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工程标准化手册工艺流程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4913714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7.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修工程标准化手册工艺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装修工程标准化手册工艺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装修工程标准化手册工艺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装修工程标准化手册工艺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装修工程标准化手册工艺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修工程标准化手册工艺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修工程标准化手册工艺流程(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部分 装修施工流程11.项目施工总流程12.分项施工流程22.1精装修施工进场前准备工作流程22.2精装修施工材料进场验收流程32.3精装修施工工序流程42.4精装修施工验收工作流程52.5精装修工程移交工作流程6第二部分 装修作业指导书71.室内精装修地面砖、墙面砖及石材施工71.1地面砖施工流程71.2墙面砖施工流程81.3地面石材施工流程91.4控制要点101.5质量通病142.室内精装修橱柜安装162.1橱柜安装施工流程162.2控制要点172.3质量通病203.室内精装修天花吊顶部分213.1铝扣板吊顶施工流程213.2控制要点223.3质量通病254.室内精装修室内门施工

2、264.1室内门施工流程264.2控制要点274.3质量通病295.室内精装修木地板部分315.1实木复合木地板施工流程315.2复合木地板施工工艺流程325.3控制要点335.4质量通病356.室内精装修卫生洁具安装366.1洁柜施工流程366.2镜柜施工流程376.3马桶施工流程386.4台(柱)、盆施工流程396.5控制要点406.6质量通病417.室内精装修涂料工程437.1涂料施工流程437.2控制要点447.3质量通病468.室内精装修灯具、家电和小五金安装489.室内精装修成品保护51附 表56附表一56附表二57材料进场计划表57附表三58施工交接面验收表58附表四60装修房屋

3、模拟验收记录表60附表五63装修房屋移交验收记录表63第一部分 装修施工流程1.项目施工总流程2.分项施工流程2.1精装修施工进场前准备工作流程注:本流程用表附表1 劳动力计划表、附表2材料进场计划表、附表3施工交接面验收表2.2精装修施工材料进场验收流程2.3精装修施工工序流程2.4精装修施工验收工作流程附表4 装修房屋模拟验收记录表、附表5 装修房屋移交验收记录表2.5精装修工程移交工作流程第二部分 装修作业指导书1.室内精装修地面砖、墙面砖及石材施工1.1地面砖施工流程1.2墙面砖施工流程1.3地面石材施工流程1.4控制要点工艺/工序质量控制要点一、材料控制常用分类室内精装修泥水施工中常

4、用的主材有四种:抛光砖 釉面砖(瓷片、仿古砖) 石材 马赛克 材料验收要点1.对于瓷砖、石材类,原则上要求每批次材料送检,但现场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12 次的送检。检测数据中重点关注材料的放射性(必须单独送检)、吸水率、平整度等性能指标。2.色差 (1)任何一批材料进场时,在空地上铺开 10m2,2m 视线范围内,判断材料是否色差。 (2)不同批次之间的材料易发生色差问题。建议同一房间的瓷砖,使用同一批次材料。对不同批次材料的管理,可采取的措施有:提前知会、甲方合同中限定批次数量、对不同批次做好备货工作等。3.材料运输过程中,注意瓷砖表面的石蜡,经叠加后产生的背面石蜡污染的问题。4.平整度(1

5、)瓷砖类:0.2%,且最大不超过 2mm;(2)石材类:最大不超过 0.3mm。其他控制要点(1) 石材厚度:用于干挂工艺的石材,花岗岩厚度35mm;砂岩材料厚度50mm;(经其他控验值:室内安装时,花岗岩25mm,砂岩35mm)。(2) 釉面砖(瓷片、仿古砖)使用前,需浸泡 2 小时以上。(3) 大理石铺贴前,需排版。二、施工控制要点工作面交接关注重点(1)墙面强度是否满足,墙面防水施工质量是否引发墙砖空鼓等;(2)墙面空鼓、裂缝;(3)结构楼面板的防水质量;(4)冷热水管连通后的管线打压记录;(5)门窗安装的进出位、水平位;(6)提供贴砖标高控制线;(7)地面的给水管线保护措施合理,避免外

6、露破损。说明:地面给水管线设计在楼面板上, 未做有效的保护措施。工序/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墙地面排砖(1)每面墙不宜超过 2 列非整砖。(2)非整砖的宽度不宜小于原砖的 1/3,(除地面设计有波打线之外)。(3)非整砖宜铺贴在阴角或家具下面,原则上排放在视觉不明显处,且要求放在两侧,禁止放中间。(4)主立面压侧立面,阳面压阴面。参考做法示意图:说明:非整砖约为 1/2 砖,且放在阴角。错误示意图:说明:阴角出现约 100mm 宽的非整砖,不美观。贴砖控制线(1)墙砖贴砖前,在抹灰墙面做好灰饼。(2)每隔 13 排,在结合层上弹出纵横或对角的控制线。(3)对于墙面有非方正型的大于 90 度的阴阳角时

7、,贴砖必须吊垂线控制。(4)厨卫间墙贴砖顺序:墙砖(最下一排砖暂不贴)地砖墙面最下排砖。标准做法示意图:说明:墙砖在铺贴之前,已在抹灰层弹出贴砖控制线。平整度和坡度(1)每贴一行釉面砖,要用靠尺板校正、找平。(2)设有排水地漏的厨房、卫生间的排水坡度为 1。(3)地砖铺贴,禁止出现积水、倒坡问题。(4)注意 L 型平面的排水和坡度设计。卫生间铝合金门框在室内安装时,要注意室内墙面的完成面高度,门框宜凸出墙面装饰完成面 12mm(例如;若墙面贴砖完成面厚度为 10mm,宜考虑门窗凸出抹灰完成面为 12mm)。门框标准做法示意图一:说明:卫生间内的墙砖的完成面正好高出门框(内侧)23mm,收口较为

