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现状与展望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4939046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现状与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现状与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现状与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现状与展望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现状与展望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现状与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现状与展望(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现状与展望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现状与展望双酰胺类杀虫剂是近年来杀虫剂研究领域的热点,它作用于昆虫的鱼 尼汀受体,具有作用机制新颖、高效、与传统农药无交互抗性、对非 靶标生物安全和对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国外一 些大的农药公司相继进入了双酰胺类杀虫剂研究领域,参与了此类化 合物的合成研究,从而使其成为杀虫剂研究开发的一大热点。从氟苯 虫酰胺问世到目前为止,已有 8 个产品商品化或即将商品化,成为目 前最有市场潜力的杀虫剂品种。1 双酰胺类杀虫剂研究进展1.1 历史沿革20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在南美大枫子科灌木尼亚那(Ryania speciosa) 中提取到植物碱鱼尼

2、汀(ryanodine),可以作为天然杀虫剂,并有50 多年的历史。这种植物对人畜剧毒,当地的印第安人常将它捣碎涂到 箭头上用来制作毒箭,动物被射中后表现为全身肌肉抽搐紧张,最后 像僵尸一样而死亡。其提取剂对鳞翅目害虫,包括欧洲玉米螟、甘蔗螟、苹果小卷蛾、苹果食心虫、舞毒蛾等十分有效。但由于鱼尼汀对 人畜的毒性很大,引起哺乳动物僵直性麻痹,因而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以前对鱼尼汀的研究主要着眼于通过结构修饰,希望发现有选择毒性 的化合物。尽管有很多文献报道,但至今没有通过结构修饰得到活性 高且安全的产品。1989 年,日本的 Tsuda 博士就在其博士论文中报道了一种化学合成的 作用于鱼尼汀受体的

3、化合物,具有杀菌和除草活性但没有杀虫活性。 日本农药公司对此化合物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工作,期间拜耳公司也参 与进来,最终在 1998年报道了第一个鱼尼汀受体调节剂类杀虫剂氟苯虫酰胺。杜邦公司为了绕开日本农药公司和拜耳的专利,在活性 结构及基团上进行了较大的修饰,最终在 2000 年推出氯虫苯甲酰胺。 这 2 个化合物对几乎所有的鳞翅目害虫有杰出的防效,但对其他目的 害虫无效。氟苯虫酰胺于2007 年在日本(登记于多种蔬菜和果树)最先 上市,2008 年在印度(登记于水稻、棉花)、韩国(蔬菜、果树和水稻)、 中国先后取得登记,并陆续开始上市销售;氯虫苯甲酰胺于 2007 年在 菲律宾上市(水稻),

4、随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销售,其上市时间表、登 记作物、宣传推广力度要优于氟苯虫酰胺。杜邦公司溴氰虫酰胺于 2012 年上市,这是杜邦公司继氯虫苯甲酰胺之后成功开发的第二代 鱼尼汀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溴氰虫酰胺是通过改变苯环上的各种极性基团而成,更高效,适用作物更广泛,可有效防治鳞翅目、半翅目 和鞘翅目害虫。目前,还有很多公司正在研究该类型的化合物,其中 一些品种在杀虫谱方面获得突破。国内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湖南 师范大学、贵州大学、湖南化工研究院等多家科研单位进行有关开发,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氯虫苯甲酰胺为先导化合物,通过对其结 构中的苯环取代基、吡唑取代基

5、进行结构修饰,于2008 年发现具有 高杀虫活性的化合物四氯虫酰胺(代号SYP9080),可用于防治水稻上 的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以及蔬菜上的小菜蛾、菜青虫等鳞翅目害虫。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2010年自主创新研发的一种邻苯二甲酰胺类杀虫 剂氯氟氰虫酰胺04042),其杀虫谱主要是鳞翅目害虫,尤其是水稻 螟虫。1.2 作用特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上市,引起了农药界的广泛兴趣,主要有以下的优 点:防效卓越,持效期长。双酰胺类杀虫剂在大田对鳞翅目害虫的表 现非常突出,在卵孵盛期-低龄幼虫期使用,防效优于目前绝大多数 杀虫剂,持效期长,保叶效果显著 ;毒性极低,安全性高。双酰胺类 杀虫剂产品对蜜蜂、鱼类、天

