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小断块油田集输工艺优化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4923616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远小断块油田集输工艺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边远小断块油田集输工艺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边远小断块油田集输工艺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边远小断块油田集输工艺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远小断块油田集输工艺优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边远小断块油田集输工艺优化【摘要】本文介绍了两种不同油品性质的小断块油田,通过对两种不同油气 集输工艺对比分析,提出了经济合理的集输方式。【关键词】边远小断块油田油气集输 工艺 优化1引言小断块油田的特点是含油面积小、储量规模小,并且位于整装油田的外围, 距离油气集输系统较远。由于井数少、断块产液量低,管道集输困难。尤其是边 远小断块稠油油田,管道集输更加困难。目前边远小断块油田采出液集输一般采 用单井汽车拉油方式,在井场建设一座或几座40m3或50m3高架油罐,汽车定 期去井场装车把油井产出的油水一并拉运到集中处理站,拉油费用高,综合效益 差。为研究边远小断块油田集输工艺适应性,分别列举稠油

2、和稀油两种不同油品 性质边远小断块油田,通过对集输工艺对比分析,确定其经济合理的集输方式。 2小断块稠油油田集输工艺优化某小断块稠油油田含油面积0.65km2,共部署油井13 口,分布在5座井场 上,井场分布比较集中,每座井场建有40m3高架储油罐。单井产液为3050 m3/d,初期含水为66%74%,断块产液量为390650m3/ d,井口出油温度为 40 C左右。开发预测十年后含水将达到94%。20 C原油密度 为0.94340.9796g/cm3, 50C原油粘度为363421779mPas,原油凝点为23C,属于稠油 油藏,开发方式采用注蒸汽热力开采。该断块距离最近的集中处理站约为 1

3、8.5km,断块周边道路状况较好,交通发达。投产初期采用单井汽车拉油,把油 水一并拉运到18.5km的集中处理站脱水处理,平均拉油费用约为240万元/年, 其中采出水的拉运费用高达223万元/年。降低汽车拉运费可行方法:一是管道 输送工艺,二是低含水油汽车拉运。管道输送工艺:根据采油工艺方案,该断块采用空心杆掺水井筒降粘举升工 艺,单井掺水量为4060m3/d。在满足采油工艺要求的同时,也解决了降粘集 输问题。考虑到本区块含水上升速度较快,而且周边没有污水水源,集中处理站 污水富裕,但需要建一条DN150供水管线约18.5km,投资约600多万元,从节 省投资角度考虑,生产初期在该断块打一口水

4、源井,供本区块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利用水源井清水作为掺水水源,井口集油采用双管掺水集输工艺。由于断块采出 液量低,原油粘度高,管输距离长,原油沿途温降和压降较大,根据水力和热力 计算,原油外输需要设置中间热泵站,采用四级布站方式:油井-计量站-接转 站f中间热泵站f集中处理站。在接转站设加热炉、分水器、缓冲罐、掺水泵及 外输泵等设备,采用进站加热、分水工艺,分出的水用掺水泵提升到计量站掺水 阀组,通过掺水阀组分配计量后掺到油井;含水油加热外输。该工艺建设工程总 投资为6500多万元,运行费用为85万元/年。采用管道输送的优点是运行费用 大大地降低,缺点是管输距离较长,生产环节较多,运行管理不方

5、便,而且投资 较咼。低含水油汽车拉运:根据地质分析,小断块稠油油田属于中高渗油藏,在该 断块打了 1 口回灌井,回灌水量可达600m3/d。采用集中拉油、就地分水和就地 回灌工艺,在断块的中心新建集中拉油污水处理回灌站,采出液在站内分水和储 存,低含水油采用汽车拉运到集中处理站;一部分污水在站内缓冲、升压、掺水 到油井;富余污水在站内除油、过滤等简单处理后就地回灌。该方式地面设施简 单,投资低(3200万元),工程建设周期短,运行管理较方便。采用该工艺工程 实施后运行费用比不分水汽车拉油方式每年节约拉油费200万元。3小断块稀油油田集输工艺优化某小断块稀油油田含油面积0.5km2,共部署油井1

6、5 口,其中,10 口油井分 布在5座井台上,5 口油井零散分布。该断块含油条带窄,地面油井分布东西长 约3.6km,南北长约0.5km,狭长形布局,油井分布在东西两侧。断块中心距离 最近的接转站约14 km。开发初期采用单井拉油,单井平均产液26t/d,断块产液 288t/d,含水74.6%,气油比为40m3/t,井口出油温度为30C ;预测十年后断块 产液量将达到1090t/d,含水达到98.4%。20C原油密度为0.8728g/cm3, 50C原 油粘度为18.4mPas,凝固点为25 C,属于轻质原油。油气密闭混输工艺是比较 经济和环保的生产方式,伴生气除在本断块加热自用外,剩余的伴生

7、气可以输送 到下一站利用,既利用了能源,又减少了蒸发损耗。放射状管网密闭集输工艺:在该断块建设计量站1座,计量混输泵站1座, 计量站和混输泵站分别与井台同台建设,可减少征地面积,油井到计量站管线采 用放射状管网布局,通过水力和热力计算,采用单管不加热集输就能够满足油井 产液进计量站的要求,油井采出液就近进入计量站或计量混输泵站,通过计量混 输泵站把油井采出油气混合液混输至接转站,新建集输管线总计14.5km。油井 计量采用两相分离器配液位计计量,该计量方式的优点操作简单、故障率低,可 分别计量原油和伴生气,设备投资较低,缺点是不能实现油井的实时监控和计量。串联管网密闭集输工艺:在该断块建设混输

8、泵站1座,油井串联集输进入混 输泵站,通过混输泵站把油井采出油气水混输至最近的接转站,需要建设集输管 线总计13km。油井计量采用井口功图法远程计量,该计量方式优点是能够实现 油井的在线实时监测和计量,缺点是伴生气无法计量,并且需要配备移动式标定 车定期对功图法远程计量液量进行标定,对井数较少的区块计量设备的均摊成本 较咼。该断块井数较少,布局相对集中,串联集输管线的长度比放射状管网仅减少 了 10%,投资和能耗基本相同。2009年该断块采用放射状管网密闭集输工艺建 设,不仅解决了边远小断块油田的汽车拉油费用高、安全环保差的问题,而且油 井产生的伴生气得到了充分利用。串联集输方式适用于油井数量多、油井布局分散、单井产量低的断块油田。 根据其它油田串联集输和放射状管网集输工艺对比,油井数量在20 口以上,串 联集输集油管线的长度比放射状管网可减少30%50%,投资可减少10%30%,油井数量越多、布局越分散,串联集输集油管线长度越短,投资越低。4结束语边远小断块油田油气集输工艺的选择应根据地理位置、交通状况、油井布局、 原油物性、油井产量及油藏类型等通过技术、经济及管理综合对比确定。随着功 图法远程计量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高,串联密闭集输、功图远程计量将是边远 小断块油田油井集输和计量的发展趋势,对实现油田的精细管理和控员增效具有 重要的意义。本科,研究方向:油气储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