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教学设计(共14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4924479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8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教学设计(共1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测量教学设计(共1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测量教学设计(共1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测量教学设计(共1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测量教学设计(共1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教学设计(共1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教学设计(共14篇)(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量教学设计(共14篇)测量教学设计富锦市砚山镇中心小学杨秋迪测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量。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活动,感受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教材分析:本课的任务是让学生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通过实际测量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教材中创设了“估一估”、“量一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估测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测量、比较、找实物等活动体验

2、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培养学生的估测、操作、分析、判断等能力。设计思路:本课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未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中,通过具体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获得关于“毫米”、“分米”的直观体验。教学中注重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通过比身高,观察直尺,估测纸条长度,测量书的厚度,判断公共汽车的长度、硬币的厚度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数学模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流程:一、沟通情感,激发兴趣2师:初次见面,老师为每一位新朋友准备了一件小礼物,就放在你们的书桌中,快找一找,拿出来看看吧!(生找出直尺)师:(出示尺子卡通图)这是

3、把什么样的尺子呢?生:一把直尺。生:一把透明的格尺。师:你们一定不知道,老师送给你们的可是一把神奇的尺子。生:为什么说这是一把神奇的尺子呢?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自己就会找到答案。二、观察尺子,认识毫米师:仔细观察一下手中的尺子,看看你能发现些什么?和伙伴一起说一说。生:尺子上有一些数字,还有一些线。师:(指着展台上的尺)这些线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吗?生:刻度线。生:尺子上有一些1厘米的格,格中还有一些小格。师:谁知道1厘米中的这些小格,叫什么名字吗?生:毫米。师:(板书:毫米)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看书知道的,书上说格尺上的一个小格就是1毫米。师:没错,书是我们共同的老师,有了问题可以

4、直接向书请教。(指着黑板上的“毫米”)“毫米”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还可以用字母“mm”表示。(板书:mm)(生齐读两遍毫米)师:(指着尺子上的小格)格尺上1格小格是1毫米,2格小格呢?63格小格呢?生:2毫米、6毫米。师:接着观察,还有什么发现?生:1厘米中有10个1毫米的小格。师:你发现了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把这个发现用一个式子表示出来吗?生:1厘米10毫米师:(生齐读两遍。师板书:1cm10mm)师:现在到你的身边找一找,那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生:这张电话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生:一分钱的硬币厚度大约是1毫米。生:这把尺子厚度大约是1毫米。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

5、猜一猜的游戏,好吗?游戏需要一样道具,就是你们学具袋中的纸条,快拿出来吧!(生从学具袋中取出纸条)师:不能用格尺测量,猜一猜纸条有多长?生:我猜这张纸条大约长10厘米。生:我猜它是11厘米。师:一诈的长、手指的宽都是我们熟悉的。估测物体长度的时候经常要请它们帮助,它们是藏在我们身上的尺子。师:纸条究竟多长呢?生:(经过测量)10厘米。师:(板书:10厘米)10厘米还可以用另一个长度单位来表示,谁知道是什么?4生:分米,10厘米就是1分米。师:(板书:1分米10厘米)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感谢你们把新知识介绍给大家。它可以用字母dm表示。(板书:dm)试着在本上写一写表示分米的字母。(生在本

6、上试写,全班学生齐读一遍)师:(出示米尺)谁能在这把米尺上找一找,从哪到哪之间的长是1分米。生:从10到20之间是1分米。生:从45到55之间是1分米。师:你们找的明明不一样,你们怎么都说对呢?生:因为他们找的都是10厘米,10厘米就是1分米。师:对,像这样10厘米的一段就是1分米。和同桌一起在你们的格尺上找一找1分米吧!(生互相交流)师:现在我们一起,找一找你身边有没有大约长1分米的物体吧。生:这个橡皮大约长1分米。生:我的这支铅笔大约长1分米。师:只要你细心观察,藏在身边的一分米朋友自己就会跳出来。师:(出示一条彩带)猜一猜它多长?生:我猜大概是1米吧!生:我猜可能是80厘米。师:大家猜的