6、敌生物、人畜、鸟类等高度安全,对甲壳类动物有一定风险;成虫、幼虫均有效果。对幼虫主要通过胃毒作 用,兼有触杀作用(胃毒作用强于触杀作用,其触杀作用不低于其他 触杀性杀虫剂);对成虫主要通过触杀作用。对低龄幼虫具有极高活性, 对高龄高活性,对成虫中等活性。具有极高卵/幼活性。所谓卵/幼活 性不同于卵活性,由于该类杀虫剂作用于鱼尼汀受体,使肌肉不可逆 收缩。而卵无肌肉,所以对卵无效,卵/幼是指卵即将孵化出幼虫的 阶段,此时卵壳尚未破裂,但里面已经孵化形成幼虫。卵幼活性包括 两方面,一是该类杀虫剂渗透进入卵壳内,触杀幼虫 ;二是幼虫咬破 或吞食卵壳时因胃毒致死。2 双酰胺类杀虫剂品种介绍双酰胺类杀虫

7、剂从结构上包括邻苯二酰胺、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和间 苯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3 种结构。目前,商品化的双酰胺类杀 虫剂有日本农药公司开发的氟苯虫酰胺、杜邦公司开发的氯虫苯甲酰 胺和溴氰虫酰胺等8 个品种。2.1 邻苯二甲酰胺类杀虫剂2.1.1 氟苯虫酰胺(flubendiamide) 氟苯虫酰胺开发代号NNI-0001,是日本农药公司开发的有独特作用机 制的新型杀虫剂。1989年,大阪府立大学津田(Tsuda)等在研究除草 剂的过程中合成了一系列的邻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在综合改造的基 础上最终开发出了氟苯虫酰胺。氟苯虫酰胺具有独特的作用方式,高效广谱,残效期长,毒性低,用 于防治鳞翅目害虫,对

8、除虫菊酯类、苯甲酰脲类、有机磷类、氨基甲 酸酯类已产生抗性的小菜蛾 3 龄幼虫具有很好的活性。对几乎所有的 鳞翅目类害虫均具有很好的活性。主要用于蔬菜、水果、水稻和棉花 防治鳞翅目害虫,对成虫和幼虫均有优良活性,作用迅速、持效期长。2001 年日本农药公司和拜耳公司合作,加快了氟苯虫酰胺的市场化 进程。 2007 年首次在菲律宾、日本获准登记,后又在印度、巴基斯 坦、巴西、美国等国获准登记,主要用于果树、蔬菜、大豆、茶等防 治害虫。在 2008 年获得了我国的临时登记, 2011 年转为正式登记。 氟苯虫酰胺单剂主要有氟苯虫酰胺 20%水分散粒剂以及 48%悬浮剂。 防治对象主要为白菜甜菜夜蛾

9、和小菜蛾。拜耳公司 2010 年登记了阿 维菌素和氟苯虫酰胺 10%悬浮剂,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水稻稻纵卷 叶螟和二化螟。拜耳产品以 Belt、Fenos 和 Fame 的商品名在美国、 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印度、 巴基斯坦和菲律宾销售。该产品已获得欧盟的批准,从2014 年 9 月1 日起生效。氟苯虫酰胺于 2007 年由日本农药公司以 Phoenix 的商品 名在日本推出,用于茶、蔬菜、水果和棉花等多种作物防治鳞翅目害 虫,Phoenix在日本国内市场增长强劲。氟苯虫酰胺2012年全世界销 售额为 2.30 亿美元,2013 年达到 4.45 亿美元,近5

10、 年年均增长率为 77.9%。2.1.2 氯氟氰虫酰胺(cyhalodiamide)氯氟氰虫酰胺(ZJ4042)是由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邻 苯二甲酰胺类新型杀虫剂,其杀虫谱主要是鳞翅目害虫,主要防治菜 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 棉铃虫,尤其是针对水稻螟虫的防治。氯氟氰虫酰胺 2012 年开始做 田间药效试验,各项试验数据显示,该产品的综合防治效果很理想, 包括死虫率和持效期。目前市场上防治水稻螟虫的产品效果不尽如人 意,氯氟氰虫酰胺无论从杀虫效果、持效期还是安全性的表现都值得 期待。2.2 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2.2.1 氯虫苯甲酰胺(

11、chlorantraniliprole)氯虫苯甲酰胺(试验代号:DPX-E2Y45;通用名称:chlorantraniliprole)是 由杜邦研制并与先正达共同开发的新型作用机制的双酰胺类杀虫剂。 适用作物为水果、蔬菜、棉花、葡萄、马铃薯、水稻、观赏性植物、 草坪。防治对象有黏虫 (亚热带黏虫、草地黏虫、黄条黏虫、西部黄 条黏虫)、棉铃虫、番茄蠹蛾、番茄小食心虫、天蛾、庭园网螟、马 铃薯块茎蛾、小菜蛾、粉纹夜蛾、菜青虫、欧洲玉米螟、亚洲玉米螟、 甜瓜野螟、瓜绢螟、瓜野螟、烟青虫、夜蛾,甜菜夜蛾、苹果蠹蛾、 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蔷薇斜条卷叶蛾、苹小卷叶蛾、斑幕潜叶 蛾、金纹细蛾、水稻螟虫、

