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汇总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4935710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汇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汇总第一章 走进细胞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一、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即使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只有依赖细胞才能生活。因此,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二、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三、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各个概念要能理解,判断,比如一只蜜蜂,一个蜂群,一个养蜂场分别属于哪个层次)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细胞分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

2、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三

3、、菌类的判断:菌字前面有“杆”、“球”、“弧”及“螺旋”等字的都是细菌(即原核生物),酵母菌、霉菌和食用菌为真核生物。四、藻类的判断:蓝藻为原核生物,常见的蓝藻有念珠藻、螺旋藻和发菜;其他藻类为真核生物:包括红藻(如紫菜、石花菜)、褐藻(如海带、裙带菜)和绿藻(衣藻、水绵、小球藻)五、细胞学说建立者:施来登和施旺,内容见P10.六、显微镜的使用及分析1、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步骤(1)一般步骤: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2)使用高倍物镜观察的要领观察时应先使用低倍镜,然后换用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前,应先把要观察的目标移至视野中央。换用高倍镜时,直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换用高倍物镜后

4、,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焦。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成像规律(1)放大倍数问题: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的倍数是指物体的宽度或长度,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倍数。(2)成像规律:显微镜下所成的像与实物相比是倒置的。若观察的为“上”则显微镜中看到的应为“上”;若物像偏向右下方,装片也应向右下方移动才能将其移至视野中央。第一章强化练习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的正确顺序为(c)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在低倍镜下看清物像后把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AB C D2、下列4种生物中,哪一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3种生物有明显的区别?(B)A酵母菌 B乳酸菌 C青霉

5、菌 D蘑菇3、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这个学说的科学价值主要是(D)A表明所有的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B证明生物间存在亲缘关系C说明动植物细胞是一样的 D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4、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A)A长度和宽度均放大400倍 B面积放大400倍C长度或宽度放大40倍 D体积放大400倍5、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B)核酸肌纤维呼吸道上皮病毒皮肤野猪同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野猪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个池塘中所有鱼类一个池塘中所有生物A BC D6在低倍镜下,如果一个细胞

6、偏向视野的右前方,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心,应将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B)A左前方B右前方 C左后方D右后方7衣藻与蓝藻最明显的区别是(D)A有无核物质 B有无细胞器C有无染色体 D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8细菌和真菌的区别是细菌不具备(D)A严整的结构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C细胞结构 D成形的细胞核、核膜、染色体9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A)蓝藻酵母菌草履虫小球藻水绵青霉菌葡萄球菌颤藻A B C D10细胞学说主要阐明(C)A 细胞的结构 B 细胞的种类 C细胞的统一性 D细胞的多样性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元素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组成细

7、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差别很大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大量元素:C、 O、H、N、S、P、Ca、Mg、K等;微量元素:Fe、Mn、B、Zn、Cu、;基本元素:C;主要元素;C、 O、H、N、S、P;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物(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糖类、蛋白质、核酸和脂质)四、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10);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五、检验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淀粉(1)糖类中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在5065水

8、浴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2)脂肪用苏丹(或苏丹)染液检测,产生橘黄色(或红色);(3)淀粉遇碘液变蓝;(4)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溶液显紫色。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相关概念:1、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2、肽 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二、氨基酸分子通式:P21三、 氨基酸结构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R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四、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

9、结构千变万化。五、蛋白质的主要功能: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 催化作用:如酶; 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 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六、有关计算: 肽键数 = 脱去水分子数 = 氨基酸数目 肽链数 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 = 肽链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的总相对分子质量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核酸的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二、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 DNA有:腺

10、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R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尿 嘧 啶(U),其中,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三、核酸的分布: (1)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2)原、真核生物含两种核酸,遗传物质为DNA;病毒只含有DNA或RNA中一种,噬菌体只含有DNA,烟草花叶病毒只含有RNA(HIV),阮病毒不含核酸。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基本组成元素有C、H、O,二、单糖:是

11、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 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麦芽糖=2葡萄糖、蔗糖=果糖+葡萄糖、乳糖=葡萄糖+半乳糖)。 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三、只存在植物中的糖类:单糖(果糖)、二糖(麦芽糖、蔗糖)、多糖(淀粉、纤维素);只存在动物中的糖类:单糖(半乳糖)、二糖(乳糖)、多糖(糖原)三、脂质功能:1、主要储能物质 2、保温 3、减少摩擦,缓冲和减压四、磷脂(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固醇、胆固醇(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性激素(维持生物第二性征,促进生殖器官发育);维生素D(有利于Ca、P吸收)第五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一、水的存在形式:(1)自由水(约95 )功能:1、良好溶剂;2

12、、参与多种化学反应;3、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 它们可相互转化;代谢旺盛时自由水含量增多,反之,含量减少)。(2)结合水( 约4.5)功能: 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二、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功能:、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蛋白等、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第二章强化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B)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2、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13、(C)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3、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A水B糖类C蛋白质D脂肪4、下列过程必须加热的是(A)A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 B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C苏丹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 D碘液鉴定淀粉时5、为鉴定脱脂奶粉是否脱脂,应选用的化学试剂是(C)A碘液 B斐林试剂 C苏丹溶液 D双缩脲试剂6、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问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接近于(B)A12 800 B12 544 C11 036 D12 2887、人体血红蛋白的一条肽链有145个肽键,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以及它们在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D)A145和144 B145和145 C145和146 D146和1458、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不同,取决于(B)A五碳糖的不同 B含氮碱基的种类C磷酸分子的多少 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9、人体中,由A、T、U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D)A3种 B4种C5种 D6种10、下列物质中,一定含磷元素的化合物是(D)A糖类 B脂质 C蛋白质 D核酸11、人体肝细胞中的主要糖类是(A)A葡萄糖和糖原 B葡萄糖和淀粉 C纤维素和糖原 D核糖和淀粉12、人体中既能防止热量散失又能储存能量的物质是(C)A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