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皮肤病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95024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菌性皮肤病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真菌性皮肤病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真菌性皮肤病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真菌性皮肤病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真菌性皮肤病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真菌性皮肤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菌性皮肤病(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菌性皮肤病真菌病(mycosis)是由真菌(fungi)引起的疾病真菌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没有叶绿素,以吸收为营养方式,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基本形态为菌丝和(或)抱子。真菌喜温暖潮湿,最适生长温度22c36C,相又t湿度95%100%,最适pH5.06.5。真菌细胞壁含有甲壳质和(或)纤维素,对外界环境变化有较强的抵抗力。紫外线和X射线均不能杀灭真菌,但在100c左右大部分真菌较短时间可以死亡,因此煮沸消毒既经济又方便高效。真菌遍布自然界,在已记录的5万25万种真菌中,与人类疾病有关的不足200种。除个别情况外,人类的真菌感染源均来自外在环境,通过吸人、摄人或外伤植入而获得。少数真

2、菌可使正常人致病大部分则只在特殊条件下致病,多侵犯衰弱的宿主。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月中瘤药物等使用增多,器官移植、烧伤抢救、各种导管和插管技术、静脉高营养的应用等,虽延长了患者的生命,但长期患病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条件致病性真菌的感染明显增加。现认为任何一种可在宿主体温(37C)和低氧化还原状态(受损组织的一种状态)下生存的真菌均为人类潜在的致病菌。真菌一般分为皮肤癣菌(dermatophyte)、酵母菌(yeast)和霉菌(mould)。真菌病在临床上一般分为浅部真菌病(superficialmycosis)和深部真菌病(deepmycosis)两大类。皮

3、肤癣菌主要包括毛癣菌属(Trichophyton)、小抱子菌属(Microsporum)和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共同特点是亲角蛋白,可侵犯人或动物的皮肤角质层、毛发、甲板,引起浅部真菌病,称为皮肤癣菌病(dermatophytosis),简称癣(tinea),偶尔可引起皮下组织感染。浅部真菌病基本上是按人体各个部位命名的,如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等,但也有少数是按菌种命名,如花斑癣菌引起花斑癣;叠瓦癣菌引起叠瓦癣。酵母菌是指以芽殖为主的单细胞真菌,霉菌的特点是在培养条件下长出毛样菌丝体,主要侵犯免疫力严重低下的宿主,如SLE艾滋病等,引起深部真菌病深部真菌病包括皮下

4、组织感染和系统感染。一般按菌种命名,皮下组织感染如抱子丝菌引起抱子丝菌病;系统感染如由念珠菌引起念珠菌病(有一部分引起浅部真菌病),新生隐球菌引起隐球菌病等真菌病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和真菌学检查,其中以真菌直接镜检及培养有决定价值,尤其是鳞屑和分泌物的氢氧化钾涂片镜检方法简单、快速,较易掌握。但镜检仅能确定菌丝和抱子的有无,不能鉴别菌种,阳性表示有真菌存在,一次阴性不能完全否定。鉴定菌种需做培养。常用培养基为沙堡培养基,培养阳性后可转种到特殊的培养基,根据形态、生化等特性进行菌种鉴定。取病变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经特殊染色(PAS或六胺银染色)可发现组织中的真菌及其所致的病理改变,对深部真菌病的诊

5、断有意义。第一节头癣头癣(tineacapitis)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头皮和头发感染,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和脓癣四种。儿童为易感人群,发病与接触患癣的动物有关,饲养和嬉戏患癣的猫、狗等易发病,患儿的病发、头屑、痂皮中带有大量真菌,易污染床单、枕巾、衣帽,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及家庭中相互传播。理发工具如剃刀、梳子等可作为传播媒介。【病因和临床表现】(一)黄癣(Uneafavosa)俗称“痢痢头”。由许兰黄癣菌(Trichophytonschoenleini)所致。典型的皮损为黄癣痂(scutula),由黄癣菌及表皮碎屑组成,硫磺色,质较硬、干燥、易碎,边缘翘起,中心微凹而呈碟状,从中有一

6、根或数根头发穿出。黄癣痂与头皮附着甚紧,不易刮去,刮去后基底潮红、湿润。严重的可累及面、颈及躯干等处。常自幼患病,直至成年始逐渐愈合,在头皮上遗留广泛的萎缩而光滑的瘢痕,其上只见少数残留稀疏的头发和黄痂。经过几十年的防治,本病已基本得到控制,目前新发病例罕见。(二)白癣又名小抱子菌头癣(microsporiacapitis),最常见。病原菌主要是犬小抱子菌(Microsporumcanis)和石膏样小抱子菌(Microsporumgypseum),偶见铁锈色小抱子菌(Microsporumferrugineum)。初起损害为群集毛囊性丘疹,或环形红色斑片,继而变为以鳞屑为主的小斑片。鳞屑为灰白

