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语文主题学一路前行一路歌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4940146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语文主题学一路前行一路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语文主题学一路前行一路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语文主题学一路前行一路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语文主题学一路前行一路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语文主题学一路前行一路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语文主题学一路前行一路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语文主题学一路前行一路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路前行一路歌松山六小 杨春华松山六小依托语文主题学习,秉承学校“写工整字,诵经典文,做文雅人”的办学理念,在区教育局、教研室领导的支持引领下,自2013年9月份,在“提前识字、海量阅读、写工整字”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在语文主题学习的道路上洒满探索、思考的点点滴滴,奏响了语文主题学习“识写读”三部曲。下面就把我校两年来的一些做法和大家进行交流,望批评指正。一、大量识字,为学生提前阅读启航(一)未雨绸缪的前期准备 2013年的暑假,学校给一年级语文教师布置了一项学习任务:观看韩兴娥老师的博客,阅读她的文章,重点研读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开学一周后,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自主

2、购买了韩兴娥主编的四本儿歌书,家校达成共识。(二)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1.拼音教学中识字在学习拼音时,老师们结合拼音儿歌既习得拼音又学会生字,效果非常好。在三个星期的拼音学习结束后,孩子们轻松学会生字将近100个。2.韵语儿歌识字学习完拼音后,进行集中识字。集中识字的教学材料是谚语儿歌歇后语儿歌成语儿歌俗语儿歌,识字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教师先指导学生读熟韵文,再利用生字卡片认读生字,然后出示一些与本课儿歌有关联的词、句、段,让学生认读。目的是换一个语言环境,反复重现,巩固识字效果。3.阅读中识字 两个月下来,孩子有了一点识字基础,于是老师们为孩子们选择了一本本绘本读物和拼音读物,把那些有趣的、孩子

3、们喜欢的读物介绍给孩子,利用休息时间给他们读故事,或鼓励孩子自主阅读,4.生活中识字开家长会时,鼓励家长帮助孩子在生活中识字,上学路上认认路牌、店名;进校园后认认标语、科室的牌匾;到商店购物时认认商标、包装盒上的字;外出游玩时认认名胜介绍、亭子石刻上的字;家庭休闲认认电视、报刊杂志上的字等。这样,不经意中扩大了识字量。5.制作“识字剪报”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发现刚从幼儿园升到小学的学生特别喜欢剪剪贴贴。于是,就引导他们制作了“识字剪报”。将报纸、商标、包装袋上的字剪下来,贴到画纸上,并将有创意、贴得好的剪报在“展示台”上展出。可以说,每一张剪报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6.在活动中识字开展“识字

4、大王”的评比活动。在每次的识字交流、检查后,将结果打印在红纸上,发给学生,带到家里给家长看。让他们在互相比较中你追我赶,得以提高。(三)富有挑战的星级评价1.以每天的检查为突破口 方法主要有家长检查、小组长检查、教师抽查2.制定了识字星级达标比赛规则 为了调动孩子识字的兴趣,老师们制定了识字星级达标比赛规则,识字星级一共有10级加特级,每一级共有五星组成。每过一星孩子得到一枚印章,过了一级得到一张过级喜报及奖品,过五级得到一张奖状,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识字的愿望增强,识字量突飞猛进,自主识字的兴趣越来越浓。(四)卓有成效的识字成果将近两年来的实验证明,当初引进课内提前识字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们的

5、实验也是成功的。实验表明,提前识字对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的培养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是学生的识字量大大增加了,孩子们已经快步踏上了阅读的快车道,一年级每个学生阅读量每学期近20万字,是“课标”规定的10倍。我校二年级组是海量识字的先行者,二年级孩子的阅读水平、对文章的感悟能力明显高于没有进行实验的孩子,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明显提高。我校的海量识字得到了松山区教研员的高度评价,并且以我校为基地,举行两次“松山区语文教学研讨会”,把我校取得的实验成果向全区学校推广。“提前识字”必将为孩子们以后的学习、成长奠定扎实的语文基础。二、海量阅读,让阅读点亮师生生活一年级的提前识字,为阅读扫清了文字的障碍。

