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敷特壳聚糖抗菌膜促进宫颈利普刀术后创面愈合的观察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4914907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速敷特壳聚糖抗菌膜促进宫颈利普刀术后创面愈合的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速敷特壳聚糖抗菌膜促进宫颈利普刀术后创面愈合的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速敷特壳聚糖抗菌膜促进宫颈利普刀术后创面愈合的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速敷特壳聚糖抗菌膜促进宫颈利普刀术后创面愈合的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速敷特壳聚糖抗菌膜促进宫颈利普刀术后创面愈合的观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速敷特壳聚糖抗菌膜促进宫颈利普刀术后创面愈合的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速敷特壳聚糖抗菌膜促进宫颈利普刀术后创面愈合的观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速敷特壳聚糖抗菌膜促进宫颈利普刀术后创面愈合的观察李均 胡辉权 周密(南充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摘 要】 目的: 观察宫颈利普刀术后应用速敷特壳聚糖抗菌膜促进创面修复愈合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168例宫颈糜烂中、重度患者, 以单纯利普刀治疗为对照组(70例) , 以利普刀术后应用速敷特壳聚糖抗菌膜为观察组( 98例) ,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创面修复时间为( 3. 46 0. 58) 周,明显短于对照组 (7.85 0. 82 )周, P 0. 05 ; 术后观察组阴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以点状出血为主, 出血时间为( 7. 32 0. 45) 天, 明显低于对照组 ( 15. 2

2、4 0. 36)天, P 0. 05 。结论 宫颈糜烂利普刀术后应用速敷特壳聚糖抗菌膜能加速创面上皮修复, 缩短宫颈创面修复时间。【关键词】 速敷特壳聚糖;宫颈糜烂;创面修复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病变过程中最常见的病理表现, 是妇科多发病和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物理治疗是目前唯一疗效可靠的方法, 国内外对其物理治疗后的愈合过程多采用自然修复的方法,但愈合时间长达6 8 周,重者8 10 周才能完全愈合, 而且脱痂过程中常出现创面出血甚至大量出血1。我院于2010年5月开始采取医用壳聚糖抗菌膜( 商品名:速敷特) ,辅助治疗宫颈糜烂 LEEP 刀术后的创面修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3、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 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妇科就诊的慢性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168 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5 47 岁,平均年龄 35 岁。观察组98例,对照组70例。均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除外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级)和宫颈癌,阴道分泌物检查除外滴虫性、细菌性和念珠菌性阴道炎。诊断标准依据妇产科学第 6 版的诊断标准2,宫颈糜烂按糜烂面积分为I度、度、度; 按病理分型分为单纯型、颗粒型、乳突型。本组168 例宫颈糜烂中,中重度分别为78 例、90 例。宫颈糜烂分型: 单纯型、 颗粒型、乳突型。 纳入标准: 中、重度子宫颈糜烂接受利普刀治疗。排除标准: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提示癌变

4、或可疑癌变;不明原因的子宫腔内出血;子宫颈经久不愈的溃疡样糜烂;放置带尾丝的宫内节育器尚未取出;月经过多已经导致中度以上的贫血者。1.2 方法 手术治疗 两组患者均给手术治疗。于月经干净3 7 天行 LEEP 刀 (美国ellman 公司生产的高频射频电波刀) 手术治疗。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用碘伏消毒外阴、阴道、宫颈, 放置带排烟管窥具, 暴露宫颈后, 用碘液标志移行区范围将2%利多卡因2 ml注入宫颈间质部行局部浸润麻醉, 接通电源开关, 电切功率50 W,根据病变性质和范围选用不同型号的环行电切刀,距碘不着区的外缘0. 3 cm 处进电极从下到上缓慢均匀的匀速移动电器的切割组织, 切除深度

