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武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省内预审会议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4935158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永武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省内预审会议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福建省永武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省内预审会议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福建省永武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省内预审会议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福建省永武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省内预审会议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福建省永武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省内预审会议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永武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省内预审会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武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省内预审会议(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n 更多资料请访问.(.)./福 建 省 交 通 厅会 议 纪 要号福建省交通厅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福建省永武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省内预审会议纪要2005年12月20日至24日,省交通厅、省发改委在福州联合主持召开永武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省内预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省直相关部门,龙岩市、三明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沿线4个县(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代表以及特邀专家共167人(名单附后)。会议听取了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中国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总公司关于项目初步设计情况的介绍,并分专家组和综合组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

2、了认真的审查和讨论,形成了专家组咨询意见(附后)。会议认为,设计单位在本项目初步设计中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认真执行项目外业初测验收意见,所提供的初步设计文件基本达到部颁规定的深度要求。现将会议主要审查意见纪要如下: 一、建设规模与主要技术标准永武高速公路起点位于三明永安市吉山枢纽互通长深线和泉南线交叉处,经永安市洪田镇、小陶镇,连城县姑田镇、文亨乡、朋口镇、新泉镇(在北村设枢纽互通与龙长高速公路连接),上杭县才溪镇、临江镇、胡洋乡,武平县十方镇、岩前镇,终点位于武平县蕉岭闽粤交界处,接国家高速公路长春至深圳线粤境蕉岭广福至梅县城东段。设计推荐方案里程长约196.565公里,其中,三明段40.1

3、3公里,龙岩段156.435公里。全线设吉山、洪田、小陶、姑田、连城、朋口、北村、才溪、上杭、武平、岩前等11处互通立交,其中吉山和北村为枢纽互通立交。全线设置小陶、连城、才溪、武平4个服务区,设置永安、姑田、乐江、上杭4个停车区。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线起点至连城互通段长约75.104公里,采用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连城互通至路线终点段长约121.461公里,采用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6米。全线设计荷载采用公路-级。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路基及大(中、小)桥1/100。其余技术指标按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的规定执行。二、路线初步设计推荐的总体线路走向基本合理,基本符合工可审查确定的路线走廊。设计单位在下阶段设计中应充分吸收专家组意见,进一步优化路线设计,以降低工程造价, 节约土地资源。(一) 经审查,原则同意初步设计龙头至热西路段、殿岭尾至贵湖洋路段、洪田至水西路段、梨坪至小陶路段、朋口至车田路段、李家坊路段、车头至罗屋坑路段、壕东至古石背路段、荣石至湖岗路段、福禄背至金鸡岭路段、安山至黄塘局部路段、金鸡岭至鲜水路段、十方至岩前路段、龙井隧道段等14处比较路线方案中设计单位的推荐方案,但在下阶段设计工作中,应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优化调整完善。(二) 梨坪至小陶路段K28+155K29段房屋拆迁量

5、大,请设计单位将路线向右侧山坡作适当靠拢调整,以减少拆迁。(三) 姑田至大地路段方案比方案里程短1.34公里,平纵线形相对较好,投资节省约7600万元,且避免了与国道205线的干扰,社会效益较好,经综合比选,同意采用专家组推荐的方案。(四) 罗屋坑至马洋洞路段方案中存在高边坡,桥梁较方案长1099米,占地多,且与国道205线存在干扰问题,但造价比方案少6150万元。经综合比选,原则同意采用专家组推荐的方案。(五) K35K36路段线路穿过积庆堂(文物保护单位),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初测验收会议纪要精神,将该路段线位向左侧山坡调整,避免拆迁积庆堂。(六) K98K99路段与铁路平行距离较近,且跨越

