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巧妙把握与七八年级孩子关系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915600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要巧妙把握与七八年级孩子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家长要巧妙把握与七八年级孩子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家长要巧妙把握与七八年级孩子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家长要巧妙把握与七八年级孩子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家长要巧妙把握与七八年级孩子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长要巧妙把握与七八年级孩子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要巧妙把握与七八年级孩子关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长要巧妙把握与七-八年级孩子间的关系我常常会听到家长们这样抱怨:“上了初中,我家那孩子就像忽然变了个人一样,变得敏感、爱顶嘴,有时甚至好几天都不理我们,我真不知道如何跟这个小冤家相处了!”。的确,在大多数家庭里,自从孩子升入初中之后,家长与孩子就好像变成了“冤家”,要么是家长看孩子的行为不顺眼、要不就是孩子看家长的行为不顺眼,总之,当孩子在家时,家里的气氛总感觉不那么和谐。其实,初中生的教育,特别是七-八年级孩子的教育,对于所有家长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题目,都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对此,许多家长常常困惑:有什么好办法?有什么灵丹妙药能巧妙把握与孩子间的关系? 事实上,灵丹妙药是没有的,但科学

2、而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却是可以通用的。今天我想站在教师与家长的双重角度,从分析孩子的心理特征、成长特征角度入手与大家一起探讨初中生的教育话题。一、七-八年级初中最危险的时期1、反常性和多变性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许多原来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成绩开始大幅下滑;许多原来遵守纪律、积极与老师配合的学生,开始变得有对抗情绪、破坏行为;很多原来不是很优秀的孩子,更是出现了十分严重的自卑、抑郁、放弃自己等心理问题因此,很多教育专家都把孩子在七-八年级出现的这些问题,形象地称为“七-八年级现象”。我曾认识这样一对母女:妈妈40多岁,女儿14岁。最近一段时间,母女俩都变得特别奇怪,妈妈变得多疑、心烦、爱发脾

3、气,而女儿也变得挑剔、没有耐心、很容易发怒,因此,每天母女俩的战事都不断。这不,一家人正在吃饭,女儿不经意地说起了班里一个男生:“他个子高高的,长得帅极了,尤其是打起篮球来,头发飘飘的,我们班的女生都看迷了”女儿还没说完,妈妈就生气地把筷子摔到桌子上,冲女儿吼道:“不把心思用在学习上,你关注人家男生干吗?这么大的女孩了也不知道害臊!你能有什么出息!”女儿被妈妈吼愣了,但她马上也用最大的声音回应妈妈:“我怎么了,我又怎么没出息了,你就是看我不顺眼!”说完扔下筷子,跑进了自己的房间。2、叛逆性和挑战权威一般来说,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是通过与他人竞争来增强自信心的。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仅是找与自己同

4、龄的“优秀生”竞争,而且他们特别喜欢挑战“权威”,在这些孩子们的心中,挑战父母和老师的权威才是最有意思的事情。具体到生活和学习上,这些孩子“挑战权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每当家长“教育”他们时,他们会反驳,甚至要求家长不要管他们;他们会时常挑家长的毛病,希望家长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做;对老师不再崇拜和尊敬,却换之以评头论足,甚至针锋相对;这是家有初中生的家庭经常发生的现象,由于矛盾的不断出现和加深,常常使家长和孩子都处于很痛苦的状态。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影响孩子学业,家庭和睦,很有可能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巨大的危险性,必须高度重视,防微杜渐。二、 问题产生的根源 其实,这么多的家庭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

5、,简单说就是因为人的两种特殊生理周期发生了碰撞更年期遇到了青春期。 在平时的教学中,与同行和学生家长交谈时大家都一致认为:七-八年级对孩子的一生来说,实在是太关键了!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塑造和改变孩子一生的关键转折期!另一方面,无论教师还是家长,对于七-八年级的孩子,也都会有着这样的深刻感受和深刻印象:刚从小学迈入中学的门槛,孩子们似乎在一夜之间长大了,忽然就像个小伙子、大姑娘似的,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秘密他们开始渐渐远离父母的视线,对父母的管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拒绝心态;有了心事,他们宁可向日记本或亲密伙伴倾诉,也不愿与自己的父母进行深入沟通随着身体的快速发育、理性思维能力的增强,他们正在经历着青

