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史读书笔记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4931098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科学史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命科学史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命科学史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命科学史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科学史读书笔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科学史读书笔记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生命科学史读书笔记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科学史创始人乔治萨顿说的好“科学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 桥梁, 它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的整体形象、人性的形象,从而全面的理解 科学、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生命科学的研究历程对生物课堂教学有很大的 教育价值,上海市二期课改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LI 标,生命科学史中蕴涵的教育价值对实现新课程的三维言丁标、对引导教师的教学方式、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很积极的现实意义。1.灵活运用科学史,渗透民族经精神教育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与先进的发达国家相比, 我们在许多

2、方面是落后 的。 但是,研读科学史,能够找到很多证据表明我们的科学家在许多可比的方面 曾经领先于世界,把这些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突破三维LI 标中“悄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例如, 中国古代 贾思勰的 齐民要术 一书, 总结了人工选择、杂交的科学原理;明代学者李时 珍的本草纲 LI ,既是一本医学书、也是一本生物学巨着等;现代的例子有1965 年,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中国 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讣划中的贡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巨大贡献等等。当然,学科渗透“两纲”还是要注意无缝衔接。例如,高二生命科学中

3、有“遗 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内容,教师在上到这一内容时,正好是 LL月20日,就 增加了一个教学内容“历史上的今天”介绍了 1981 年 11 月 20 日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酸转移核糖核酸的成就,民族精神的渗透做到了“落雪无痕”2?探究“科学史”,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生命科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学生通过生命科学课程的学习,在今后的个人生活和社会实践中 应该具备的对生命科学信息的认识与理解、 表达与交流、 应用与实施、 预测与判 断、 探究与创新的能力, 基本养成科学健康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态度,形成人与自 然和谐统一的

4、观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化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 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部分重复科学家当时的研究历程, 例如,高一生命科学教材中有“细胞膜的内容, 细胞膜 的化学成分是蛋口质和磷脂,教师在教学中介绍了一系列的科学家当年的研究过程,让学生去探究,学生很自然就得出结论,知道了细胞膜的化学成分、 结构及 其特点, 这样的处理比原本教师的“灌输”, 效果好了很多。类似这样的 事例还有很多,如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破译

5、遗传密码的过程 等,都可以作为探究的材料为课堂教学服务。3 用科学史导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讣的导入能很快吸引学主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生命科学史以其真实性更有助于教学,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理科学习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科学理论。例如,高 二生命科学在讲到“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时, 教师出示了一张邮票, 邮票以第 6 届欧洲生物化学大会为背景, 邮票的图案是克里克整理的 RNA 遗传密码表, 揭示了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信息的转化;乂如,讲到“激素调节”, 可以介绍加拿大医生班廷发现胰岛素的实验过程; 讲到“条件反射”,介绍俄国生理

6、学家巴甫洛 夫的实验。这些导入都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 ?科学史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和批判精神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现代只通过教科书来了解科学的中学生,往往 以为科学的理论与生俱来的正确、是万古不变的永恒真理,而从科学发展史上 , 科学理论的演变先是在黑暗中摸索,继而渐渐地浮现出来的。另外,科学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全面的科学形象和科学家形象,领悟科学 精神和科学的人文性,从而沟通文理,加深对科学本身的理解。在历史上,伟大 的科学家都传承独立思考、追求自山的科学精神,传播在人类生活中相当宝贵的 协作、友爱、同情和宽容精神。科学史最有利于恢复这样的科学家形象。这样的例子在生命科学教材中

7、比比皆是,例如:近代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是在修道院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豌豆杂交试验,而他的伟大成果被埋没了 35 年之久。教材中添加了有关孟德尔的照片、生平简介及其研究经历,这对学 生更好地理解孟德尔的遗传理论埋下了伏笔。 乂如, DNA 的双螺旋结构是两位 年轻的科学家美国生物学家沃 Watson和英国物理学家 F.Cnck 发现的。这 两位年轻人并不是资深的生物学专家。他们从真正接触DNA 结构的研究,到提出 DNA 双螺旋结构,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他们默契配合发现DNA 双螺旋结 构的过程,作为科学家合作研究的典范,在科学界被传为佳话。总之,重视科学史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用好科学史,让科学史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则需要教师进一 步的研究和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