7、色,较干燥。头发略稀疏、无光泽,病发在离头皮上约0.30.8cm处折断,在残留的毛干上有灰白色套状鳞屑包绕,即“菌鞘”,乃是真菌抱子寄生在发干上所形成。一般无炎性反应,亦可轻微发红,毛囊可突起如鸡皮状,偶可伴发脓疱、渗液、结痂,附近淋巴结月中大,自觉痒感。损害一般发展至半年后不再扩大增多,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至青春期趋向自愈。若无继发感染,不留瘢痕,愈后头发可完全生长。(三)黑点癣(black-dotringworm)主要由紫色毛癣菌(Trichophytonviolaceum)、断发毛癣菌(Trichophytontonsurans)和须癣毛癣菌(Trichophytonmentagrophy

8、tes)弓I起。儿童和成人均可感染。初起损害为小片丘疹、鳞屑,以后发展成为多数甲盖大小的鳞屑小斑,散在于头皮或枕部,小斑亦可相互融合形成较大的斑片。患处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留下残发在毛囊口,呈黑点状,故称“黑点癣”。本病发展缓慢,可终年不愈,愈后可留瘢痕形成、脱发。(四)脓癣(kerion)为白癣或黑点癣的一种特殊类型,近年有增多趋势。多由亲动物性或亲土性的真菌引起,如犬小抱子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抱子菌等。可因接触动物或接触土壤而感染。由于机体反应强烈,引起明显的炎症,初起为群集的毛囊炎性丘疹,迅即发展成为由多数毛囊性脓疱组成的隆起性肿块,逐渐扩展,可至胡桃大或更大,边界清楚,质地柔软,表

9、面有多数蜂窝状排脓小孔,从中可挤出脓液。发根松,易拔除。可有轻微疼痛和压痛,局部红月中,耳后及枕后淋巴结常月中大,可引起癣菌疹。愈后有瘢痕形成。皮质激素外用制剂的滥用,使皮损常不典型,有时临床上难以对头癣分型。【实验室检查】1 .真菌镜检取黄癣的黄癣痂或痂上失去光泽而弯曲的病发、白癣的“菌鞘”发和黑点癣的点状断发作标本。镜下黄癣病发可见菌丝,有时菌丝分隔似关节抱子。菌丝数量少,分散在发内与发长轴平行。发内可见气泡。黄癣痂可见抱子及粗细不一、形似鹿角的菌丝。白癣的病发可见很多圆形小抱子镶嵌堆积在发周(发外型)。黑点癣亦可见圆形抱子,较白癣病发中所见者稍大,呈链状排列,充满发内(发内型)。2 .真

10、菌培养取病发或脓液接种于沙堡培养基上25c培养可鉴定菌种。3 .滤过紫外线灯检查(Wood灯检查)白癣病发呈亮绿色荧光,黄癣病发呈暗绿色荧光,而黑点癣没有荧光。【诊断】儿童头上有断发的鳞屑斑、“黄癣痂”、“菌鞘”发或“黑点”发,病发真菌镜检有发外,发内抱子菌丝或鹿角菌丝即可诊断。真菌培养可确诊。【鉴别诊断】与头皮的脂溢性皮炎、银屑并头皮脓疱疮和脓月中等相鉴别。真菌镜检和培养是关键。【治疗】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包括剪发、洗发、搽药、服药、消毒等五个方面,疗程2个月左右。1 .剪发应尽可能将病发剪除,1次/周。2 .洗发用硫磺香皂或2%酮康唾洗剂洗头,1次/日。3 .搽药用5%10%硫磺软膏或其他咪

11、唾类抗真菌剂,12次/日。4 .服药一般单独内服灰黄霉素:儿童按1520mg/(kgd),分3次口服,成人0.60.8g/d,1次或分2次服,疗程21日。伊曲康哇:儿童按5mg/(kgd),疗程6周。灰黄霉素及伊曲康唾为脂溶性,故多吃油脂性食物可促进药物吸收。特比蔡芬:儿童体重40kg者250mg/d,疗程6周。肝功能不良者以上三种药物应慎用。5 .消毒患者使用过的毛巾、帽子、枕套、梳子等生活用具及理发工具等应煮沸消毒。6 .脓癣治疗同上,注意不宜切开引流。外用药物要温和、杀菌。可用0.1%雷佛奴尔湿敷或莫匹罗星软膏。7 .小片病灶可用平嘴银子沿头发生长方向将病发全部连根拔除,范围应扩大至病损