6、春期特有的困惑与苦恼。特别是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学习方式的深刻变迁。在七-八年级,孩子将进入一个重要的阶段,顺利翻过这个阶段,孩子的学习成绩、生活就会渐渐进入平稳上升期;反之,很多原来学习很好的孩子成绩则开始大幅下滑,或者干脆放弃了学习,转而将注意力更多投向网络、早恋等人生歧途。 2010年我在三中七、八年级的两班做过这样一个调查,让这些初中的孩子写出一句他们最想对父母说的话。结果有将近60%的孩子写的是对父母教育方式的不满:“爸爸妈妈,你们能不能不要再说我没出息,不要再说我是笨蛋、懒虫!”,“爸爸妈妈,我已经是大孩子了,请你们尊重我!” ,“我特别不喜欢父母唠唠叨叨的。”这反映了两点,一方面

7、七-八年级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最强烈,他们强烈希望父母把他们当作“平等”的人,如果家长的教育方式令他们讨厌,他们肯定不会服从家长;另一方面,作为家长,我们可能一直在抱怨孩子不听话,但却很少怀疑过自己的教育方式。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从孩子进入初中那一刻,我们就应该明白:孩子在发生着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必须发生改变。大多数的家长都知道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行为最容易叛逆,但很少有家长知道他们拥有如何一种叛逆心理。从心理学上讲,人的心理发育要经历两次反抗期,第一次出现在23岁,表现为任性,不听话,爱哭爱闹;第二次发生在青春期,大致从1214岁开始,要持续34年

8、,表现为任性、爱竞争。这些青春期的孩子试图通过这些“挑战”来确立自己的地位和身份,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但是,出于安全考虑,他们往往会将“挑战”的对象锁定在自己家长的身上,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青春期的孩子总是与家长“对着干”的原因。三、 怎样正视问题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曾多次调解过孩子与家长的矛盾。在这一过程中,寻找引起家长与孩子之间矛盾的根本原因,其实,仔细想想,原因无非有两点:一、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不满,如家长看不惯孩子穿奇装异服、留奇怪的发型、与异性同学在一起玩等。二、孩子对家长的教育方式不满,如孩子觉得家长太“唠叨”、家长不理解他们、不尊重他们等。如果家长与青春期的孩子计较太多,那亲子之

9、间的冲突只能是越来越多,所以在教育这一阶段的孩子时,父母应该拿出足够多的耐心和宽容。七-八年级的孩子,正处在心理成长的动荡期,面临着很多困惑与苦恼。在这一阶段,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心理特征不加了解,那便会促使更多的“无效教育”产生,甚至会使孩子走向叛逆之路。因此,做家长的一定要了解孩子最讨厌哪些教育方式。那么孩子最讨厌的教育方式有哪些呢?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1、父母说话不算数。每位父母都在教育孩子做人要讲诚信,要说到做到,但在很多时候,父母们自己却常常做不到这一点。例如,父母们经常向孩子承诺:如果你考好了,你可以随便看电视、随便打游戏。然而,当孩子真正考得好成绩时,家长们却又给

10、孩子讲道理:现在还不是玩的时候,等你考上重点高中,你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了。这些青春期的孩子最痛恨家长们的这一行为了,因此,当父母们再对他们说“等你考得好成绩,我就”时,孩子就会想“你们别再骗我了,我才不会再上你们的当”,进而产生叛逆心理。2、要求孩子做的事情,他们自己却做不到。之前我接触到这样一个学生,父母每天都在对他进行养成教育,但他的行为却一点都没有改进,遇到熟人从来不打招呼、过马路不看红绿灯、经常和一些高年级的孩子在一起赌博为此,父母骂他、打他,不但没有一点效果,而且他的坏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后来家长没有办法,只得去请教教育专家,在教育专家的引导下,孩子说出了心里话:“我的父母每天

