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范和仪器使用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492430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范和仪器使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范和仪器使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范和仪器使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范和仪器使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范和仪器使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范和仪器使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范和仪器使用(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辰和国际礼品制造 实验室仪器使用规程 目录一、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2二、 无菌间使用规程3三、 传递窗使用规程4四、 净化工作台使用规5五、 手提式高压灭菌锅使用规 6六、 全自动高压蒸汽灭菌器使用规程7七、 冰箱使用规程8八、 天平操作规程9九、 光学显微镜使用规10十、 恒温干燥箱使用规程11十一、 恒温培养箱使用规12十二、 霉菌培养箱使用规程 13十三、 电子恒温水浴锅操作规程14十四、 真空干燥箱使用规程15十五、 PH计使用规程16十六、 糖度计的使用规程17十七、 pHS-3C型酸度计操作规程18-19十八、 DDS-307型实验室电导率仪操作规程 20微生物实验室操

2、作规程1、工作人员加强有菌观念,无菌操作。2、每日工作前用紫外线照射实验室半小时以上。 3、入室前应穿工作服,并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4、实验室应保持肃静,不准吸烟、吃东西与用手触摸面部。尽量减少室活动,以免引起风动,无关人员禁入。 5、非必要物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必要资料和书籍带入后,应远离操作台。6、做好标本的登记、编号与试验记录。未发出报告前,请勿丢弃标本。 7、标本处理与各项试验应在操作间进行,接种环用完后应立即火焰灭菌,沾菌吸管、玻片等用后应浸泡在消毒液。 8、实验时手部污染,应立即用过氧乙酸消毒或浸于3%来儿溶液中510分,再用肥皂洗手并冲洗干净;如误入口,应立即吐出,并用1:

3、1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漱口,根据实际情况服用有关药物。 9、实验过程中,如污染了实验台或地面,应用3%来儿覆盖其上半小时,然后清洗;如污染工作服,应立即脱下,高压灭菌。 10、使用后的载玻片、盖片、平皿、试管等用消毒液浸泡,经煮沸后清洗或丢弃。 11、所有微生物培养物,不管标本阳性或阴性均用消毒液浸泡后,经煮沸消毒,才能清洗或丢弃。 12、取材、最好采用一次性工具,不能采用一次性工具者,每次取材前均应彻底消毒。 13、若出现着火情况,应沉着处理,切勿慌,立即关闭电闸,积极灭火。易燃物品(如酒精、二甲苯、乙醚和丙酮等)必须远离火源,妥善保存。 14、工作结束时检查电器、酒精灯等是否关闭

4、,观察记录培养箱、冰箱温度与工作情况,用浸有消毒液的抹布将操作台擦拭干净,并将试剂、用具等放回原处,清理台面,未污染的废弃物扔进污物桶,有菌废弃物应送高压灭菌后处理。 15、离室前工作人员应将双手用消毒液消毒,并用肥皂和清水洗净。 16、爱护仪器设备,遵守仪器使用规,经常清洁,注意防尘和防潮。每天观察培养箱、冰箱、干燥箱的温度,并做好记录。 17、发出的微生物报告应认真复审,分析报告、评价报告。 无菌间使用规程一、目的 建立无菌室管理使用规程,保证操作者正确使用。二、围 适用于无菌室操作。三、 责任者 操作人员、无菌室管理人员。四、容41无菌室应严禁放置杂物,无关人员严禁入。42 无菌室应严格

5、保持整洁,防止污染,定期用甲醛熏蒸消毒(每月一次),使用前用0.1%新洁尔灭控式消毒净化工作台。43 实验人员进入无菌室,必须更换无菌衣、帽、鞋等,操作前用0.1%新洁尔灭菌或75%酒精进行手消毒。44 使用前开启紫外灯照射60分钟,同时打开吹风净化工作台,操作完毕与时清理,再开紫外灯照射30分钟。45检验过程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操作,爱惜室用具,使用完毕,整理检品与各种用具并清洁工作台面。46 接种环在每次使用前后,必须通过火焰灭菌冷却后方可接种培养物。47 所有带菌实验用品,须经有效的消毒灭菌处理后再洗刷。严禁污染下水道。48 无菌室定期进行洁净度测试检查沉降菌(在室打开肉汤琼脂平皿30分

