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期期中考试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4924482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期期中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期期中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期期中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期期中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期期中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期期中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期期中考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七年级语文上期期中考试题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

2、的答案无效。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枯涸(h) 伫立(ch)瞬(shn)间闷热(mn)B啜(chu)泣 黄晕(yn) 酝酿(ning) 蹂躏(ln)C唱和(h) 沉浸(qn) 贮蓄(zh) 倔强(ju)D洗濯(zhu) 肥硕(shu) 忍俊不禁(jng) 痴想(ch)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足(2分)( )A、蒋晓峰同学有着极强的研究精神,常常利用闲暇钻研游戏程序的编写与破解方法。B、人生不仅需要努力地工作,还需要适当的闲情逸志去欣赏窗外黄叶飘落时那曼妙的身姿。C、黄大爷对这里的环境越来越喜爱,必竟像这样依山傍水的地方在大都市是很少的

3、。D、当厄运降临时,有的人因之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却因之一飞冲天。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2分)( )A、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看到面目全非的旧居,他忍俊不禁,潸然泪下。B、成功的事业背后不仅仅是机遇,更需要一丝不苟的人生态度。C、黄晓进同学脾气很暴躁,对很多事都逆来顺受,即使小事也会与同学争吵打斗。D、一场激烈的战斗过后,血红的战场飘荡着阵阵硝烟,让人不寒而粟,心旷神怡。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的品质。B、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C、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到处呈现出硕果累累的景象。D、虽然已

4、经进入了初中,小学老师的笑容和话语却依然在我耳边回荡。5、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绿树/村边/合C孤山寺北/贾/亭西。 D风正/一帆/悬6、下面是一些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文学常识,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在山的那边用诗歌的方式表达了一个孩子对外面世界的热烈向往,诗歌中的“大海”象征理想。 B、行道树中,作者张晓风采用拟人的手法,借行道树的自白,赞美了奉献者崇高的精神。行道树其实就是无私奉献者精神的象征C、著名作家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从天气、山、水等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得天独厚的美妙景致,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

5、喜爱之情。D、观沧海是四言律诗,诗中通过描绘大海的辽阔壮丽,表现了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曹操开阔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抒发了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7、运用你所积累的知识,从本册书中选择一篇古诗文,根据示例仿写一个句子,照抄例子不得分。(2分)每当晨风吹起,琅琅书声中我们开始文字的旅行,一路上,我们与曹操同观沧海,怀抱天地日月;和李白怀远思友,共数杨花点点; , 。8、口语交际:(2分)星期天,小林从南坪大街到南滨路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南滨路怎么走?老实告诉我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

6、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里呀!”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9、默写诗文名句(9分)(每空1分)夕阳西下, 。万籁此都寂, 。 ,志在千里。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童趣中总领全文的话是 。钱塘湖春行中的颔联“ , ”借用小鸟的活动写出了春天的活力。唐朝诗人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的诗句是 , 。二、文言文阅读(10分)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7、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孔子是 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教育家。(2分)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是(2分)( )A 乎温故而知新 是知也 B 学而时习之 余忆童稚时C 学而时习之 传不习 D 其恕乎 常

8、蹲其身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13这篇文章讲到了很多学习方法,请找出其中一则,并根据这一则谈谈要怎样去做才是一个会学习的人?(2分)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课内阅读。请完成1417题。 (共10分)“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选自朱自清春)14请用一个词概括此段描绘的画面: 图。(1分)1

9、5第一句使用 的修辞手法,描写出春风 的特点。(4分)16此段描写调动了各种感官描绘春风,主要从 、 、 来写。(3分)17请联系上下文,品析加点词“卖弄”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2分) (二)课外阅读。请完成1825题。(共25分)保 姆 蟒 (节选)沈石溪这是一条罕见的大蟒蛇,粗如龙竹,长约六米。一张国字型的小方脸,两只玻璃球似的蓝眼睛像井水似的清澈温柔,微微启开的大嘴里,吐出一条叉形的信子,红得像片枫叶。整个形象并不给人一种凶恶的感觉,倒有几分温顺和慈祥。天底下再没有比这条蟒蛇更称职的保姆了。它不分昼夜忠实地守候在我儿子的摇篮边。夏天蚊子奇多,但那条叉形的蛇信子,像一台最灵敏的雷达跟踪仪,

