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教学反思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4928264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的反射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光的反射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光的反射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的反射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的反射教学反思本节主要内容有:光的反射现象、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用反射定律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介绍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是本节课的重点,法线的引入是个难点。一、思成功1.引入直截了当以小实验“躲迷藏的米老鼠”导入新课,帮助学生感受并理解光的反射这一物理现象。既生动,又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同时,为后面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作了一些铺垫。2.自制教具有效自制“光的反射”演示器半球形透明玻璃罩,放在蛋糕盒上,盒盖扎有一些孔,盒内放上点燃的蚊香,(营造烟雾,利于显示光路。)此教具受到教材主编刘炳昇教授的高度赞誉:半球形的烟雾室,为学生提供了立体的观察条件,为独

2、特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认知建构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为让学生理解“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用三只激光笔“贴”在黑板上形成三束平行光,将镜面不锈钢弯折成凹凸不平的表面,帮助学生清楚的“看”出反射光线不平行,借用ipad拍下图片,利于学生分析,自制教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难点突破有力激光笔发出的光射到放在球心位置的平面镜上,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借助该现象建立光的反射的概念并认识“一点两线”(入射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接着,再将激光笔逐渐向上移动,改变入射光线的位置,但始终射向O点,让学生初步感知:入射光线发生改变,反射光线随之改变;一条入射光线对应一条反射光线。“垂直镜面入射,反射光线与入射

3、光线重合”巧妙引出“法线”。4.能力有效培养光的反射遵循怎样的规律?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猜想,并用“插竹签”的方法呈现。有意将“可转动铁板”一边拔出,让两边不在同一平面,请学生动手实验:寻找一条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学生经历“找不到”“向后转动一边铁板,还未找到”“将铁板向前移动,插入凹槽,看到反射光线”,自然得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的重要结论。如此,在观察的基础上,学生提出问题“光的反射遵循怎样的规律?”,在问题的驱动下小组合作探究,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动眼,循序渐进,培养了

4、学生能力,发展了学生智力。5.合作贯穿始终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猜想,在问题的驱动下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分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课堂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转换比较到位,教师充当了一名组织、引导者、交流的伙伴,使课堂学习在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做到了师生、生生互动(动手操作互动、动情情感互动、动脑思维互动),达到了一种师生情感交融、言语共鸣、思维共振的境界。二、思不足1.教具的运

5、用不够充分半球形透明玻璃罩,有效构建了“入射光线发生改变,反射光线随之改变”;“一条入射光线对应一条反射光线”;“垂直镜面入射,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等知识,但并没有能够运用“立体”条件,多角度前后、左右改变入射光线,让学生进一步直接感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始终在同一平面内”,成功突破实验难点。继而再借用“可转动铁板”,让学生进一步动手实验,深化认识。2.细节处理不到位本节课内容多,不少地方有些“赶进度”,没有放手让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如:在用“插竹签”的方法呈现“反射光线”时,只请学生代表展示;在讲解“漫反射是否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时,虽用ipad及时拍摄出平行光照射到凹凸不平的镜面不锈钢表面时,向各个方向射出的照片,但处理上也是“脚步匆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