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492905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我们的民族小学长岩分校 刘宏富有一段描写窗外十分安静的文字,我创设了一个“蝴蝶飞舞”的师生活动情境,由老师扮演蝴蝶,邀请同学读文段,谁能读出“安静”的感觉,“蝴蝶”就会“停留”在谁的身边表示欣赏,由于有的学生理解课文有差异,读这段时声音十分响亮,于是我说:“哎呀,蝴蝶都被吓飞啦,你们说为啥呢?”该学生马上醒悟过来,改成了静静地诵读,这样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加上老师恰到好处的提醒,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这比单纯的朗读技巧的指导更有效,给学生的印象更深刻,也使暂时朗读不到位的学生积极性没有受到挫伤,仅成了学生提高自己朗读水平的一次鼓舞。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发现学

2、生的潜能,这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倡导的改革方向,只有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发展的不均衡性,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此外,我还把知识延伸到课外,在立足于课内,打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把语文知识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学完课文以后,我让学生来画画这所民族小学,同学们都兴趣高涨,动起手来了,画的是各有千秋。我让学生课外把自己的学校用自己的话写下来。这样主动、自主的学习,给了孩子们一片开放的园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自己喜欢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也使得课堂上的知识进一步得到了升华。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开发,变封

3、闭为开放,教学活动犹如放飞快乐的翅膀,让学生的阅读快乐从课本飞向想象的空间,从课堂飞向课外,多形式和多渠道,高效地发展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体现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结合。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字、词全部放手让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长可以教,可以组织小组听写。最后教师听写过关。从中看出学生自学水平还是有的,只不过学生对于自学没有兴趣,总是在别人的激励和逼迫下才能够认真仔细的学习。通过听写,只有极个别学生出现了极个别错字。这样做也与我们才学习的洋思教学挂了一个小钩。对于课文的学习,由于没有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师用书,所以找不到头绪,只是先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让组长检查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够把高兴

4、的语气读出来。而且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到作者对草地的喜爱和蒲公英的有趣。而且学生也能够在读中体会到学习和课文中的乐趣。对在过早地上玩耍学生很感兴趣,特别是对过早地变色的第三段,学生既能够有感情的朗读,也能够熟练的背诵。这样就能够积累不少的语言。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的体会到,读中体验,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从而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本中所蕴涵的美。想象永远是孩子们最乐意去做的,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就学来兴趣盎然,教师就真正做到和孩子们同乐,教学相长。灰雀我在教学本文时,紧紧围绕“爱”一字展开,意在引导学生讨论三种“爱”列宁对灰雀的喜爱(这是最浅层次爱的体现)、小男孩对灰雀的喜

5、爱、列宁对小男孩的爱。一、走进文本,以读为主。所以课堂上我没有过多的讲解,一节课主要通过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二、以“悟”深读,形成良好的语感,激发阅读兴趣。灰雀讲得是列宁与小男孩都喜欢灰雀,但表达方式不同。列宁喜欢它的方式就是让它自由,而小男孩却想占它为己有,但最后小男孩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了错误。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了列宁作为一个伟大的领袖,他不仅爱鸟更爱下一代的好品质。更让学生懂得了做人要诚实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我先重点介绍了这三只灰雀的样子,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灰雀的惹人喜爱,为下面的男孩要捉走灰雀埋下了伏笔。在教学列宁寻找灰雀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读了读列宁说的一系列话,并对每

6、一句话进行了情感处理,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列宁发现灰雀不见时的那种着急、担心、惋惜的复杂心理,唤起学生的共鸣。然后,提问:那聪明的你们知道灰雀去哪了吗。请你来帮帮列宁的忙吧!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上来,大家都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尽管说,有一半的学生还没真正的读懂这篇文章,还把思维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但许多学生都已经能够找到答案并有依据来论证,思维的火花与情感的渲染发生了碰撞,学生是真正的意识到了列宁对鸟的爱与男孩对鸟的爱的不同,同时,也为男孩知错就改的思想所折服。小摄影师在教学小摄影师一课时,通过有感情的读,绘声绘色的讲、设身处地的演等多种形式的理解体验,学生已经深深感受到高尔基这样的一位十分有声

7、望的大作家对于少年儿童的关爱,同时也为“小摄影师”失去了自己好不容易的争取来的摄影机会(他忘带胶卷)而感到惋惜。小摄影师带着遗憾哭着跑出去了,那么他还会回来吗?在这里我根据课后练习小练笔要求续写故事的要求,安排了学生的写作训练。学生的描述让我感到欣慰,这节课我们一起读懂了小男孩和高尔基。当然,这堂课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面向全体,大面积丰收做得还不够到位。这是因为这一做法一时还很难能被所有三年级的小学生接受,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正常的。我坚信只要长期坚持训练,他们一定会成功的,这是我们的愿望,也是他们的目的。奇怪的大石头说实话对要上奇怪的大石头我感觉是有点枯燥的,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

8、四光小时候对一块大石头产生的疑问,问老师和爸爸没有 得到答案,长大后靠自己出国解决疑惑的故事对于教学上我首先明确课文教学目标:1、让学生们正确流利的朗读全文2、了解童年李四光对石头产生的疑问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上课时先让学生们通读全文,搞清处奇怪的大石头到底奇怪在哪里?让他们去思考,去提问,积极发言,并针对提出的问题去展开教学,逐个分析问题,最后探讨李四光是怎么样解决内心疑惑的?说实话我在上课之前是认真的准备的,我想好了上课应该说什么,学生可能会说什么,我又该怎样回答他们可是一上课,好多东西都跟想象的不一样对本堂课的不足点我总结如下:一

9、对课本的阅读太轻描淡写在文本的处理上我基本上用了提问的方法,如让学生说说奇怪的大石头到底奇怪在哪里,学生能找到,但是我就轻描淡写的带过了。没有让学生针对性的读一读,使得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不够深二阅读的针对性不强对于课文我我让学生们一直在读但是学生们虽然在读,可我感觉他们只是在配合我,他们心里是不清楚为什么老师让我们读课文我现在想来,其实每一篇课文每一次读的要求应该是不一样的如可以分解决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有感情地读.因为深入了课文,以读来加深印象等但是我在这方面做的很欠缺让学生读的有点不知所谓三目标不明确现在想来我本课的目标没有很的完成我现在上课我感觉我一直在设计一个过程,常在想最好学生们回答的和我一样,然后按照我的想法一直上下去一旦学生偏离我就不知道如何应付,常会想方设法把他们引导到我的思路上来过程和我一样了,我就觉得成功了似的其实现在想来,这跟我对教学目标不明确很有关系我觉得我们不管课怎么上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完成教学目标,只要围绕着教学目标,不偏离站在学生的回答角度跟着学生上也未尝不可和谦中心校长岩分校 刘宏富xx、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