6、二年级努力尝试着让学生进行海量阅读,为学生的书香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让学生走上海量阅读之路的? -学校师生阅读现状 1.目标意识不够。课标要求小学生阅读不少于145万字,并分配到每个学段,但这只是一个保底数字。 2.阅读品位不高。阅读质量是对阅读数量的一个强有力的保证。数量单方面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关键是读书的深度和读书的内容。3.师生阅读失衡。教师没有阅读兴趣,要学生有阅读兴趣,教师没有大量阅读,要学生大量阅读,教师对学生读的书知之甚少,师生在阅读上只有一个要求和执行的关系,少有交流和共享关系,是谈不上彼此的“悦读”,心灵的相通。4.持久兴趣不足。读书有时是学校的行为,有时是教师的行

7、为,但是多存在一阵风现象,不能持久地有规划地做,造成学生兴趣忽存忽亡,难以持久。因此学校提出“师生同步,梯度悦读”工程,建立教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读书氛围,让教师的读书带动并引领学生读书,让学生的读书影响并感染家长读书。 (一)“悦读工程”远景目标1.教师一年读书不少于200万字,为学生导读10本书。2.实施“双千工程”。即小学六年结束,每个学生读书总量达到1000万字,背诵诗词、美文1000首。(二)“悦读”工程实施 1.聚智启思的教师读书(1)确定读书目标:每月共读一本书,每学年至少12本。针对师生阅读失衡,我们给教师确定必读书目。(2)确立读书方式:把教师划分若干读书小组,由组长组织

8、教师开展各种读书活动。(3)完善促进措施专家导读。邀请赤峰市教研室教研员丛智芳老师通过讲座的方式,进行教师阅读导读;在教师中开展“四个一工程:每周一语、每月一文、每月一书、每期一说;新学期,学校进一步完善教师阅读工作,建立“读书茶座”制度,开展茶座心语活动。每组每月制作一份“茶座简报”,建立教师博客群,每位教师每月至少发表博文2篇。根据茶座心语活动、茶座简报及教师博文发情情况 ,评选出优秀小组、优秀博文、优秀简报等。 2.润泽生命的学生读书 (1)阅读目标u 开展“双千工程”。每月共读一本书,每学期4本书,寒暑假各6本,每学年读书至少20本,小学6学年读书总量达一千万字以上,完成“双千工程“之

9、一。u 诵读经典诗文每学期75首,小学毕业时积累诗文1000首,完成“双千工程”之二。 (2)推进阅读的做法A.整体规划学生阅读内容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读什么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让学生读什么,我校有一个大体的规划,最初从儿歌或小故事读起,比如一年级学生从最短的三字儿歌和简短的阅读材料读起,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读的文章也在逐渐加长篇幅。到三年级的时候,开始加入宋词,从少到多慢慢加,到五、六年级课堂上读的大多是国学经典,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等,整本的论语、老子,三十六计、诗经、孙子兵法等也是五、六年级读的内容。B.培养兴趣,激发阅读热情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实

10、践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从小学生的“需要”出发。第一学期,老师们就把适合孩子们读的这一年中课外读物都发到了班级的邮箱里,供家长为孩子选择读物。绘本阅读课是孩子们最喜欢上的了,每周至少上两节阅读课,有时是共同阅读,有时是读物推荐,有时是读书交流。小学生最喜欢听故事,如果老师讲故事讲到最精彩最有趣的地方嘎然而止,留下悬念,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寻找故事的结果,变“要我读”为“我要读”。C不断激励,稳定阅读兴趣在校长的策划下,学校一直在坚持读书晋级活动的开展。每个学期要给孩子们评定等级并颁发奖状、奖品,并以校信通的形式把名单公布。让每个孩子都看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平时发现下

