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重要知识点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4944026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重要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管理学重要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管理学重要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管理学重要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管理学重要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重要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重要知识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34章1. 简述管理的定义,你认为应从哪几个方面理解其含义? 答: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应从以下方面理解: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管理应当是有效的;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 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2. 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请介绍主要内容。 答: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3. 管理应具备哪三种技能?图示不同层次所需要的管理技能比例。 答:概念技能,技术职能,人际技能。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基层

2、管理,人际技能相等,等级越高概念技能越强,技术技能越低。4. 什么是管理的两重性?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管理的两重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5. 简述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答: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个彻底变革。6. 简述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答:1企业职工是社会人。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7. 马克斯.韦伯将权

3、威分为哪三类?他赞同哪一种?答:分为:超凡的权威,传统式的权威,理性合法的的权威。他赞同理性合法权威。五、论述管理二重性原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指导意义。答:我国经济体质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质,目前正处于艰难的转变之中。由 于历史的原因和具体的国情,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 有制经济。在我国,企业管理的形式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但管理的社会属性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 总体上看,我国的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管理都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管理的预期目的都是 为了使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更加和谐。

4、567章1,集体决策有何优缺点? 答:集体决策优点:能更大范围的汇总信息。能拟定更多的备选方案。能得到更多的认同。能更好的沟通。 能做出更好的决策。缺点:花费较多的时间,产生群体思维,责任不明。2,古典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答: 1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2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3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自上而下的执行命令的组织体系 4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都是在于使本组织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3,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1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即人是有限理性的,这是因为在高度不确定和极其复杂的现 实决策环境中,人的知识、想象力、和计算能力是有限的

5、。2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直觉上的偏差的影响,而在对未来的状况做出判断时,直觉的运 用往往多于逻辑分析方法的运用。3由于受决策时间和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决策者即使充分了解和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也只 能做到尽量了解各备选方案的情况,而不可能做到全部了解,决策者选择的理性是相对的。4在风险型决策中,与经济利益的考虑相比,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5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寻求最佳方案4,画出企业经营单位组合图(波士顿矩阵图)220页5, 计划内容包括5W1H,简述其具体内容答:What做什么?目标与内容。Why为什么做?原因。Who谁去做?人员。

6、Where 何地做?地点。 When 何时做?时间 how 怎么做?方式手段。6, 试述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及过程。、答:基本思想: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目实现。 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的上下级管理人员会同起来制订共同目标,确定彼此的成果责任, 并以此项责任来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的贡献的标准。3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的分目标就是企业的总目标对他的要求,同事也是这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对 企业总目标的贡献。4管理人员和工人是靠目标来管理,有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指挥、自我控制,而不是有他的 上级来指挥和控制。5企业

7、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过程: 1制定目标2明确组织作用3执行目标4成果评价5实行奖惩6制定新的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 循环7, 如何理解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答:对决策这来说,要使决策达到最优,必须1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2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 并据此制定所有可能的方案。3准确预测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而在现实中这些条件往往得不到满 足。具体来说:1组织内外存在一切,对组织的现在和未来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但决 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这一切情况的信息。 2对于收集到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 决策者只能制定数量有限的方

8、案。3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人们对未来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对未来 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状况有出入8, 影响决策的因素有哪些?1环境2过去决策3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4伦理5组织文化6时间9, 决策与计划的关系?答:决策和计划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 相区别: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决策是关于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计划是对组织内部 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一定时期内行动任务的具体安排,它详细规定了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时期 内从事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联系: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为计划的任务安排提供了依据,计划则为决策所 选择的

9、目标活动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有时甚至是不可 分割的交织在一起的。10, 计划工作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进一步展开和细化指的是什么? 答:计划工作在时间维度上的进一部展开和细化,是指计划工作把决策所确立的组织目标及其行动方式分 解为不同时段(如长期、中期和短期等)的目标及其行动安排;所谓空间维度上的进一部展开和细化,是指计划工作把决策所确立的组织目标及其行动方式分解为组 织内不同层次(如高层、中层、基层等)、不同部门(如生产、人事、销售、财务等部门)、不同成员的目 标及其行动安排。11, 比较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答:具体性计划具有明确规定的目标,不存在模棱两

10、可。比如,企业销售部经理打算使企业销售额在未来 6个月中增长15%,它也许制定明确的程序、预算方案以及日程进度表,这便是具体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只规定某些一般的方针和行动原则,给予行动者较大自由处置权,它指出重点但不把行动者限 定在具体的目标上或特定的行动方案上。比如一个增加销售额的具体计划可能规定未来6月内销售额要增 加12%16%。相对于指导性计划而言,具体性计划虽然更易于计划的执行、考核及其控制,但是它缺乏灵活性,以及它 要求的明确性和可预见性条件往往很难得到满足。12计划的性质是什么?答:1计划工作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服务2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是基础3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4 计划工作追

