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老龄化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4938721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功老龄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成功老龄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成功老龄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成功老龄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成功老龄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功老龄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功老龄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功老龄化 我在收集一次作业的资料时发现一篇讨论国内老龄化问题的论文,在论文中作者提出“成功老龄化的概念”。 当今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正在不断加大。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显示, 年国内老年人口数量为2. 02亿,人口老龄化水平达到1. %。据预测,205 年国内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 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 4。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仅是老年群体自身的问题,而是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因此,有关老龄化的讨论也应由以往的聚焦于困难老年人的福利和医疗救济转向至面向老龄人群的普遍的公共服务。作为这一转化的理论反映,有关老龄化问题研究的议题、内容、导向也要发生相应的转变。以往有关老龄问题的讨论大多聚焦在

2、老年服务、福利照顾方面,在政策层面常常波及政府的星光筹划、社区老年服务和医疗照顾等内容,但当我们把老龄化作为一种社会宏观现象来看待时,这些议题的讨论就显得十分有限。我们应当进而讨论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以及老龄化社会的理念、导引、战略和发展方向等宏观问题。 在波及老龄化社会的讨论中,学者们提出过种种战略、措施和方案设想。支持这些讨论的理论基本和政策理念重要有如下三种: 一方面是健康老龄化( ahy aing) 理念。这一理念关注的焦点是老年人健康的生活方式、心态、社会支持、医疗服务体系等,把老年人健康( 不仅指生理,还涉及心理、社会等方面) 作为老龄化的核心议题,而与之相应的政策则倡导老年

3、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协调发展,针对的是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医疗服务和物质生活条件以及她们的心理感受、幸福感和生活方式的适应问题。健康老龄化的政策倡导促使人们注重老年人的主观生活状态和心理健康,而不再像以往养老服务研究那样视老年人为医疗服务的对象,将其定位为弱势人群。在这一研究维度下,老龄化问题的讨论聚焦在个体的生活方式上,特别注重对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量和生活方式的描述。另一方面是积极老龄化( acten) 理念。这一理念不仅强调老年人的健康与活动能力,并且更强调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主张发明条件与机会使老年人可以不断地参与经济、教育、文化和社区公益服务,从而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激发老年人的活力

4、,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此,老年群体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可以被看作一种社会资源,而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承当。如果说健康老龄化的理念倡导把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与生活方式联系了起来,那么积极老龄化理念倡导则把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与其社会参与的状态联系了起来。 再次是生产性老龄化(roducive agin) 理念。这一理念与积极老龄化理念十分相近,但更强调老龄群体作为社会资源可觉得社会作出奉献。它觉得老年人所具有的社会资本、经验传达、文化传承和时间使用等方面的优势,使她们可以成为社会体系有效运营的生力军。生产性老龄化理念不再仅仅把老年群体看作依赖者、服务的对象或消费者,而是觉得老年群体也是家庭的“支持者”和社会

5、经济的“参与者”。在社会层面上,这一理论规定充足挖掘老年人群体作为社会资源的“产出”功能,关注老年人群体的社会奉献。 什么是“成功老龄化”:“成功老龄化”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 世纪 年代浮现的老年社会适应性研究。在现代的研究中,美国学者Rowe与a把成功老龄化界定为: 在外在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的老化过程的积极影响下使老年人各方面的功能很少下降,使她们保持良好的身心平衡,激发她们生命的活力,并在社会参与中逐渐实现自我。这些结识转变了以往老龄化研究中对老年疾病或老年功能缺损的关注,或者过多强调老年人疾病、孤单、依赖等悲观的一面,而把关注点放到强调老龄化的可塑性和积极性的一面 为了测量一种社会的

6、“成功老龄化”限度,我们需要采用多种客观的指标,涉及物质生活条件的保障以及医疗服务设施和体系的发展限度,也需要采用多种主观指标,由于老年人群体的生活状况不仅取决于物质生活条件,也取决于她们对于生活的感知。这使幸福感成为反映成功老龄化状况的核心指标。一种成功老龄化的社会应当是老年人感觉到幸福的社会。幸福感是一种主观镜像,可以综合反映社会体系的运作、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物质生活的空间、生活历程的特点以及服务体系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衡量一种社会中老年人生活状态的核心指标之一。通过对成功老龄化的重新界定,并从社会维度和政策维度来拓展对于这一理念的研究,我们可以获得反映老龄化社会的发展状态及其条件的

7、新范畴。作为社会现象,成功老龄化意味着老年人作为一种群体在这个社会中的生活状况及所具有的生活条件,这些社会条件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状况来反映并进行测定。在以往的生活质量研究中人们也常常采用幸福感指标,但仅把它作为主观指标来衡量个体的生活状况。而在此,我们通过幸福感的指标力图反映一种社会对老年人和谐的限度。 老年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社会各方参与,不仅波及老年人,也波及中年人和青年人以及全体社会成员。为此,我们要倡导并建构代际共享、代际和谐的价值理念,使老年人、青年人都具有发展空间,都可以对社会作出积极的奉献。我们一方面要避免把老年群体边沿化、排斥老年群体、剥夺老年群体社会权利的倾向,另一方

8、面也要避免走向老人社会( 老年人在政治、经济、文化中控制社会权力从而使整个社会失去活力) 。成功的老龄化过程是一种社会建构的过程,其所建构的社会既不应当是一种老年人垄断社会资源的社会,也不应是排斥老年人的社会。因此,我们要强化公民意识,由于无论是老年人还是青年人都是处在生命历程中不同年龄阶段的社会公民。对于老龄群体的“常态化”理解为我们制定老年政策提供了理论基本。我们要把老化看作每一种正常人不可避免的生命过程,当老年群体退休之后,仍然需要有可以对社会继续作出奉献的社会空间和发展余地。据此,我们在政策制定中要可以反映不同群体的利益,赋予每个群体一定的社会空间和发展空间。 本文环绕成功老龄化概念展

9、开探讨,并力图在新的社会视角上来界定成功老龄化的理念。这个理念的发展已经具有很长的历史,但其视角重要限定在生理、心理的角度来展开讨论。通过倡导成功老龄化进程来建设“老年和谐社会”,意味着从社会建设的角度来看待老龄化问题,其关注点在于社会环境的建设,在于老年人社会空间的拓展。这一视野可觉得我们研究老龄化问题提出新的思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不仅要针对特殊群体来提供养老服务,并且要针对正常老年人和整体老年人来进行制度设计。我们的关注点也不再局限于养老服务,而要更加强调如何使老年人追求品质生活,进行品质养老,通过增进社会质量来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为她们发明更大的社会空间。在政策讨论中,这一拓展可以引导我们超越以往老龄化研究聚焦老年群体的需求和服务与身心健康的测量,扩展到更为广泛的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增进社会质量问题上。 在看完这篇文章后我觉得面对老龄化社会问题它规定我们在老年人政策的制定中超越福利、服务的有限范畴,提高这一群体的幸福感,而在再教育、再就业、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从而为社会发展奉献其发明力和活力。这是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主线出路。因此,对于成功老龄化研究的倡导,对我们讨论老龄化社会的总体发展战略及其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 “成功老龄化”理念及其政策含义 张旭升 林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