11、课在图书角或座位上主动看书的同学老师也会大力表扬。在家超过阅读时间的就加星,各方面的加星累积到10,获得一个学业币,学生每次都盼望周五放学时的对奖。 D.双向“减负”,保障阅读时间有了读书热情,没有充足的时间也是不行的。老师和家长必须保障孩子的阅读时间,营造温馨的读书氛围。二年级开始,学校要求老师压缩教学时间进行阅读,低年级课文浅显易懂,没有必要细讲,一篇课文一节课学完,其他时间用于写生字,读古诗和阅读。在征得家长和学校领导的同意下,从下学期开始,孩子每天回家的作业就是阅读课外。孩子们也感到很轻松很快乐,很多孩子成了名符其实的小书迷,书就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着他们的眼球,下课经常可以看到如痴如

12、醉读书的孩子,他们在图书角、座位上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露;在家,读书是她们最快乐的事情,孩子们就像一条条快乐的小鱼,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E.开展活动,提高读书质量u 设立校园读书节每年三月份为学校读书节。通过图书漂流、书香班级、读书小明星评选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书籍融入师生的生活。u 上好每周一次的“班级读书会”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每月共读一本书”活动。每周二、四下午前两节课为学生读书课。坚持月初导读课,月末汇报课。每学期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完成至少四本书的阅读。寒暑假学生的作业就是阅读5至6本书,每个学生每年阅读本数最少为20本。u 两个月举行一次读书博览会“读书笔记、脚印展评学校为每

13、个学生编印了“脚印”,填写记录学生的读书成长历程,定期在班级考核,建立读书考级制度。u 亲子共读通过专家讲座、开家长会,使家长了解亲子共读过程的收效,创造一个孩子和父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的机会。学校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读书交流课,和孩子共同感受阅读的快乐。评选书香家庭,带领家庭共同成长。F.营造环境,创造阅读空间u 建立开放式的书架,每一层都有一个开放式的书架,每个楼层的书籍符合自己的年级特点,每当下课,孩子会在这里静静的读书。u 每间教室设有班级图书馆,学生每读完一本书,补充到班级书馆里,利用课首三分钟向全班同学进行好书推荐,这样在班级就形成了循环阅读的局面。G.经典诵读,积淀文化底蕴学校开设

14、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以语文课教学为基础,按照低、中、高不同年段,开发出了“古韵飘香、诗海拾贝、国学”等课程,师生共同走进唐诗、宋词,走进山水、田园。每学期75首,等到小学毕业,每个学生能够积累1000首,实现我校的双千工程之一。为了完成目标,学校将9月份设为“经典诵读传统文化节”,开展“古诗词竞赛、诗歌朗诵会、诗词表演唱”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每学期期末,学校都要进行积累能力测试,促进此项工作顺利进行。三、写工整字,浸润人生底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因此,指导学生写一手规范的字是学校和教师

15、责无旁贷的责任。(一)确立实施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我校确立的写字总体目标是:1.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2.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3.掌握写一手好字的技能(二)完善具体措施。1.编写各年级的校本教材。学校请专人按照学段特点编写了写字教材。写字教材按照年级分上下两册,从基本笔画到字根,再到例字,循序渐进、从简到难达到练好字的目的。2.每天下午上课前的10分钟练字时间。以校本教材写工整字为依托,坚持每天下午上第一节课前十分钟的写字训练,我校坚持了5年,这已经成为了师生的习惯。3.各班建立书法园地。各班均开辟班级“书法园地”,全面展示全班学生习字成果。(三)开展竞赛活动1.每学期定期开展学生书法大赛活动。赛后评定成绩,给予表扬。这样,既可以使写得好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其练字的信心,促其不断进步。又可以使其他学生有一个追赶的目标,从而认真练字。还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书法展览或竞赛。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写字环境,促进写字教学的良性发展。2.每学期一次学生作业展评。把字写得好的学生作业展览出来、进行“学生手抄报”评比。让学生耳濡目染,对照比较,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3.各楼层为各年级设置写字展板。营造氛围多举措激励,在校内开辟学生专栏、展板定期展出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定期评选书法之星,书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