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新规则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918186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新规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新规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新规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新规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新规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新规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新规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新规则这是一个伴随移动互联、社交网络而来的“后互联网时代”。社会生活的面貌和商业世界的规则,已经远不再是传统的互联网概念所能解释的了。据摩根斯坦利的统计,中国移动互联网民已经领跑传统PC网民。2014年1月的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手机上网人群规模达5亿,占全部网民的81%,达到近40%的绝对普及率 ;Enfodesk易观智库2013年3季度的手机市场监测显示,截止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的销售份额已经超过90% ,预计2014年将达到6亿左右的保有量。另外,百度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显示,移动互联网的上网时长已经全面超过PC端,幅度高达29%以

2、上。 马化腾所掌握的数据则是,移动互联所贡献的网络流量已经高达70%以上。与此同时,马云、雷军等取代了传统经济的大佬,成为当红的经济人物。地产、金融、家电等行业都在积极地追求和拥抱“互联网思维”,网络英雄们都在忙着四处布道。这意味着新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步成为主流,意味着新经济正在改变甚至颠覆传统经济,意味着用户“价值的创造方式”以及企业“价值的获取方式”的改变前者是用户需求和消费所创造的市场价值,后者则是企业创新和运营欲赢得的市场价值。这都意味着不再一样的商业规则。现代通讯工具和互联网带来的,是连接方式的彻底改变:更快的连接,更广范围的连接,更方便的连接。互联网的实质就是“连接”物的连接、人的连

3、接,以及商业与人的连接。进入到“后互联网时代”,在移动互联和社交网络的情境下,“连接”有了质的进化和改变:连接的物、连接的方式、连接的速度、连接的地理范围、连接的时间长度,以及连接的生活情境都有了极大的扩展,和传统互联网经济时代有相当大的差别。最大的差别在于信息组织方式的不同:在传统经济时代,互联网对信息的组织,主要是对“物”的组织网页的搜索和门户平台都以产品/服务为核心。而在后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和社交网络对信息的组织,则主要是以“人”的“行为”为核心随时、随地以场景为背景的行为,这种“人的行为数据”比先前的物理数据更加精确、直接和相关。1.后互联网时代的本质移动互联与社交网络以“人的行为为

4、核心”的信息组织方式,赋予了用户前所未有的力量和权柄。这并不是说单个的用户是强大的,而是说用户结成的网络是强大的。分散的用户因快速、实时、紧密、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而成为一个强大的整体,使居于优势地位的企业组织成为相对弱势的一方。这就像希区柯克的经典作品群鸟中所呈现的意象:单个的飞鸟是微弱而不起眼的,但无边无际的群鸟聚集一处的疯狂攻击,却可以让小镇里很多原本比“鸟”强大得多的“人”陷入灾难和恐慌。因移动社交网络合为一体的“用户”所拥有的市场权利越来越大。这一变化对商业世界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两大特征上:一个是“去中心化” (Decentration);另一个是“去中介化” (Disintermed

5、iation)。1.1 去中心化网络是有结构的,其结构主要取决于“端口”的网络接入/连接方式。以PC连接为基础的传统互联网,其网络结构存在很强的“中心”。门户网站,就是传统网络最重要的中心节点。人们通过登录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获取经过编辑归类的新闻、资讯。门户成为一段时期内响当当的互联网霸主。而淘宝则是电子商务最重要的中心节点,它构建了虚拟的商城,让商家和用户可以在一个庞大的商业中心交易消费,企业通过收取“租金”来盈利。从这个意义上说,马云就是最大的虚拟地产商,本质上和百货商场没多大区别。难怪他和王健林以一亿对赌,因为二人是直接的竞争对手,主业都是地产,只不过一个在线上一个线下,一个是虚拟的