11、求效率五、评述“计划赶不上变化,因此制定计划意义不大”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计划是指未来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计划工作给组织提供 了通向未来目标的明确道路,给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891011章,1,产品部门化有何优缺点?答:优:1能使企业将多元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结合起来2有利于企业及时调整生产方向3有利于促进企 业内部竞争4有利于高层管理人才的培养缺:1需要较多的具有像总经理那样能力的热去管理各个产品部2各部门主管可能过分强调本单位利益, 从而影响企业的统一指挥3产品部门某些职能管理机构与企业总部的重叠会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加,从而提 高了待摊成本,影响企业

12、竞争力。2,直式组织结构有哪些优缺点? 答:优:较小的管理幅度可以使每位主管仔细得研究从每位下属那儿得到的有限信息,并对每个下属进行 详尽的指导。缺:管理层次过多,1影响了信息从基层传递到高层的速度,而且由于经过层次太多,每次传递都被各层 主管加进了许多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可能使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2可能使各层主管感到自己在 组织中的地位相对渺小,从而影响积极性发挥。3往往容易使计划的控制工作更加复杂。3,哪些因素会影响管理幅度的设计? 答:1主管和下属的工作能力2工作的内容和性质(21主管所处的管理层次22下属工作的相似性23计划 的完善程度24非管理事务的多少)3工作条件(31助手的

13、配备情况32信息手段的配备情况33工作地点 的相近性)4工作环境4,矩阵型结构的优缺点?答:优:1矩阵组织具有很大的弹性和适应性,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集中各种专门的知识和技能,短期内 迅速完成重要的任务2在项目小组中集中了各种人才,便于知识和意见的交流,能促进新的观点和设想的 产生3成员来自不同职能部门,项目小组的活动还可以促进各个部门间的协调和沟通。缺:项目小组的成员是根据工作进展情况临时从各职能部门抽调的,其隶属关系不变 ,可能时他们产生 临时观念,影响工作责任心,而且由于要接受并不总保持一致的双重领导,在工作中可能会有时感到无所 适从。5,有效地管理要求适度的集权和分权,怎样才能使集权和分

14、权合理地组合? 答:(一)集权和分权的相对性集权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分权: 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的程度上分散(二)组织中的集权倾向 1、集权倾向产生的原因。(1组织的历史,领导的个性,政策的统一与行政 的效率)2、过分集权的弊端(1降低决策的质量2降低组织的适应能力3降低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三)分权及其实现的途径 1、分权的标志(1决策的频度:频度越大分权越高2决策的幅度:涉及范 围职能越多分权越高3决策的重要性:影响程度及涉及费用4对决策的控制程度)2、分权的影响因素(1 有利分权的因素:组织规模、活动的分散性、培训管理人员的需要2不利分权因素:政策的统

15、一性、缺乏 受过良好训练的管理人员)6,外部招聘法的优缺点? 答:优:1被聘干部有“外来优势”2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紧张关系3能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 缺:1外部干部不熟悉组织内部情况,同时缺乏人事基础,要经一段时期的适应才能进行有效地工作2组 织对应聘者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3外聘干部的最大局限性是对内部员工的打击 7,考评工作对管理人员有哪些积极影响?答:1考评结论直接反映了组织、上级、部属、同行对自己的评价,从而反映了组织对自己努力的承认程 度2组织根据考评结论而进行的分配或晋升方面的决策,会影响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 8,传统的考评方法有哪些弊端?如何避免?答:弊端:传统考评

16、方法是由直接上司考评个管理人员可能打分过宽,还可能促成“唯上”的坏作风1、 绩效目标与实际完成不符;2、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不全面,评价结果不体现公平;3、绩效评价很难操 作,不能正确反映评价结果。避免方法:1 让相关部门或部属来填写考评表9,为什么不仅要考评管理人员的贡献还要考评其能力?管理人员考评有何作用?答:1 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但能力的大小与贡献的多少并不存在严格的一一对 应关系,所以为了有效地指导企业的人事调整或培训与发展计划。还须对管理干部的能力进行考评。 作用:1 为确定管理人员的工作报酬提供依据2为人事调整提供依据3 为管理人员培训提供依据4有利于 组织内部沟通10,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及其活动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