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演练:第二单元相关读物 胠箧 含解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4940054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演练:第二单元相关读物 胠箧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演练:第二单元相关读物 胠箧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演练:第二单元相关读物 胠箧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演练:第二单元相关读物 胠箧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演练:第二单元相关读物 胠箧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演练:第二单元相关读物 胠箧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演练:第二单元相关读物 胠箧 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相关读物 孟子见梁惠王 胠箧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下交征利征:求取,追逐B.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 庶人:老百姓C.不夺不餍 餍:满足D.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弑:子杀父、臣杀君解析:B项,庶人:小官吏。答案: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解析:A项,一车四马的总称/骑坐;B项,危险/正;C项,假如,如果/苟且,随便;D项,遗弃,舍弃。答案:D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解析:A项,代词,什么/副词,多么;B项,结构助词,的;C项,转折连词,但是,却;D项,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答案:A

2、 4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B此世俗之所谓知也C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D天下未之有也解析:D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是判断句。答案:D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何以知其然邪?_,_,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答案: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译文:_(2)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译文:_答案:(1)既然这样,那么先前所谓的聪明的人,不正是替大盗积聚财物的人吗?(2)所以说:鱼儿不能脱离深潭,治国的利器不能随便拿给人看

3、。那些所谓的圣人,就是治理天下的利器,是不可以用来明示天下的。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710题。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A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庶人:老百姓B上下交征利 交:互相C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

4、乘之家 家:古代执政大夫的封邑D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餍:满足解析:A项,庶人:这里指小官吏。答案:A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D项,都是助词,表示仅限于此,意为“罢了”。A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B项,用什么,凭借什么/怎么,为什么;C项,助词,无义/助词,只是。答案:D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何必曰利”中可以看出孟子是完全否定“利”的。B孟子反对“后义而先利”,主张“重义而轻利”,其学说与儒家创始人孔子是一脉相承的。C上下争利,是战国社会的一大特点,社会的动乱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此

5、引起的。文章具有鲜明的针对性。D文章词锋犀利,气势纵横,感情充沛,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雄辩性和鼓动性。解析:A项中“孟子是完全否定利的”的说法过于绝对,孟子反对的是唯利是图、争夺一己之私利,而维护的是国家、民族、人民、社会的公利。答案:A1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译文:_(2)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译文:_ (3)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译文:_答案:(1)“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方法使我的国家得利吗?”(2)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3)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