6、铁路的交角偏小,设计单位应根据专家意见,结合地形适当调整线位,以加大与铁路之间的距离,增大与铁路的交角。(七) 设计单位应根据专家组意见适当调整局部路段线形,以减少桥梁长度及数量,降低工程造价。(八) 部分路段平面设计中圆曲线、缓和曲线及直线长度的设置不尽合理,设计单位应按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一步优化调整。三、路基、路面同意初步设计提出的路基、路面及防护、排水工程设计原则和结构设计,请设计单位在下阶段设计中结合专家组意见进一步优化。(一)对于低山丘陵地貌、坡顶较为圆缓,或坡顶为反坡、缓坡的路堑边坡,应结合地质水文勘探情况,以保证路基边坡自身稳定为原则,确定合理的边坡坡率,尽量取消或减

7、少边坡的圬工防护。(二)地质勘探表明沿线分布泥岩岩层,设计单位应按照专家组意见在下阶段设计中充分考虑路基边坡的稳定问题,必要时应进行专项研究。(三)设计单位应综合考虑沿线取、弃土场土地类属,结合沿线地形和环境,尽可能在二重山后集中选择沿线取、弃土场,尽量减少取、弃土场用地面积,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四)原则同意初步设计采用的组合式路面结构。考虑到本项目预测交通量较大,且重车较多,应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将黑色路面厚度调整到27cm。四、桥梁工程同意初步设计提出的桥梁工程设计原则,设计单位在下阶段设计中应结合专家组意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一)沿线地形复杂,初步设计提出的桥梁设计中只有采

8、用大桥和中桥,没有设置小桥。设计单位应根据专家组意见,对桥型、桥跨布置做进一步的优化和比选,充分考虑桥梁的施工方便和质量控制,尽量采用工艺成熟、结构简单的中小跨常规桥型,以降低工程造价。(二)进一步探明桥址地质,加强基础资料的收集,优化桥梁工程的基础设计,并结合地形、地质条件优化布孔方案,优选桥型,尽可能采用合理、经济的跨径和桥长。设计中桥梁桩基长度、嵌岩深度应进一步计算后确定。(三)应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的发展,适当增加路基汽车通道的净空高度;如条件允许,临近县城或开发区路段的人行通道涵 宜设计成通道桥。(四)设计单位应结合所跨越的国道、重要构筑物和主要河流,合理选用斜交正做或斜交斜做的桥型方案

9、,以增强桥梁外型美观,留有国道改造余地,增强行洪、过杂物能力。五、隧道工程初步设计中隧道总体布置基本合理,原则同意设计单位提出的隧道类型、进出口布置以及防排水措施。设计单位在下阶段设计中应结合专家组意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一)部分隧道围岩定级依据不足,设计单位在下一阶段设计中应加强隧道工程地质勘探工作,进一步查清地质条件,合理确定隧道围岩级别。(二)部分隧道进出口位于山坳,条件较差,施工难度大,设计单位应根据专家组意见适当调整隧道轴线,进一步改善隧道进出口条件。(三)鉴于连拱隧道施工难度较大,工程造价高,设计单位应按照专家组意见,充分考虑采用分离式隧道或小净距隧道方案的可行性,在条件许可情况

10、下,尽可能把连拱隧道改为分离式隧道或小净距隧道。(四)古石背隧道进口段地质情况十分复杂,不仅岩类多,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且有溶槽等不良地质,下一阶段对该隧道必须重点勘察,查清地质情况。(五)龙井隧道推荐方案平面图的黄草斜煤矿及黄古潭煤矿的范围应标出,隧道可设计为曲线隧道,以减少对煤矿的影响。同时,请设计单位在现有龙井隧道两个方案地勘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少压矿和更好地质条件的隧道方案。(六)设计单位在下一阶段设计中,应根据环境、地质条件,并结合专家组意见,优化隧道进出口设计,完善防排水设计,按照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避免对仰坡及边坡的大开挖,尽量减少对原生植被的破坏。(七)设计单位应充分考虑隧道