7、不一样。请前后桌4个人为一个小组,一起想办法测量它的长度,好吗?(生分组测量)组1:我们把4把尺子接起来量,彩带长100厘米,就是1米。(师板5书:1米)组2:我们用这个长1分米的小纸条一段一段地量,量出来正好是10分米。师:(板书10分米)这个办法怎么样?生:很好,因为他们动脑筋了,用纸条来量。师:对,只要善于动脑筋,一张普通的小纸条,同样是一把神奇的尺子。师:你们在测量彩带长度的时候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1米就是10分米,因为1米是100厘米,1分米是10厘米,100厘米就是10分米,1米也就是10分米。师:(板书:1米10分米)这么快就把新知识和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到一起了。师:刚刚同学们

8、就在动手做,在做中观察和思考、学习中认识了新朋友,获取了新知识。四、情境练习,巩固新知师:除了老师送给你的尺子以外,你们还见过什么样的尺子?生:米尺、皮尺、卷尺、三角尺。(课件展示不同的尺子图片,学生认读名称)师:生活中尺子的种类很多很多,这些形形色色的尺子能方便我们的学习和劳动。师: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一起看一段淘气的故事(课件出示:淘气的故事)(生边看边笑)师:你们笑什么?6生:淘气说错了,公共汽车不能是8厘米,应该是8米。生:机灵狗也不能是5毫米,5毫米(比尺子)就这么点,太小了,应该是师:谁来帮助他?生:机灵狗高大约是5分米。生:一元硬币不能是2分米,那得是20厘米,不可能,应该是2毫

9、米。生:淘气怎么能高138米呢?太高了,应该是138厘米。师:说一说吧,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发现并改正了淘气的错误呢?有什么奥秘吗?生:应该根据实际来看。师:你亲自量过它们吗?生:没有。师:看来奥秘还是它神奇的尺子师: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这神奇的尺子,它在哪呢?生:(举起格尺)这呢!师:对,这是一把神奇的尺子,还有呢?生:(边比边说)一诈、一指、一臂。师:对,生活中这些藏在我们身上的尺子往往更加神奇。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神奇的尺子,只不过现在它们藏起来了,藏在小朋友的(指)眼睛里,藏在我们的脑子里,藏在了每一个人的心里。【评析】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1、创设了生动、活泼的活动情境,注

10、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感悟7数学知识。2、加强了对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通过估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想像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关注了学生学习中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关注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测量电阻教学设计欧姆定律应用之一隆尧县固城中学刘彦云学习目标:1、2、知道利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会根据欧姆定律算出电阻;能用电压-电流图像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规律。3、会设计电路图;会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学习重难点:重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过程。难点:探究实验的设计。学习资料:多媒体课件、电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定值电阻、导线。学习过程:新课探究:用电压表测出一

11、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通过该题计算,你们有什么启发?)(学生回答后讨论P76小明设计的电路有什么不足,应怎样改进?)实验原理:R=U/I设计电路:学生设计并板演电路图。进行实验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哪些问题。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什么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是否处于最大值处,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电压表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是否接反了,是否通过“试触”进行量程的选择,是否认真检查电路确认无误后闭合开关等。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下相应的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填

12、在表格中。断开开关,整理器材,结束实验。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大小及电阻的平均值并填入如表格设计表格:根据表格数据画出U-I图像分析与讨论:除了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还能获得什么信息?(学生讨论,教师点评)交流与评估:完成实验后大家交流在实验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你是如何处理的?课堂小结:(见课件)拓展练习(课件出示)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如果电压表损坏了,只给你一个电压不变的电源,一只电流表一个阻值已知的电阻R0开关和几根导线,你能测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吗?要求:画出电路图说出测量步骤写出RX的最后表达式。布置作业:1、2、3、4、阅读课文自我评价P791、2、3百分百P54P56预习下一节等效电阻(结合百分百自主课堂)板书设计:1、实验原理:R=U/I2、实验电路图。测量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认识长度单位毫米教学内容: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教学过程:一、引言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四、揭示课题:板出:毫米的认识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3、举例子说说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