6、一个是物理的。但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在移动社交网络的情境下,信息的聚合变得无处不在。网络连接的端口,从物理走向虚拟,从单一走向多元。现在,用户不再需要特定的中心来完成自己的生活任务。比如,资讯的消费不再需要登录大而全的门户网站,而是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以及微信公众号满足资讯需要。统治中国网络的BAT,除了腾讯已经凭借微信拿到了船票之外,百度收购91助手,阿里收购高德地图,都是传统网络模式往新兴移动模式转移的信号。未来可穿戴配饰的出现和普及化,会使接入网络的端口更加分散。Google收购Nest,主要原因在于Nest是未来智能家居的入口。去中心化并不意味着中心的彻底消亡,只是其中

7、心势会被大大地削弱,不再像过去那样可以一统天下。去中心化的趋势和力量,日益改变着社会生活的面貌,也在多个方面改变着现实的商业规则,包括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发展战略、营销传播战略、企业生产的组织模式,都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1.2 去中介化传统时代的互联网有很多兴旺的“中介”生意。因为用户很多消费任务需要专家的专业指导。但移动互联和社交网络时代,信息的获取不再依赖于专家意见,可以通过社会化网络的“推荐”来完成。携程是最典型的传统网络“中介”,它为用户提供旅游出行相关的服务,主要就是基于对酒店、航空公司的强大议价能力。其优势地位是通过用户的聚合来实现的。但随着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当酒店、航空公司可以

8、直接与消费者沟通的时候,携程一类公司也就变成了被OTT的对象,失去了其强势的中介地位。比如丽江的小酒店,可以建立自己的平台来吸引客户,而不必再依赖携程之类的传统中介。而7天、锦江之星、汉庭这些大型酒店集团,已积累了庞大会员库。随着用户沟通更加便捷、更加低成本,若能更好地运营和挖掘自身的客户价值潜力,完全可以减少对携程、艺龙等OTA平台(Online Travel Agent,在线旅游社) 的依赖。传统媒介也面临着同样的窘境。企业的广告信息原本需要通过它们传达给消费者,但现在企业大部分的营销沟通,完全可以通过近乎零成本的社交网络来实现。比如小米的销售,不再是传统的营销传播和分销渠道,几乎完全依靠

9、其构建的网络社群来完成。中介永远都是需要的,因为用户需要专业代理人帮助其解决问题。但未来的中介不再可能是今天这样反应迟钝的大机构了。去中介化的趋势和力量,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交易模式,当用户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愈加便捷、直接和低成本时,营销传播的方式必然发生剧变,企业的生产组织模式也将不再一样。值得注意的是,“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这两股力量同时也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彼此相互推动着,带来持续的影响和变化。在社会生活和商业环境中,二者的影响很难完全分开。总的来说,“去中心”的影响效应更大一些;“去中介”在一些情境下也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很多时候则是二者共同作用,驱动着商业形态和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2

10、.后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新规则“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这两大后互联网时代的主要特征,在用户行为和企业运营两个维度的变化中,展现出多方面的影响力。从中可以观察和判断移动互联和社会网络时代的基本商业游戏规则。这些新的规则,与传统商业思维有着很大差别。以此认识为基础,从用户的“价值创造”和企业的“价值获取”两个视角出发,可以总结4组8个市场变化的特征从而构建一个全新的“4C”模型(如图1所示),以期全面地呈现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图1 后互联网时代的“New-4C”商业新规则2.1 体验 & 设计共同创造(Co-creation):以体验设计为核心,与用户共同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去中心化”营造了用

11、户体验的强大市场力量。设计则是把这一力量转化为企业市场价值的关键所在。后互联网时代的“体验”,意味着用户参与价值的共同创造。(1)对于用户:体验比功能更重要用户体验从来都是重要的商业元素,尤其是高端产品,如珠宝、汽车等。但今天用户体验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已成为市场成功的核心衡量标准。不是因为功能不再重要,而是功能的需求已经基本被强大的技术和工业力量满足了,用户更加注重使用的友好性和情感的体验性。更重要的是,因为随时随处分享体验的可能性,一款“不好用”的产品如果匆忙上马,很可能会“出师未捷身先死”。iPad作为苹果的代表性产品之一,它的市场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体验和设计的成功。为了实现体验的最大

