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反思(二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4922466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反思(二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科学《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反思(二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科学《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反思(二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科学《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反思(二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科学《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反思(二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反思(二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反思(二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反思(一)科学课的魅力就是带着问题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进 教室。发现问题f设计方案f进行实验f分析现象f得出结 论,这是科学课探究活动基本流程。但得出结论并不是研究 问题的终止,相反,又是新问题研究的开始。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采用了生动有趣的导课。良好的 开端是成功的先导。上课开始时,我先给学生做一个小学实 验,让学生来猜测实验的名称及出现的现象,学生个个瞪大 眼睛,非常好奇,想看一看这是什么实验,及在实验中出现 的现象,这一活动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使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其次,让学生在亲历探究过程中更要动脑。在探究硫酸铜 溶液与铁钉这一化学变化及现

2、象内容时,在实验前先让学生 来了解硫酸铜溶液;以及动脑来猜测一下硫酸铜溶液与铁钉 之间会出现什么现象;使学生知道实验之前要先动脑,实验 过程中,边实验边观察现象,边动脑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 现象。是让学生明白实验之中也要动脑;实验合的交流总结, 使学生体会到了实验之后更要动脑。这样,使学生懂得了在 探究活动中既动手又动脑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依赖 于他们自主探究、亲手实践、共同探讨、合作交流。在教学 过程中,学生边实验边根据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得出结论。实 验结束后向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都是为了让学生 更多的独立思考、自主实践,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最后,充

3、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教学。本节课的教学 实践表明,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不仅可 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而且还会使学生将新 知识主动迁移到生活中,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科学要领的建构 和掌握。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识到,要想让探究真正成为小学生学 习的主要方式,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增强探究的有效性, 教师就要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要高估学生的潜能, 更不能低估学生的潜能。此外还要让学生充分地表达,并且 在表达的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理清自己的想法,从其他 同学的表达中得到启发,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与自己想法不 同的地方,敢于质疑,使学生思维相互撞击,加深理解。科学学习要

4、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又以问题解决为重 点,问题是科学学习的关键。本节课我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 情境入手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然发现问题,产生强 烈的认知冲突,启发他们强烈的追根求原的欲望,促使学生 把平时的好奇心转变为科学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 兴趣,从而产生探索研究的欲望,促使他们能积极主动的去 探究。同时亲历探究过程,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能及时引导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本课的探究活动拓展延伸到课外,指 导学生在课外继续进行更加深入的自主探究和实践创新活 动。将科学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科学学习的价 值。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

5、学反思(一)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学到这一课,学生已经经历了许多 物质变化的过程,看到了许多物质反应的现象。教学开始, 提出物质变化的两种形式,激起学生回忆做过的实验中产生 的现象,通过归纳这些产生的现象,寻找证据证实物质变化 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第一部分活动是整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说重点是整节 课只安排了这一个实验,说难点是学生是否能通过观察到的 现象,寻找足够证据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课前 我认真地准备材料,用瓶子配置好硫酸铜溶液,准备好铁钉, 并且用砂皮打过,使铁透出本来的银白色(也有说灰白色的, 纯铁本身的颜色应该是银白的)。教学时,我让学生观察了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特征。当

6、我提出把两种物质接触,铁钉 和溶液会有什么变化呢?教学后发现学生除了有一些比较 科学的猜想如:铁的颜色可能会发生改变,溶液可能会变浅 等等(这些猜想一方面直接来自与书本,一方面学生已经具 有了一定的科学素养,能够给予合理的猜测。)还有一些猜 想的误区:如认为书本上铁颜色发生改变是生成了铁锈。我让学生将铁钉放置在溶液中2分钟。再取出铁钉,观 察铁钉和溶液的变化。多数学生看到了铁钉的颜色变成了暗 红色,并且这种暗红色会随着时间逐渐变的更暗,几乎看不 出红色。接着,学生观察溶液的变化,而只有一两个小组认 为溶液上有一些沉淀物或表面有一些漂浮物,并且有一个小 组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淡了。我肯定了这些发现,

7、表扬了这些 学生细致的观察,并且向全班提出了问题:硫酸铜和铁钉的 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么?你能利用什么证据证明?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暗红色的物质是 什么的问题,首先我引导学生排除了是铁的可能性,而后我 把生锈的铁放置在水中后给学生观察,也排除了这些是铁锈。 那么到底是什么呢?学生这个时候已经被我吊起来了,他们 有些急切想知道,当然这个时候有些学生已经隐约猜测出这 是铜,这部分学生其实已经相当厉害了。我拿出一根粗的导 线,把绝缘皮拨开,让学生把看到的东西和导线的颜色做比 较,学生终于明白了这是铜。这部分铜从何而来,学生通过 思考可以迅速地知道铜是从硫酸铜中跑出来的,补充说明叫 做解析。这样一来,学生知道了覆盖在表面上的是铜,自然 对于残留在溶液底部的物质也能很快得出。至于溶液颜色为 什么会变淡,我从硫酸铜原来的颜色比较,如果溶质中铜的 成分少,自然溶液的颜色也就淡了。通过本课的教学,使我认识到,增强探究的有效性,才 能让探究真正成为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达到科学探究的 目的。教师一定要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要高估学 生的潜能,更不能低估学生的潜能。要让学生在倾听过程中, 发现与自己想法不同的地方,敢于质疑,使学生思维相互撞 击,加深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