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4语文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493731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2014语文高考作文评分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苏2014语文高考作文评分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2014语文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2014语文高考作文评分标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一、审题 今年作文材料与去年“烛光蝴蝶”的性质不一样。一为哲思,一为故事。今年重“聚焦”,去年贵在“多元”。表面看来,这是围绕“青春”、“朽”与“不朽”的两段话语材料,究其本质是关于生命“朽与不朽”的终极拷问,是一道高度聚焦而又颇富有哲学意味的智慧命题。 “有人说”的内容由两个分句组成,其基本价值判断相当明晰,可做如此解读:在物质层面,没有什么是不朽的;而精神

2、层面的青春等是可以不朽的。 “也有人说”的内容由三个分句组成。第一分句,“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是承“有人说”而来的概括和判断,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持“只有青春是不朽的”观点的只是“青年人”;二是“青年人”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不相信”年轻的自己“有朝一日会老去”;三是青年人所说的“青春不朽”是指“容颜”、“身体”等。 第二分句,“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这是建立在前一句概括和判断基础上的进一步引申和推导,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只是一种“感觉”,而不是“知觉”和“觉解”;只是一种“天真”,而不是“科学”和“理性”。 第三分句,悄悄转换了对象,变为“我们”。我们抱有一种

3、“像自然一样长存不老”的信念;这种看法是自欺欺人的。现列简表示意如下: 身体(可朽)青春 精神(可不朽)第一句,强调了“精神”,故曰“青春不朽”;第二句,强调了“身体”,故曰“青春亦朽”。 要之,此题“哲理性材料”的焦点在于:“青春,朽与不朽?!” 考生可以自己“选取角度”,故只要抓住“朽”与“不朽”,从“青春”、“生命”等话题入手,进行记叙或议论,均属切题。二、判分1.判分原则从考场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对每一位考生负责;议论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智慧。2.判分等级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

4、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3.特别说明 鉴于许多考生习惯于熟点写作,多以“青春不朽”为题,阅卷时务请关注如下三个方面: 看“青春”的界定是否恰当。“青春不朽”或者“不朽青春”为题,均建立在精神层面的“青春”之上,因此,必须判断其所写内容是否体现“精神青春”的特质,如“靓丽”、“朝气”、“纯真”、“冲动”、“张扬”、“青涩”、“梦想”、“好奇”等相关特质。如果全文没有关于“青春”精神特质的描述或诠释,则视为概念模糊、判断失当处理。这类文章,原则上不能及格。 看是否“讲道理”。重点判断是否对“精神青春”、“所以不朽”或“怎样不朽”进行分析和论证,是否言之成理或自圆其说。

5、凡能够在分析与论述中得出“不朽的是沉淀在人类心灵中不会消失的东西,不朽的青春是一种来之于心也存之于心的东西”之类的结论,应该视为见解独到和深刻;虽无深刻独到之见解,但能在常识、常理范围内有分析,有议论层次,说理有一定智慧,写作功底较好,可判为二类卷;如果见解平等陈旧,至于浅表,论证分析比较简单,虽形式上中规中矩,判为三类卷或四类卷;如果仅仅是“青春不朽”的整体打包,或者堆砌熟知的事例故事,原则上判为“五类卷”。 对于把“青春”理解成一种“记忆”,或者通过“校园青春记忆”等故事进行演绎,务必请关注其“青春记忆”是否刻骨铭心、永志难忘甚至薪火相传。如是,可视为切题;否则,视为偏离题意。4.个案处理

6、 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明,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游戏高考、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

7、不得超过40分;凡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0分。 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不写作文题目的,扣2分。附评分表解分类赋分切题立意结构语言记叙文议论文一7063切题独到深刻精巧严谨精辟、生动文章意蕴在材料的核心处,且写作有巧妙而机智的构思,有生动传神的细节,有浓郁而清新的文采,故事有真实感和亲近感紧扣“朽”或“不朽”进行深入“分析”,对重要概念进行准确界定,论证有合理的逻辑性;或直能敏锐地就材料的某一要害处进行立论或者反驳,且有相当的思想和写作的智慧二6256准确正确完整有特点准确、恰当文章的主题在材

8、料的核心处,且写作有构思,有细节,有文采,故事真实,富有生活气息能够就某一角度形成自己的正确观点,能对判断中的重要概念进行“分解”和“剖析”,能在论证中进行“比较”,并能在此基础上得出有一定意义的结论三5549基本切题基本正确基本完整通顺、平实文章的主题接近材料的核心,且写作在故事处理或者细节描摹或者真实性、生动性某方面有可圈点处能形成基本正确的观点,或在论证(反驳)或在论据选择和分析上,或在逻辑联系上有某一方面的特色四4842略有牵强基本通顺文章主题基本接近材料核心,有完整的故事演绎,但在行文中反复点题,显得多余;或者故事略显简单或老套,技法上也缺少变化观点熟套,仅限常识常理,且说理止于浅表;或论证方法单调,缺少变化,只会一味“例证”五4128不切题牵强贴标签逻辑层次不清不通顺有明显语病和多个错别字主题与材料中心几乎没有关联,且故事虚假,继续描写能力较弱基本没有论证,关键概念“整体打包”;或者一味例证且止于一个层面,缺少逻辑性;或者篇段分离,硬贴标签六270不正确无章无法低幼稚嫩、粗俗庸俗主题与材料不沾边,胡编乱造,故事低俗,表达能力很差完全不会写议论文,无阐说,无论证,没有条理和逻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