11、洞渣的合理利用,以节约工程造价,减少对自然景观影响。六、路线交叉初步设计互通式立交的布设位置及采用的立交方案基本合理,技术指标运用基本适当,请设计单位充分消化、吸收专家组意见,结合地形进一步优化互通设计,保证行车安全,并尽量减少匝道桥数量,少占良田,降低造价。(一)经审查,原则同意初步设计中推荐的吉山、洪田、姑田、朋口、北村、岩前等6个互通式立交设计方案。(二)小陶互通式立交从利用地形和工程造价等因素综合考虑,同意采用专家组推荐的方案I,设计单位应根据专家组意见对该方案做进一步优化完善。(三)连城互通式立交的设计方案要充分考虑与地方道路的衔接问题,请设计单位进一步优化调整互通设计方案后提交审查

12、。(四)设计单位推荐的才溪互通式立交方案I工程艰巨,造价高,请设计单位在方案基础上,结合主线调整统筹考虑,重新布设立交方案后提交审查。(五)原则同意专家组推荐的上杭互通式立交方案II,设计单位应根据专家组意见对该方案做进一步优化调整。(六)设计单位推荐的武平互通式立交方案I造价高,设计单位应在方案II的基础上,利用有利地形,以不改造新省道308线为原则,进一步优化,并形成新方案与方案I比较后确定。(七)互通立交区内的匝道桥上部结构,除特殊情况采用现浇结构外,应尽量采用预制结构。(八)鉴于龙岩武平(闽赣界)至东山港高速公路已列入我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评审稿),本项目要充分

13、考虑预留与该规划路线交叉的枢纽互通位置。七、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原则同意初步设计安全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和通信系统、收费系统、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单位在下阶段设计中应结合专家组意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一)鉴于路段建设运营按设区市属地管理的原则,同意本路段在三明永安、龙岩上杭各设置一个监控分中心;采用收费集中监控的模式设置小淘、连城、上杭、主线共4个收费集中监控管理站,分别管理就近的收费站。建议在连城增设监控通信管理站,负责龙岩境内约76公里地段的机电工程管理。(二)鉴于主线收费站与岩前收费站仅仅相隔3.5公里左右,建议主线收费站移至岩前互通附近,要求两站的公用设施应合建。同时,从方便管

14、理的角度出发,主线收费站应全幅由本项目独立建设,并应增加相应的超限检测设施。(三)全线应通盘考虑供电技术方案,统一划分供电区域。设计单位应对高速公路沿线中供电点的可靠性、所能提供的容量及引入高速公路用电点的引电距离进行充分调查,提出合理的外线供电方案,并将外接供电线路的建设费用列入工程概算。且施工用电和长期用电应尽量统一规划设计。(四)房建工程的建设规模应增列高速公路路政等部门运营管理用房。八、地质该项目初勘工作在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已基本查明了公路工程建筑场地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作出了工程地质评价,基本满足规范要求。设计单位应根据专家组意见抓紧补勘,并根据补勘资料进一步优

15、化设计。(一)部分工点应适当补充地质资料,尤其是要加强基础地质信息的合理筛选,对所取得的地勘资料进行全面的综合整理和系统分析,进一步提升地勘报告的质量。(二)S2、S3合同段岩溶区大部分钻孔发现有溶洞或土洞,下一步要通过综合勘察手段,在岩溶区应重点查明岩溶洞穴的分布、基本形态、规模大小,洞内充填物的性质,岩溶地下水的水位标高、富水程度、补给、排泄条件。九、环境保护原则同意初步设计提出的环保措施,在下阶段设计中,应切实加强、完善各项环保措施。(一)沿线经过水源保护地等污染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危害的桥梁,其桥面排水不能直接排入江河,应设纵向排水管引入沉淀缓冲池。服务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应符合实际需要,选择优质设备型号,确保设施建成后的可靠运行。(二)设计单位应结合环评结果,对沿线学校、医院、居民区等敏感点声屏障的设计,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三)取弃土场和临时用地的选址应充分考虑环保要求,并补充施工完成后的绿化、水土保持措施。十、概算设计单位编制的概算基本符合部颁编制办法及我省有关规定要求,工程概算基本反映工程规模,下一步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