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国中考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阅读集锦(二)比较阅读(有答案共99页)[共124页]0.43MB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4921869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X 页数:124 大小:44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全国中考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阅读集锦(二)比较阅读(有答案共99页)[共124页]0.43MB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2020全国中考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阅读集锦(二)比较阅读(有答案共99页)[共124页]0.43MB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2020全国中考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阅读集锦(二)比较阅读(有答案共99页)[共124页]0.43MB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2020全国中考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阅读集锦(二)比较阅读(有答案共99页)[共124页]0.43MB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2020全国中考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阅读集锦(二)比较阅读(有答案共99页)[共124页]0.43MB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全国中考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阅读集锦(二)比较阅读(有答案共99页)[共124页]0.43MB》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全国中考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阅读集锦(二)比较阅读(有答案共99页)[共124页]0.43MB(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全国中考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阅读集锦(二)比较阅读(有参考答案 共99页)甘肃武威市2020年初中毕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三)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目。(17分)【甲】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

2、,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乙】光绪己卯,楼基坼裂,及大有倾塌之势,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以考绩北上。既而回岳,德化

3、李公来湘中,命以茶厘为修楼之资,其不敷者,劝四邑(巴陵、平江、临湘、华容)绅富足之。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左仙梅亭,右则三醉楼,皆视旧制有加。前临洞庭,为之驳岸以御水,楼之左右各增施二楹,为登楼者憩息之所。其楼前雉堞亦加坚筑,以固吾圉焉!(节选自【清】张德容重修岳阳楼记)【注】坼(ch):分裂,裂开。容:即张德容(1820-1888)。同治十年(1871)、光绪五年(1879)两度出任岳州知府,政声显著,曾对岳阳楼进行整体修葺。考绩: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成绩。茶厘:对茶叶经销所征的一种附加税。驳岸:保护岸或堤坝不坍塌的建筑物,多用石块砌成。雉堞(zh di):古代城墙上掩护守

4、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圉(y):边境,边疆。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去国怀乡 (2)微斯人,吾谁与归(3)加筑六丈有奇 (4)皆视旧制有加1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乃重修岳阳楼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械花源记)B.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尝射于家圃(卖油翁)C.及大有倾塌之势 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D.为之驳岸以御水 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9.用“/”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标示2处)(2分)中 丞 邵 公 命 葺 而 修 之 经 费 未 集 而 容 以 考 绩

5、北 上。20.回答问题。(6分)(1)从【乙】段句话可以看出,清朝重修后的岳阳楼不在原址上?(用原文回答)(2分) (2)【甲】【乙】均写到了重修岳阳楼一事,但两文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目。(17分)16.(4分)(1)离开。 (2)如果没有。 (3)零数,余数。 (4)规模。17.(3分)B18.(2分)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19.(2分)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以考绩北上。20.(6分)(1)(2分)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2)(4分)【甲】文借重修岳阳楼一事,着重表达

6、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乙】文侧重写重修岳阳楼的原因、过程及结果。广东省深圳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礼记学记二则,完成7-9题。(9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白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注】典:常。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1)弗食,不知其旨也 (2)教然后知困 (3)人

7、不学,不知道 (4)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弗学,不知其善也。 (2)玉不琢,不成器。 9.根据内容,完善表格。(2 分)核心观点(原文)讨论角度甲文教学相长 乙文 教育的地位和作用7. (1) 味美 (2 ) 困感,阻碍 (3) 道理 (4) 称王 8. (1)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注意“弗”的翻译)(2)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变成器物。(注意“琢”的翻译)9. 念终始典于学 教与学的关系202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二)【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8、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乙】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注释上:皇上,指唐太宗。封德彝:名伦,字德彝,唐代官员,官至尚书右仆射。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9.下

9、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故虽有名马 名之者谁 B.正患已不能知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C.而伯乐不常有 德彝惭而退 D.虽有千里之能 上诘之10.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C.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D.安可/诬一世之人11.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文多次提到“千里马”,方式多样,直称正面提及,表述严正;暗称如“名马”,表述委婉,意在其中,代称如“其”“之”,表意简洁含蓄。B.乙文通过细节描写刻面人物,“上令封德彝举贷”“上诘之”“岂借才于异代乎”体现唐太宗的焦急与不满,塑造

10、出唐太宗求贤若渴的人物形象。C.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所不同,在表达方式上,甲文偏重议论,乙文偏重记叙;甲文采用托物寓意手法,行文中洋溢不平与悲愤,乙文直述其事。D.甲乙两文都讲有关人才的问题,但着眼点不同,甲文主要阐述了“天下无马”的观点,乙文则把关注点放在如何选拔任用人才上。12.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_(2)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_ 13.甲文哪一句话可以用来形容乙文的封德彝?结合对唐太宗的话的理解,你认为封锦彝存在哪些问题?(4分)_14.假如可以“借才于异代”,你会向唐太家举荐谁?请从初中阶段所学的课文中选择一个古代人物,并从“德”“才”两方面具体说出他的长处。(3分)_(二)9.B 10.C 11.D12.(4分,第小题2分)(1)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2)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都要选用它的长处。13.(4分,句子2分,问题2分)句子:其真不知马也。(2分)问题:不能知人善用、善取其才;(1分)不善于自省,遇事推责。(1分)14. (3分,推荐人物1分;理由2分,“德”“才”各占1分)示例一:我推荐唐睢,因为唐睢在国家危难之际能临危受命,挺身而出,有一颗爱国之心;而且他能言善辩,足智多谋,处事不惊,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治国人才。示例二:我推荐范仲淹,他忧国忧民,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