12、化,苹果宁可牺牲物理性能。在iPad推出不久的2011年,摩托罗拉发布了物理性能更强大、价格更低的Xoom。但是用户并不买账,当年34月的出货量仅有10万台(有用户说,购买Xoom的前提是“买不起iPad”)。而苹果却卖掉了能生产出来的所有iPad,有310万台。现在MOTO仍不松口轻言放弃,并不能掩盖Xoom的没落了。而iPad虽尽受挑战,却依旧是市场霸主。(2)对于企业:设计比性能更重要不是性能不再重要,而是性能必须服务于设计,包括产品、功能、交互、观感等一切的设计。因为企业在市场网络里的中心地位已不复过去那样强大,市场的中心已经散落在用户之中。苹果的工作模式是,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弗完成设

13、计,然后乔布斯确认,接下来技术部门想尽办法去实现。而被苹果产品推上巅峰的“极致简约”,之所以成为最受追捧的设计理念,不是因为设计师们不再喜欢缤纷多彩的花样,而是因为这样的设计可以带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从而赢得用户真心的喜爱。如果不能赢得用户的心,产品的性能再高也是枉然。因为产品得不到用户的喜欢,没有生命活力在其中,是无法在市场中健康生长的。连接的便捷,视野的扩大,让消费者的口味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难以满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唯有让用户惊喜,才有可能真正虏获他们的心。而让用户惊喜,绝非只是满足要求,必须超越他们的期望。惊喜创造大师乔布斯曾说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不是消费者的任务”。这并不是说

14、不需要去了解用户,而是要真正地洞察用户需求,不再停留在表面的调研、反馈数据之上。虽然都在传说苹果从不做消费者调研,但事实上苹果每年花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做用户研究。是的,研究而不仅仅是调研。调研只是搜集企业想要的数据。而研究则是在洞察消费者想要但“自己并不真正确知的东西”。洞察需求,需要对用户发自内心的关注和理解。与其费时费力地做调查,不如反问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够安静地倾听用户的反馈?是否真正用心地琢磨和体会用户的意见?是否真正低下了骄傲的头颅,认可了用户在新时代市场网络中的地位?2.2 好用 & 免费产品核心(Commodity):以免费且足够好的产品为基础,构筑新的商业模式去中心化削弱了企业的

15、市场地位。开发出能帮助用户完成生活任务的产品,是市场成功的必要开端,但仍需大量的尝试与奋斗。同时,企业应该认清自己力量衰退的事实,让渡价值,以赢得用户,促进成长。(1)对于用户:好用比产品更重要供给的丰富和产品信息的易得,使用户愈加倾向于选择能够解决自己问题的“好用”的产品,而不再那么依靠对品牌的认知和信赖。这也是“用户权利”的集中体现。足够好才是真的好,产品不需要完美,却需要具有能够快速地黏住用户的吸引力。用户的认可,相当于打开了成功的大门,但只是成功的开始而非结果。产品并不是核心,销售也不是目的。新商业的成功,在于用一切手段赢得用户。(2)对于企业:免费比盈利更重要在新的商业世界中,产品就

16、是营销,因为产品不再是死物,它通过用户的口和手,更通过用户手中的移动终端,变成了会说话的、活的生命。而一个生命,它的形象靠的是自己的展示,而不是别人的宣传。就像孩子的成功是自己活出来的,而非父母可以完全计划安排的。周鸿祎一直相信,产品被消费和使用,只是企业、用户间关系的开始。用户使用产品时,其需求才开始被逐步挖掘出来,因此迭代升级非常重要,否则用户粘性就会失效,后续的价值开发也就停滞,生意也就此卡壳了。用户当然有可能在无数次失望之后摒弃你的产品,但是只要你的产品的最初印象还不错,一般用户不会频繁转换产品和品牌。因为通过产品升级获得更多功能,比转换产品要更方便简单,也更省时省力。从这个逻辑上来说,赢得用户比直接盈利更加重要,因为用户会为你持续地创造价值。这也是“免费经济”可以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