(4)3 。根据等高线

11、可知,两地高度相差500米,而在近地面,高度每增加1 000米,气温下降约6 。解析第(1)题,河流发育在山谷,山谷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等高线密集处,坡度较陡,河流流速较快。第(2)题,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的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起的为山脊。如果两地之间有山脊相隔,就会阻挡视线,山谷则不会。第(3)题,G、H两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从G到H海拔是先升高再降低,故选。GH和DE的交点I为GH间的最高点,DE间的最低点。第(4)题,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所以B处海拔为700米,A处海拔为1 200米,两地的垂直高差为500米,在近地面,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约6 ,故两地之间相差约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