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电力 调查报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4942750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电力 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绿色电力 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绿色电力 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绿色电力 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绿色电力 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电力 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电力 调查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色电力重走长征路班级:通信1102姓名:傅慧华学号:201103010207第一部分调研概述一、背景随着经济建设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完善,电 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收入的逐年增长,使得近年来居民用电发生了 较大变化,用电量大幅度增长,用电结构也相应发生改变。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南 通市居民(村民)对供电情况的了解和当地供电企业电力服务的满意度及电网改 造的意见的反馈展开调查和分析,为将来电网进一步改革深化提供方向。二、目的1、了解居民(村民)家中用电的基本情况,是否实现电气化及电价的满意程 度。2、了解居民(村民)对供电企业供电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以及对当地供电企

2、业的意见。3、了解分析居民(村民)对农网改造或电力设施改造升级的要求4、向当地供电部门了解一些居民(村民)较为关心的问题,提供一些相对 客观的数据。这些基本情况的了解,为当地电力企业今后工作提供了依据,促进绿色电力 的发展。三、内容内容主要是调查居民(村民)对供电情况的了解和当地供电企业电力服务的满意度及电网改造的意见等。电力是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电力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腾飞 创造了先决的条件,如今电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业、农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是科技进步的最好证明。四、对象江苏省南通市居民(村民)、江苏省南通市供电企业工作人员第二部分定量分析一、被访者基本情况1、本次调查采

3、用问卷调查形式2、年级结构:基本都是青年人二、对各个问题的分析问题1:家庭住址基本都是江苏省南通市居民(村民)问题2:(1)家庭收入(1)由于被采访者基本都属于青年人,不太了解家庭具体收入,所以83.3%的人答案是“不清楚”;问题3:(1)家庭所在地是不是无电区;(2)农网改造是否已完整(1)100%的人回答“否”,不在不在无电区;说明电力确实已经 普及到每家每户;(2)53.3%回答“是”,农网改造已经完整;25%回答还没有改造完整;21.7%回答不清楚。 根据电力企业工作人员说明,南通市内有些地区农网改造确实还没有完善,这些数据基本符合 实情。问题4:您的年龄范围是答案都是青年人问题5:您

4、的文化程度8.3%回答“高中”;91.7%回答“大学及以上”。问题6:你家的电器一般有哪些?(可多选)100%回答家中有电视、电饭煲、冰箱、电脑;83.3%回答家中有空调;75%回答家中有电热水器、热水壶:其余还有回答家中有豆浆机、电取暖器、微波炉、电吹风、洗衣 机,增湿器等家用电器。以上数据说明该地区家庭电器已经比较完备,基本能够满足日 常生活需求。问题7:您有掌握基本的电工知识吗?100%回答懂一些电工常识,证明该地区人们有用电安全意识,供 电部门的宣传还是比较到位的。问题8:您家用的电属于?75%回答不清楚,16.7%回答生物质能发电,8.3%回答太阳能发电, 8.3%回答火力发电。对于

5、这个问题,被采访者的答案出现分歧,而且由于问卷本身不 完善等原因,收集到信息的准确程度不高。根据电力企业人员说 明,南通市采用的是以火力发电为主,风力发电为辅的并网发电, 并且还有少部分以秸秆发电为主的生物质能发电,一般并不存 在大规模其他发电形式。问题9:您觉得目前的电力能否满足自家用电需求50%回答能充分满足自家用电需求,50%回答基本满足。根据以上数据说明,南通市电力基本能较好满足市民自家用电需 求。问题10:你家实现电气化了吗?就是指照明、娱乐、北方地区制冷、南方地区制冷制热、洗衣服、做饭都用电吗?83.3%回答已经实现电气化,16.7%回答还没有。根据以上数据说明,电气化基本实现,电

6、力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 产生活。问题11:您觉得目前自家用电执行的电价是否合理50%回答基本合理,50%回答不合理,偏贵。根据电力企业人员给出 的具体数据:居民生活照明0.5283/度;非居民照明0.882/度; 农业用电0.54/度;贫困县农业排灌0.54/度;普通工业0.882/ 度;非普通工业0.882/度。至于电价是否合理,应该请有关部分 召开听证会后再作出调整。问题12:假设有支志愿者队伍来该村落实施电器维修、安全用电活动,你 会持什么态度?100%回答支持,表明志愿者实施电器维修,安全用电等活动受到 大家欢迎,该地区人们有较强的安全用电意识。问题13:能源使用情况?83.3%回答多用

7、电气,16.7%回答多用燃气。根据数据表明,电力 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还没有形成代替燃气的趋势, 但人们对用电需求越来越大确是不争的事实。问题14:挑选电器时是否有以节能和环保为主?66.6%回答会以节能和环保为主,33.4%回答不会。此数据表明, 在满足自身需求情况下,大多数人会优先考虑省电,绿色环保意 识有待加强。问题15:家中月用电量大概为多少度?66.7%回答80度以上,25%回答60度,8.3%回答40度。这种情 况的出现是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及家庭结构的差异,以及家用能源 的差异。但总的而言,电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问题16:附近电站工作人员学历层次41.7%回答本科,25%回