6、钟,经37培养48h),100级平均菌落数不得过1个/皿,如超过应进行清洁消毒。传递窗的使用规程一、目的:保证待处理样品的可靠性传递,尽量避免各区间的空气污染二、适用围:每个区的传递窗。三、职责:所有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四、步骤:4.1标准操作:实验人员在所在实验区处理好样品后,欲将样品传递到下一区域时,打开传递窗门,放入欲传递的样品,关闭传递窗门。4.2 维护每次实验结束后用1的施康溶液对传递窗部进行清洁,然后打开传递窗的紫外灯消毒30分钟,并记录紫外灯照射时间,累计10000小时后报废,更换新的紫外灯。净化工作台使用规一、目的规净化工作台操作与维护工作,确保仪器正常运作。二、适用

7、围本实验方法适用于净化工作台操作与维护管理。三、操作与维护规程1、操作规程(1)使用工作台时,应提前50分钟开机,同时开启紫外杀菌灯,处理操作区表面积累的微生物,30分钟后关闭杀菌灯(此时日光灯即开启),启动风机。(2)对新安装的或长期未使用的工作台,使用前必需对工作台和周围环镜先用超静真空吸尘器或用不产生纤维的工具进行清洁工作,再采用药物灭菌法或紫外线灭菌法进行灭菌处理。(3)操作区不允许存放不必要的物品,保持工作区的洁净气流流型不受干扰。(4) 操作区尽量避免作用明显扰乱气流流型的动作。(5) 操作区的使用温度不可以超过60。2、维护规程与维护方法(1)根据环境的洁净程度,可定期(一般23

8、个月)将粗滤布(涤纶无纺布)拆下清洗或给予更换。(2)定期(一般为一周)对环境周围进行灭菌工作,同时经常用纱布沾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将紫外线杀菌灯表面擦干净,保持表面清洁,否则会影响杀菌效果。(3)操作区平均风速保持在0.32-0.48m/s围。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锅使用规一、操作规程1、准备:首先将层灭菌桶取出,再向外层锅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使水面与三角搁架相平为宜。2、放回灭菌桶,并装入待灭菌物品。注意不要装得太挤,以免防碍蒸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三角烧瓶与试管口端均不要与桶壁接触,以免冷凝水淋湿包口的纸而透入棉塞。3、加盖,并将盖上的排气软管插入层灭菌桶的排气槽。再以两两对称的方式

9、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勿使漏气。4、加热,并同时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以排除锅的冷空气。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阀,让锅的温度随蒸汽压力增加而逐渐上升。当锅压力升到所需压力时,控制热源,维持压力至所需时间(在温度或者压力达到所需时(一般为1210.1MPa),需要切断电源,停止加热。当温度下降时,再开启电源开始加热,使温度维持在恒定的围之。5、灭菌所需时间到后,切断电源,让灭菌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的压力降至0时,打开排气阀,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取出灭菌物品。二、注意事项:1、灭菌物品不能堆得太满、太紧,以免影响温度均匀上升。2、降温时待温度自然降至60以下再打开箱门取出

10、物品,以免因温度过高而骤然降温导致玻璃器皿炸裂。3、 在灭菌过程中,应注意排净锅冷空气。4、由于高压蒸汽灭菌时,要使用温度高达120、两个大气压的过热蒸汽,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否则容易发生意外事故。5、不同类型的物品不应放在一起进行灭菌。6、在未放气,器压力尚未降到“0”位以前,绝对不允许打开器盖。全自动高压蒸汽灭菌器使用规程一、操作规程1、在设备使用中,应对安全阀加以维护和检查,当设备闲置较长时间重新使用时,应扳动安全阀上小扳手,检查阀芯是否灵活,防止因弹簧锈蚀影响安全阀起跳。2、设备工作时,当压力表指示超过0165Mpa时,安全阀不开启,应立即关闭电源,打开放气阀旋钮,当压力