5、为0. 8 cm 。根据糜烂深度呈线形或深锥形切除, 止血时用球形电极, 功率调到50 W。有赘生物、息肉者沿根部完全切除, 切下组织全部常规病理检查。1. 2. 2 药物治疗 手术后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3 5 天, 观察组在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基础上加用速敷特壳聚糖抗菌膜,术后每隔7d回院复查宫颈创面愈合情况,观察组术时及每次复查时给予碘伏创面消毒后放置速敷特壳聚糖抗菌膜1枚,直至创面痊愈。对照组单纯予创面消毒。观察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情况。1. 3 疗效判定标准 上药后临床观察记录渗血渗液情况, 渗血渗液停止为有效。手术后每周用阴道镜评价宫颈上皮修复质量。以上观察结果由阴道镜彩色打

6、印照片收集记录。完全上皮化的标准: 移行带上移至下宫颈口处,鳞状上皮光滑、完整。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1.0 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 2检验。2 结果2. 1 阴道流血情况比较 观察组脱痂时阴道出血以点滴状出血为主,仅2例的出血量类似既往月经量, 无一例发生超过既往月经量的阴道大出血; 出血时间少于7 天者28 例, 出血时间在7 14 天者68 例,超过14 天者2 例。阴道平均出血时间为(7. 32 0. 45) 天。对照组脱痂时阴道出血类型中, 点滴状出血20 例, 类似既往月经量的出血44 例, 6 例出血量超过既往月经量,其中2 例出现较严

7、重的创面出血,予阴道纱布填塞48小时后予以局部敷云南白药止血后缓解。阴道出血时间均在7 天以上, 7 14 天者 38 例, 超过14 天者32 例,阴道出血时间为(15. 24 0. 36) 天,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5) 。2. 2 宫颈上皮修复 观察组有8 例术后2 周时达到上皮化, 73.5%病例于术后 4 周即达到上皮化, 18.4%病例术后8 周完全上皮化。明显高于对照组, 对照组分别是41. 2%和32. 3% ,见表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即上皮化时间)比较组别术后2周上皮化术后4周上皮化术后8周上皮化术后12周上皮化平均时间(周)观察组8721803.46 0.

8、58对照组12632117.85 0. 82P 0. 053 讨论 物理治疗是治疗中、 重度宫颈糜烂的主要方法,治疗后的愈合过程包括基底细胞增殖、储备细胞增生、鳞状上皮细胞的增殖化生、子宫颈管糜烂面的上皮化及局部血管的形成等,最后覆盖经物理治疗的创面, 并恢复正常的子宫颈上皮细胞覆盖分布而治愈 3,但这种疗法存在愈合时间长、术后阴道大量流液、脱痂、出血发生率高, 部分患者甚至出现类似月经量或超过月经量的大出血,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接受度和依从性, 也影响了患者治疗恢复期的生活质量。 “速敷特”壳聚糖抗菌膜是壳聚糖和碘的络合物4,壳聚糖络合碘(壳碘)是该膜的核心技术,兼具壳聚糖和碘的性

9、能。壳聚糖分子H支链和碘分子的H链的结合,且物质正负电相吸,从而碘分子被壳聚糖分子包封成纳米级囊和微囊的形式;作用时,纳米级碘分子从壳聚糖分子中持续缓释杀菌消炎,是广谱的抗微生物材料,具有广谱的抗菌功效。 速敷特抗菌膜采用生物衬垫式介入疗法-湿润创面修复方法。其优势有利于宫颈坏死组织和纤维蛋白的溶解;制造宫颈部位的低氧环境,促进毛细血管生成,促进多种生长因子释放并上调其活性;减轻宫颈创面的再损伤,具有以下优点5:预防感染:纳米级活性碘能广谱杀灭致病细菌及支原体、衣原体、HPV/HSV病毒,同时具有缓释72小时杀菌的特点,在创面修复过程中,能直接抑制金葡菌及绿脓杆菌等细菌的生长,有效地阻止了细菌