10、摇篮周围只要一有飞蚊的嗡嗡声,它就会闪电般地朝空中窜去,那只倒霉的蚊子就从世界上消失了。自打我们请了保姆蟒,嘿,老鼠自觉搬家了,毒蛇、蝎子、野狗、山猫、豺狼也不敢窥视我家了。一转眼,儿子开始学走路了。保姆蟒弓起脖子,高度正好在儿子的小手摸得到的地方,像个活动扶手,随着儿子的行走速度,慢慢朝前蠕动;儿子走累了,随时可以伏在保姆蟒脖子上休息,这时候,A保姆蟒便一动不动,像一条结实的拦杆。每当儿子踉踉跄跄要倒时,它就会吱溜贴着地面窜过去,蛇头很巧妙地往上一耸,扶稳儿子;即使儿子仍摔倒了,它也像柔软的毡子,垫在儿子的身体底下,不让儿子摔疼。儿子一点点长大,没想到,我们和保姆蟒之间渐渐产生了矛盾。妻子喜

11、欢将儿子紧紧搂在怀里,在他粉嫩的小脸上亲个够。每逢这个时候,保姆蟒就会坚起脖子,波浪似地摇晃蛇头,表现得异常痛苦。“去,去,快走开,我亲我自己的儿子。你痛苦个屁呀!”妻子朝保姆蟒跺脚挥手驱赶。但平时十分听话的保姆蟒这时候却桀骜不驯,嘴里呼呼吐着粗气,不但不离去,还在地上扭曲打滚,直到儿子离开妻子的怀抱,它才会安静下来。“它嫉妒我和儿子亲热,”妻子忧心忡忡地对我说,“它的目光阴沉沉的,完全是童话里巫婆的眼睛。”一天晚上,儿子吃了好几块巧克力,临睡前,我让他刷牙,他却装着没听见。我撩起一巴掌,重重打在儿子屁股上,大声吼道:“小赤佬,你敢不听老子的话!”小儿躺在地上哭闹打滚。我更是火上加油,举着巴掌

12、刚赶到儿子面前,保姆蟒冷不防从儿子身后窜出来,瞪着眼,弓着脖子,拦住了我。我一怒之下,喝了声:“滚!”飞起一脚朝蛇腹踢去。不幸的是,平时看起来行动很迟缓的保姆蟒,这时候却反应极快,蛇脖子象弓似的一弹,B那只方方的蛇头就像一柄流星锺,击中我的胸口,我四仰八叉跌倒在地。儿子破涕为笑,拍着小手叫:“打爸爸!打爸爸!”我气急败坏地爬起来,还没站稳,蛇头流星锤又咚的一声把我搡倒在地。我匍匐前进,想迂回到墙角去拿扫把收拾保姆蟒。还没爬到墙角,可恶的保姆蟒唰的一声窜过来,蛇头一钩,先把我的双臂连同身体一起缠住,然后蛇尾一撩,将我的双腿也绕住了。我胸口被勒得发闷,整个骨架似乎也要被勒散了。我大声叫唤咒骂,保姆

13、蟒就是不松劲。妻子看我脸上渐渐发白,吓坏了,喝令儿子把保姆蟒拉开。小儿淘气,嚷嚷道:“爸爸不打我,我就叫蟒蟒松开。”我只好缴械投降:“爸爸不打你了。爸爸错了”儿子面露胜利的微笑,跑上来摸摸保姆蟒的头,保姆蟒立刻柔顺地松开了身体就在我动脑筋想把保姆蟒辞退的时候,我的知青生涯结束了。我们打整好行李,等保姆蟒从我们厨房的窗口滑进箐沟去觅食时,逃也似地坐上寨子里的马车,扬长而去。两个月后,有人告诉我说,我们走后,保姆蟒咬着我儿子穿旧的一件小汗衫,待在我们废弃的那间茅草房里,喂它什么它都不吃。半个月后,它活活饿死了,死的时候嘴里还咬着我儿子那件小汗衫(文字有删改)18文章围绕保姆蟒写了好几件事,请概括出我和妻子与它产生矛盾的两件事。(2分) 19.比喻句的使用能使描写事物生动形象。请分析画线AB两句的表达作用。(共4分)A. 保姆蟒便一动不动,像一条结实的栏杆。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