11、表指针回零时,稍等1-2分钟,再打开容器盖并与时更换安全阀。二、注意事项1、堆放灭菌物品时,严禁堵塞安全阀的出气孔,必须留出空间保证其畅通放气。2、每次使用前必须检查外桶水量是否保持在灭菌桶搁脚处。3、当灭菌器持续工作,在进行新的灭菌作业时,应留有5分钟的时间,并打开上盖让设备有时间冷却。4、灭菌液体时,应将液体罐装在硬质的耐热玻璃瓶中,以不超过34体积为好,瓶口选用棉花纱塞,切勿使用未开孔的橡胶或软木塞。特别注意:在灭菌液体结束时不准立即释放蒸汽,必须待压力表指针回复到零位后方可排放余汽。5、对不同类型,不同灭菌要求的物品,如敷料和液体等,切勿放在一起灭菌,以免顾此失彼,造成损失。6、取放物

12、品时注意不要被蒸气烫伤(可戴上线手套)。冰箱使用规程一、操作程序 1、开机:冰箱按说明书要求放好后,插上电源线,确定其在正常供电状态下。2、物品的放置3、将冰箱调节到所需功能。4、打开冰箱相应功能的箱门,将所需放置/取出的物品,放置/取出在冰箱、冰柜。5、物品放置好/取出后,将箱门关严,通过屏幕显示确定其在正常供电情况。二、安全使用注意事项1、严禁贮存或靠近易燃、易爆、有腐蚀性物品与易挥发的气体、液体,不得在有可燃气体的环境中存放或使用。2、实验室使用冰箱禁止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储存在冰箱的所有容器应当清楚地标明装物品的科学名称、储存日期和储存者的。未标明的或废旧物品应当高压灭菌并丢弃。3、

13、放入冰箱的所有试剂、样品、质控品等必须密封保存。4、箱体表面请勿放置较重或较热的物体,以免变形。5、保持冰箱出水口通畅。6、在清洁/除霜时,切不可用有机溶剂、开水与洗衣粉等对冰箱有害的物质。天平操作规程1、使用天平前应先观察水准器中气泡是否在圆形水准器正中,如偏离中心,应调节地脚螺栓使气泡保持在水准器正中央,单盘天平(机械式)调整前面的地脚螺栓,电子天平调整后面的地脚螺栓。2、天平使用前应首先调零,电子天平使用前还应用标准砝码校准。3、天平门开关时动作要轻,防止震动影响天平精度和准确读数。4、天平称量时要将天平门关好,严禁开着天平门时读数,防止空气流动对称量结果造成影响。5、电子天平的去皮键使

14、用要慎重,严禁用去皮键使天平回零。6、如发现天平的托盘上有污物要立即擦拭干净。天平要经常擦拭,保持洁净,擦拭天平部时要用洁净的干布或软毛刷,如干布擦不干净可用95%乙醇擦拭,严禁用水擦拭天平部。7、同一次分析应用同一台天平,避免系统误差。8、天平载重不得超过最大负荷。9、被称物应放在干燥清洁的器皿中称量,挥发性、腐蚀性物体必须放在密封加盖的容器中称量。10、电子天平接通电源后应预热2小时才能使用。11、搬动或拆装天平后要检查天平性能。12、称量完毕后将所用称量纸带走。13、称量完毕,保持天平清洁, 物品按原样摆放整齐光学显微镜使用规1、取镜和放置:右手紧握镜臂,左一手托住镜座取出。(特别禁止单手提显微镜,防止目镜从镜筒中滑脱)。放置桌边时动作要轻。一般应在身体的前面,略偏左,镜筒向前,镜臂向后,距桌边710 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