8、答专科,25%回答不清楚,8.3%回答专科 以下。根据数据表明,电站工作人员的学历偏低,有待提高。问题17:对供电企业供电服务质量是否满意;对供电企业服务度是否 满意;拉闸限电前是否按程序通知或公告;供电运行是否 可靠;对供电企业信息公开情况是否满意(1) 83.3%对服务质量满意,16.7%不满意;(2)50%对服务 度满意,50%不满意;(3)58.3%表示会按程序通知或公告,41.7% 表示不会;(4)100%认为供电运行可靠;(5)71.1%认为不满 意,58.3%认为满意。由以上数据可知,供电企业服务质量差强人意。另外,对限电之 前的通知要及时公布,便于居民提前做好准备,同时服务态度

9、有 彳寺提高。问题18:最近的一次电力设施(电杆、电线、变压器、电表等)改造升 级发生在什么时候?33.3%选择在最近一两年内;41.6%选择在五年以内;16.7%选择 在十年内,8.3%选择不清楚。由以上数据可知,各地区电力设施改造升级水平参差不齐,但基 本在十年内多少都有变动。电站工作人员提供答复,表明南通市 地区农村部分乡镇,电力设施整改并不完善,但已有计划在未来 几年内全部完成改造升级。问题19:你同意电线杆或者其他电力设施建在你家附近吗?78.3%同意,21.7%不同意,此数据与电站工作人员答复基本一 致,大多数人会同意电力设施建在自家附近,但也有少部分人持 反对意见。问题20:农村

10、电网改造后和改造前,用电水平有区别吗?66.7%认为有区别,33.3认为没区别。大多数人表明,改造后供电水平显著提高,拉闸限电的次数减少 了,夏季用电高峰期超负荷的频率降低,供电运行能力更可靠了。 总体而言,改造后供电水平明显提高。问题21:你是否支持农村电网改造升级100%同意支持农网改造升级。问题22:你希望农村电网建到什么程度最合适?(可多选)58.3%认为要满足居家生活用电,41.7%认为要满足种地用电,50%认为要满足开个小作坊,83.3%认为要想用多少电,就有多 少电。调查数据表明,市民的用电需求很大,迫切要求电网改造升级。第三部分结论以及建议一、结论经过以上数据的分析,我们总结出

11、了以下的结论:1、该地区居民(村民)基本实现电气化,电力行业发展水平也较快较高, 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在电价设置是否合理等问题上,有待提高。2、供电企业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的问题上,相当一部分居民(村 民)表示不满,证明供电企业工作仍然存在不少漏洞。3、供用电安全意识薄弱,对用电安全重视不足。一方面,供电企业员工 对供用电安全重要性和复杂性认识不到位,使其对供用电设备的巡视、检查不到 位,不能及时发现设备缺陷,使供用电安全保障措施效果大大降低。另一方面, 农村用户对用电安全隐患的危害性认识不到位,对存在问题的电线、开关、插座等设施更换不及时。二、建议1、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供用

12、电双方安全意识针对农村用户开展形式 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在醒目地方或人口聚集点书写宣传标语或粘贴宣传画, 在新建配电室墙上张贴安全用电宣传瓷砖画,印制和发放安全宣传手册、宣传 单等。同时,加强对供电所电工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消除畏 难情绪,严格执行安全用电管理各项规定。另外,加大与政府、媒体的沟通合作, 通过电视台、村组广播等宣传电力设施保护和安全用电知识,营造良好的安全 文化和法制文化,使安全用电观念深入人心。2、加大安全投入,提升供用电安全整体水平供电企业应设立抽水惠民配电 箱,对季节性用电的配电设备实行循环使用,以减少用户投入,规范和疏导抽 水排灌用电行为。加强对配电台区

13、二级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完善,提高电网安全 事故防范能力。严格按规定设置供电设施保护标志和安全标志。加大用户用电安 全检查,对用户严把设备验收关,严格选用安全可靠、质量过关的电器产品, 并加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消除设备隐患。对少数用电环境差、风气不正的地方, 要会同当地乡镇政府、派出所联合进行整顿,依法给予有力打击和严厉处罚,营 造出良好的。3、实行电力技术人员责任制,强化管理。电力技术人员是电力技术管理工 作的主体。实行电力技术人员责任制,职责、职权和专业班组职责挂钩,能充分 发挥技术人员作用,解决居民私自架设电线等问题,提高用电安全。4、实行对用电居民电线实施使用周期进行监督,倡导居民进行电线更新和 线路合理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