12、外围12mm常头发。每周拔1次,连续3次。其他治疗措施同上。【预防】消灭传染源积极治疗患者,并作好消毒隔离。对患癣宠物也应积极治疗。切断传播途径对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理发店等要加强卫生宣传和管理。第二节体癣和股癣体癣(tineacorporis)是除头皮、毛发、掌跖、甲板以外的平滑皮肤上的皮肤癣菌感染。股癣(tineacruris)是发生于腹股沟、会阴、肛周和臀部皮肤的皮肤癣菌感染【病因和临床表现】(一)体癣致病真菌包括红色毛癣菌(52%)、须癣毛癣菌(35%)、犬小抱子菌(9%)等。后两种菌为亲动物性,故常由接触患癣病的猫、犬而染病初发为针头到绿豆大小丘疹、水疱或丘疱疹,从中心向外发展,

13、中心炎症减轻,边缘由散在的丘疹、水疱、丘疱疹、痂和鳞屑连接成环状隆起,中心部可再次出现多层同心圆样损害。瘙痒明显,搔抓后可引起局部湿疹样改变,易继发细菌感染。一股夏秋季初发或症状加重,冬季减轻或静止,愈后留下色素沉着。由亲人性的红色毛癣菌引起的损害炎症较不明显,常呈大片状,数目较少,愈后多有色素沉着,复发皮疹常呈暗红色或棕褐色,边缘不清楚。由亲动物性(须癣毛癣菌、疣状毛癣菌、犬小抱子菌)和亲土壤性(石膏样小抱子菌)引起的损害炎症明显,可见水疱、脓疱,皮损面积较小但数目较多。犬小抱子菌在女性及幼儿多见,病灶呈多发性,不易见到中心愈合趋向。皮质激素外用制剂的滥用使体癣的皮损表现为边界不清楚的红斑,

14、容易误诊。(二)股癣为最常见的皮肤癣菌病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致病菌大多为红色毛癣菌(94%)、其次为絮状表皮癣菌(3%)、须癣毛癣菌(1%)等。发病与温暖潮湿、肥胖或局部潮湿多汗有关。初为丘疱疹,逐渐增多扩大,在上股部近腹股沟处形成弧形损害。由于皱褶两侧皮肤相互接触,常为鲜红色水月中性红斑,可沿腹股沟处播散。在红斑的上缘常不清楚,皱褶以下部位损害呈半圆形,边缘炎症显著。可扩展至股阴囊皱褶、肛周、臀间沟及臀部。阴囊受累较少见,罕见阴茎受累。重者可蔓延至会阴及耻骨上部。由于奇痒不断搔抓,可引起渗液和结痂,甚至红月中化脓,反复搔抓使皮肤呈苔薛样变。一般双侧发病,也可单侧发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依

15、据典型皮损、瘙痒明显,鳞屑真菌镜检和培养阳性即可确诊。有时需与玫瑰糠疹、银屑并接触性皮炎、湿疹、疥疮等疾病鉴别。【治疗及注意事项】1 .股癣和体癣原则上以外用抗真菌剂为主,包括水杨酸苯甲酸酊、复方雷琐辛搽剂、10%冰醋酸溶液、1%2%咪哇类霜剂或溶液、1%特比蔡芬软膏等。每日用药12次,疗程在2周以上。2 .全身泛发性体癣在外用药同时可内服伊曲康哇、特比蔡芬、氟康唾等。3 .应积极治疗同时患的手足癣、甲癣等,避免和其他患者,包括有癣病的动物密切接触。对贴身衣物应消毒。肥胖者应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滥用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4 .对临床上表现为皮炎或湿疹但又不能排除体股癣者,直接镜检阴性时,应取鳞

16、屑做真菌培养,在等待培养结果期间,可暂时使用同时含有抗真菌剂和糖皮质激素的复合制剂以控制炎症(同时亦有抗真菌作用),待培养结果出来后再改为单纯的抗真菌药(真菌培养阳性者)或单纯的皮质激素制剂(真菌培养阴性者)o第三节手癣和足癣皮肤癣菌感染手指屈面、指问及手掌侧皮肤称手癣(tineamanus);感染足趾间、足底、足跟、足侧缘称足癣(tineapedis)。手的活动范围较大,身体其他部位有癣难免搔抓,故用手搔抓足癣部位是引起手癣的主要原因,手癣常为单侧,足癣常为双侧。【病因和临床表现】手足癣的致病菌90%以上为红色毛癣菌,其次为絮状表皮癣菌、须癣毛癣菌等。手足癣在儿童相对少见,青春期以后发病率增加,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临床一般分为三型:1 .水疱型在掌心、指侧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