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494395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惊弓之鸟》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智慧《惊弓之鸟》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智慧《惊弓之鸟》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智慧《惊弓之鸟》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智慧《惊弓之鸟》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惊弓之鸟》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临河九小 张慧一、导入,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字面意思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是一个成语,叫惊弓之鸟。 解题。 师:“惊”是什么意思?(受惊)“弓”是什么意思?(在课文里指拉弓的声音)“之”在这里是“的”的意思。那么,“惊弓之鸟”就是听到弓声就惊恐害怕的鸟。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引导学生理解大雁掉下来的根本原因 1.复习生字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的生字,读读。(出示生字卡片) “羸”是怎么记住它的?(挺好,大家看羸是上中下结构,它们都很谦让,应该把字写扁。) “愈合”是什么意思?(伤好了) 2.初读课文 师:课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更羸、魏王) 用一个词来说说他们

2、的关系?(君臣) 自己挑更羸或魏王的话来读读。 师板书人物对话的四种表达形式。 3.读句子。 师:请你到课文中找一找,每一处的人物语言分别用了哪一种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形式读一读。 指名读,问:“你能把它换成提示语在前的形式读吗?” 指名几个学生换几种表达形式读。 4.引导学生理解大雁掉下来的原因 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这只大雁掉下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它受过箭伤;2.听到拉弓的声音。)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开头的三句话。(出示前三句) 师:请你读一读这三句话,说说从中得到什么信息? “射箭能手”说明他射箭的技术上是非常高明的,

3、不是一般的人。 “一只大雁”说明它离开了集体,是一只孤雁。 “慢慢飞,边飞边鸣”说明它受过伤,伤口疼痛。 (二)引导学生理解“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这句话。 师:大家的发言很有道理,这里有一句话是更羸说的,请你读一读。(学生自由读出示句子) 指名读,要读出更羸那种“胸有成竹”的感觉。 师:读得不错,有点更羸的味道。我们继续看课文,看看更羸是怎么做的? (三)请你找出更羸做的句子,读一读。 指名学生读。 师:这一段话中,有一个字很关键,是它置大雁于死地?注意把让大雁送命的字圈出来。 教师巡视。 师:为什么“嘣”字置大雁于死地?(根据回答板书) 嘣害怕往上飞伤口裂开掉

4、下来 (四)学习第9自然段 1.齐读 师:刚才你们所讲的原因都在课文第几自然段? 一起读一读这段话。 2.理解“它一听到弦响就掉了下来。” 师:请大家再读读这两句话。 (1)你能用“因为所以”说说这两句话吗?也就是大雁掉下来的原因。 我来起个头,因为大雁听到“嘣”的一声,所以 指名学生说。 (2)师:说的真好,能变一种形式说吗?先说结果,再说原因。如:大雁之所以心里害怕,是因为听到弦响。 指名说。 3.引导学生学习“它飞得慢得不到帮助。” (1)师:你们的思路很清楚,大雁掉下来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听到“弦响”。如果这拉弓的人不是更羸,是魏王或魏王身边的其他人,又或者是在坐的你,那大雁还会不会掉

5、下来? 既然如此,那更羸有什么了不起,把大雁吓下来的本事,谁都有,他能算得上射箭能手吗? 更羸的本事是什么?你能用这个句式写话吗? 出示:更羸的本事不仅是( ),还是( )。(出示课件) (2)课文中哪里体现更羸善于观察?请大家继续读第9自然段,找出来读一读。 我们仔细分析更羸是怎样善于观察、推理判断的。(出示课件) (3)提升 师:说的真好,所以更羸只用拉弓不用射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这也是我们大家值得学习的地方,遇事要善于观察、学会推理分析、判断。 (4)引出“惊弓之鸟”的引申义 师:“惊弓之鸟”这个故事我们已经学完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本意及引申义又是什么呢?讲的是一只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异常恐惧的人。 请你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来说一句话。 如:自从被车撞后,他现在一看见车就成了惊弓之鸟。 你能说一两句吗? 四、再读课文,引导学生理清思路 师:我们看看课文是按什么思路叙述的。 这篇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先写了更羸说不用箭就能让大雁掉下来;再写更羸果然不用箭就让大雁掉下来;最后写了更羸不用箭让大雁掉下来的原因。) 师:按照这样的思路给课文分段。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