8、美观。标准做法示意图二:说明:卫生间门框凸出抹灰完成面的高度约15mm。墙面阳角(1)釉面砖采取预留 12mm 的 45 度倒角方式。(2)抛光砖和石材(20mm 厚)预留 23mm 的 45 度倒角方式,禁止采用原边收口。釉面砖标准做法示意图:说明:釉面砖的阳角收口美观,上下砖的阳角缝顺直。釉面砖错误示意图说明:阳角收口不竖直,倒角不美观。抛光砖、石材的参考做法示意图:说明:采用磨边卡角形式收口,较美观。不推荐做法示意图:说明:收口处没采取倒角形式,且顶砖与侧砖压向很随意,不美观。地漏周边(1)地漏收口宜采用四边倒八字角方式,较为美观。地漏参考做法示意图: 不推荐做法示意图:说明:采取倒八型

9、收口,美观且实用不推荐做法示意图:说明:地漏周边的排水坡度不易控制水电管线收口(1)室内开关插座预留线盒不宜凹陷抹灰层过深,宜控制在 10mm 以内。(2)室内的开关插座预留严格按装修图纸定位尺寸预留,偏差小于 3mm,并排开关建议 采用联体开关。(3)厨卫间、阳台等部位的给水管线管口:a)在贴砖墙面时,宜高出抹灰面层 510mm,给水口的丝口比瓷砖完成面低 05mm, 不宜过深; b)涂料墙面时,宜与抹灰面层齐平。标准做法示意图说明:管口凸出抹灰面 10mm,确保在墙砖粘贴后与其齐平。错误做法示意图:说明:管口未齐平瓷砖面层,可能影响后期的角阀安装。门槛石(1) 入户门槛石,宜高出室内完成面

10、 15mm;(2) 厨卫间门槛石表面,宜高出厨卫间完成面 15mm,且与室内的完成面宜齐平;(3) 门槛石与室内木门框的关系:门槛石顶紧门框,或门框压门槛石;(4) 多水房间(卫生间、厨房,或阳台)的门槛石采用湿贴法;(5) 门槛石与墙根或门框两边,要用水泥砂浆填塞密实。标准做法示意图一:说明:门槛石与墙体、卫生间门框间的缝隙,采用水泥砂浆填塞密实。标准做法示意图二:说明:室内门框压门槛石门框根部收口多水房间的木门门框下部 100mm 高位置,宜采用石材替换处理,避免木门框发霉变黑现象;客厅踢脚线(1)厅房涂刷腻子、涂料时,或阳台、露台部位的外墙贴砖,宜预留地面踢脚线高度150mm 不施工;(

11、2)地面采用地砖时,注意地砖对墙面的返潮,宜在踢脚线位置涂刷防水层,防水层高度宜为 100mm,水平方向 100mm;(3)若时间允许,踢脚线宜在地面砖铺贴完成 20 天以后施工。标准做法示意图:说明:墙面腻子没施工至楼地面,预留踢脚线安装位置。错误做法示意图:说明:涂料施工至楼面,未预留踢脚线安装高度,影响后续工序。浴缸位的墙地砖(1)卫生间设计有浴缸时,根据浴缸的尺寸,预留出墙面、地面的瓷砖暂时不贴,待浴缸安装完成后,再进行收口。(2)浴缸安装后,建议裙边不固定,方便检修。(3)浴缸采用瓷砖收口过程中,做好成品保护措施。材料勾缝(1)勾缝材料,采用专用勾缝剂108 胶,地面采用白水泥勾缝。

12、(2)瓷砖勾缝前,必须清理缝内砂浆或杂物。(3)勾缝完成后,要保持 12 天的养护,避免勾缝材料开裂脱落。(4)墙面勾缝工序,可安排在厨卫间洁具安装前进行。(5)地面勾缝工序,可安排在室内卫生清洁打扫前进行。三、质量标准验收标准验收标准: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外墙面砖内墙面砖1立面垂直度32用 2m 垂直检测尺检查2表面平整度43用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3阴阳角方正33用直角检测尺检查4接缝直线度32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用钢直尺检查。5接缝高低差10.5用钢直尺和塞尺检查6接缝宽度11用钢直尺检查瓷砖空鼓验收标准:(1) 墙砖砖角禁止出现空鼓、中间部位的空鼓长度小于 50mm;(2) 地砖单块空鼓面积不超过 20,整体不超过 3,在地砖的砖角处禁止出现空鼓, 地砖中间部位的空鼓长度小于 50mm;(3) 踢脚线禁止出现空鼓。1.5质量通病1.5.1地面砖通病及预防(1)质量通病:空鼓原因分析: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基层表面没有浇水湿润或浇水不足,或基层浇水过多,地面基层有积水,造成降低砂浆标号,使面层与基层粘结不好,产生空鼓。预防措施:基层清理时要彻底,浇水要均匀,掌握地面湿润度,防止过少或过多。(2)质量通病:裂缝、起沙原因分析:主要是采用不合格水泥或不同标号、品种水泥混杂使用,砂子粒径过细或含泥量大,地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