11、都在打麻将,为什么我就不可以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行为的导师,如果家长要求孩子做的事情,他们自己却做不到,家长对孩子的这种教育只能是“无效教育”。3、不讲理。很多家长对孩子的不合作行为无奈时,就会采取一些不讲道理的措施。例如,到吃饭时间了,孩子还在打游戏,妈妈叫了很多遍他都不理,妈妈一生气,就把电脑的电源切断了。结果,孩子辛辛苦苦打的分数全部丢掉,害得孩子一周没有理妈妈。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家长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本来是很小的事情,但由于自己被怒气所控制,就会做出一些不讲理的事情来,进而使事情越来越糟,使得孩子对自己越来越反感。4、不肯认错。我曾认识这样一个孩子,他在背后叫父

12、母“常有理”,我问他为什么,他这样对我说:“我的父母经常误解我,但当他们发现自己错了的时候,他们从不会向我认错,而是找出好多理由来证明他们是对的,因此我叫他们常有理。”初中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已经很强了,他们能够清楚地知道,父母的哪种行为是正确的、哪种行为是错误的。如果父母总是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即使自己出现了错误,也不向孩子认错,那孩子只能是对家长的教育越来越不服气,进而越来越叛逆。当然,孩子讨厌的教育方式还有父母打骂自己、不体谅自己、不尊重自己等。其实,总得来说,孩子讨厌的并不是父母某一种或几种教育方式,而是父母的教育姿态。如果父母的教育姿态正确,那上述的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基本上就不存在了

13、。所以,家长要想摆脱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必须从摆正自己的教育姿态做起。四、怎样解决矛盾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做呢?我给出以下5点建议。第一,父母决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来教育孩子。这种教育姿态只会让孩子产生不被尊重、被控制的感觉,绝对不会赢得孩子的合作,而且很容易使孩子反感,产生叛逆心理。因此,家长正确的教育姿态是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平等的人。第二,父母要给孩子做出榜样。要求孩子去做的事情,自己却做不到,这是最无效的教育方式。因此,父母们必须坚信一点:成功的父母是榜样,要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成为那样的人第三,家长千万不要试图用“发脾气”来使孩子屈服。初中的孩子与小学时候的孩子已经完全不同了。

14、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向孩子一瞪眼,孩子就会害怕,就会与家长合作。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不信服家长的“脾气”了,有时,家长还没有发脾气,孩子的坏脾气却提前发作了。青春期的孩子都是这样,他们最不怕别人跟他来“硬”的,遇到“硬”,他们会强烈的反抗,因此青春期又被称“反抗期”。因此,家长跟这些初中的孩子发脾气,不但不会使孩子屈服,而且势必会引起孩子最大程度的反抗,进而使孩子越来越反叛,使亲子关系向越来越糟糕的方向演化。其实,这些孩子虽不怕“硬”,但他们怕“软”。第四,少教训多指导。进入青春期之后,这些七-八年级的孩子会发生很大变化:他们的行为会变得奇怪、情绪变得变化无常、心理变得无法猜测面对

15、这种情况,很多家长总想通过教训孩子使孩子发生改变。但无数事实证明,家长们的这一做法不仅是徒劳的,而且势必会引起孩子的反抗和叛逆。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每当我们教训孩子时,这些孩子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用你管!”在青春期,由于孩子自我意识的飞速发展,无论做什么事情,他们都会认为自己是对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需要父母的任何帮助,而且他们也不希望父母参与到自己的事情中来。所以,面对家长的“教训”,孩子会厌烦,当他们厌烦到一定程度,他们甚至会与父母对着干。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还具有这样一个特点,是非善恶标准他们懂,大道理他们明白,但他们缺少的是行动力和自控能力。因此,我建议这些孩子的父母

16、:要想使这些青春期的孩子乐意与你合作,平时少教训,关键时刻多些指导就可以了。第五,对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不要太敏感。每当我与七-八年级孩子的家长沟通时,这些家长都会表现出很多对孩子的不满。“现在这初中的孩子越来越不像话了,除了打扮让人不敢恭维之外,他们的行为也好像是为了专门气我们的!” ,“现在这孩子真是叛逆的不成样子,你一管他们,他们就会冲你大嚷我不用你管、我没你这样的父母真拿这些孩子没办法。”是的,如果家长不了解这一阶段孩子特点的话,家长的眼睛就必然总会盯着孩子的缺点看,亲子关系总会处于紧张状态。因为青春期孩子的这种“叛逆”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家长对孩子的这些表现不要过于敏感和紧张,而应该“欣然接受”。近几 年来,很多教育学家都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