10、的侵入,以保证伤口不受感染,促进创面修复。促进愈合:在创面修复过程中,壳聚糖能促进表皮细胞的转入和生长能力,可大幅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创面处肌体的存活能力。除了帮助肌体尽快修复创伤,并制造低氧环境,促进毛细血管生成及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并上调其活性。所具有的低抗原性、生物活性、半透性和可吸收性等特点,有效地促进创伤修复的过程。有效清创:在创伤修复的最初过程中,冷冻干燥工艺、专利结构和生物活性有利于坏死组织和纤维蛋白的溶解、释放,减轻创面水肿和创面渗液,激活组织内活性胶原酶,产生酶学清创作用。此作用能达到很好的清创效果,减轻了炎症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疼痛,对新生组织生长有利。有效止血:冷冻干

11、燥工艺可刺激凝血因子的活化,快速吸收血液中的水分,提高止血效果。此外为血小板凝结提供物理支架,促进血纤维蛋白的形成,在临床测试中,它可降低血凝固时间达25%。抑制疤痕:在创伤愈合过程中,通过对纤维细胞的促分裂、增殖、趋化有效地刺激了内源性胶原蛋白的产生,同时具有调节性,使创伤愈合过程中胶原的合成和降解趋于平衡,从而最大程度地抑制了疤痕的形成。安全无毒:在临床上已应用多年,采用纳米级活性碘与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其安全性已得到充分验证,无耐药性、无疾病传播的的风险,安全可靠。本试验进行临床对照研究, 使用速敷特抗菌膜的患者效果显著。通过对两组阴道流液情况、 出血情况和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的比较, 结果

12、显示观察组阴道流液情况明显减少, 脱痂时阴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以点滴状出血为主, 出血时间也明显缩短。以上结果表明:在宫颈创面使用速敷特抗菌膜后能有效加速上皮修复,提高上皮的修复质量, 缩短宫颈创面修复的时间;可在创面部位有效止血,并减少因创面渗血过多对创面造成感染, 减轻患者的痛苦;可显著减少分泌物并改善分泌物性状。壳聚糖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均有杀菌作用并不产生耐药性,既可促进创面愈合,又可恢复阴道酸性环境, 促进阴道菌群平衡。4 结论 宫颈糜烂利普刀术后应用速敷特壳聚糖抗菌膜能加速创面上皮修复, 缩短宫颈创面修复时间,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 陈春林

13、, 张仲达. 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意义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http:/ 2 徐玉静,欧阳振波,刘萍,陈春林.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04) 3 方驰华,苏仲和. 数字医学技术在胰腺肿瘤诊断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 http:/ 2010(10) 4 欧阳振波,刘萍,余艳红. 女性骨盆研究进展及意义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http:/ 5 刘萍,余艳红,陈春林,欧阳振波,宋小磊,王宏琢,昌仁民,王建平. CT扫描计算机三维重建女性骨盆的研究方法和应用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

14、科杂志. 2010(01) 6 欧阳振波,张仲达,刘萍,陈春林,唐雷,李泽宇,黄睿,钟光明,梁波,全显跃,刘畅,钟世镇. 宫颈癌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及其三维可视化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9(06) 7 吴龙,周义军,高劲松,孙建永,李玉飞,马俊,金科. 女性盆腔的MRI三维重建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http:/ 2009(12) 8 张绍祥. 数字化人体与数字医学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01) 9 高成杰, 张仲达,裴强,徐达传. 成人盆腔血管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初步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6(01) 10 单锦露,张绍祥,刘正

15、津,谭立文,林支付,唐泽圣. 中国数字化可视人女性盆腔的计算机三维重建J. 解剖学杂志http:/ 2005(03) 11 续靖宁,邓晓红.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J. 右江医学. 2009(02) 12 刘增佑,朱艳宾,王淼,崔艳双, 张仲达,胡群英.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的初步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 2010(31) 13 佟艳,张晶,钱荣华,李蕊. 血清钙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分析J. 河北医药. http:/www.xtd- 14 林丽珍,杨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预测研究进展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11) 15 狄海红.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