12、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稻 水象甲、稻瘿蚊、黑尾叶蝉、胡椒象甲、螺痕潜蝇、美洲斑潜蝇、烟 粉虱、马铃薯象甲等。氯虫苯甲酰胺高效广谱,在低剂量下就有可靠 和稳定的防效,害虫立即停止取食,药效期长,防雨水冲洗,在作物 生长的任何时期提供即刻和长久的保护。由于该药具有较强的渗透性 药剂能穿过茎部表皮细胞层进入木质部,从而沿木质部传导至未施药 的其他部位,因此在田间作业中,用弥雾或细喷雾效果更好。药剂主 要作用途径以胃毒为主,施药后药液内吸传导性均匀分布在植物体内 害虫取食后迅速停止取食,慢慢死亡;有一定触杀性,但不是主要杀 虫途径;对出孵幼虫有强力杀伤性,害虫出孵咬破卵壳接触卵面药剂 中毒

13、而死。氯虫苯甲酰胺 2007年在菲律宾、印尼和罗马尼亚上市,2008年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印度、土耳其和几个亚洲国家登记 上市,用于水稻、水果和蔬菜;2009 年在意大利和巴西上市、2010 年 在西班牙和葡萄牙上市。根据与杜邦公司协议,先正达公司获得了该 品种混配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开发的权利。先正达公司2011 年开发了 氯虫苯甲酰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混剂,在美国获得登记,用于棉花、 烟草等作物。2012 年氯虫苯甲酰胺与阿维菌素、噻虫嗪的混配产品 Voliam Targo和Luzindo在意大利上市。Voliam Targo(氯虫苯甲酰胺+ 阿维菌素)是一种悬浮剂,用于控制梨果

14、害虫果蠹蛾和梨木虱、西红 柿潜叶蝇、其他蔬菜的鳞翅目虫害以及油桃和桃子的二斑叶螨等。该 产品在2007年布莱顿(BCPC)植保大会获最具创新化学奖。氯虫苯甲 酰胺以优异的性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市场迅猛发展,2008 年全球销 售5,500万美元,上市4年后在2011年超过了6亿美元,2012年全 世界销售额为9.15亿美元。 2013年全世界销售额达到12.40亿美元。 氯虫苯甲酰胺于2014年 5月1日被欧盟正式列入附录1,有效期截 止于2024年4月30日。2.2.2 溴氰虫酰胺(cyantraniliprole)溴氰虫酰胺是美国杜邦开发的第二代鱼尼汀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试验代号DPX-HG

15、W86,通用名称cyantraniliprole。除了具有氯虫苯甲酰胺的渗透性、传导性、化学稳定性、高杀虫活性,另外还具有很强的内吸活性,杀虫更彻底。该产品与氯虫苯甲酰胺相比,适用作物更为 广泛,既能防治咀嚼式口器害虫,又能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包括鳞 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害虫。室内和田间的试验表明,其对主要的飞 虱有非常优异的活性,包括B型和Q型烟粉虱等。使用剂量10100 g a.i./hm2 。溴氰虫酰胺主要用于蔬菜和果树上。由于溴氰虫酰胺具有内吸活性, 因此可以采用很多方法,包括喷雾、灌根、土壤混施、种子处理及其 他方式。溴氰虫酰胺经 2010 年农业部农药检定所通过对7 种作物的 13

16、 种靶标害虫(小白菜小菜蛾、小白菜菜青虫、小白菜蚜虫、小白菜 斜纹夜蛾、小白菜跳甲、菜豆美洲斑潜蝇、菜豆豆荚螟、黄瓜瓜蚜、 黄瓜烟粉虱、大葱斑潜蝇、大葱蓟马、大葱甜菜夜蛾、豇豆美洲斑潜 蝇、豇豆豆荚螟、豇豆蓟马、豇豆蚜虫、西瓜烟粉虱、西瓜蚜虫、西 瓜棉铃虫、西瓜甜菜夜蛾、番茄棉铃虫、番茄烟粉虱、番茄蚜虫、棉 花蚜虫、棉花棉铃虫、棉花烟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害 虫低龄盛发期进行喷雾防治,该产品对上述靶标害虫均具有很好的防 治效果,且对试验作物和天敌生物安全,是目前防治蔬菜上多种害虫 的理想药剂之一。 2012 年 9 月,美国杜邦公司的杀虫剂溴氰虫酰胺 94%原药获农业部药检所正式登记,有效期至2019年 2 月 13 日。该 公司成为第一家在我国获批登记溴氰虫酰胺原药的企业。溴氰虫酰胺 仍处于商业化的初级阶段,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大面积的批准。2013年销售额达到2,000 万美元。溴氰虫酰胺 2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