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版【高考专递】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高考图表专攻练 五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4903038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版【高考专递】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高考图表专攻练 五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校版【高考专递】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高考图表专攻练 五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校版【高考专递】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高考图表专攻练 五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校版【高考专递】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高考图表专攻练 五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校版【高考专递】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高考图表专攻练 五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校版【高考专递】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高考图表专攻练 五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版【高考专递】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高考图表专攻练 五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地理资料精校版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高考图表专攻练 五区域图的判读(2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016北京海淀一模)2016年8月5日至8月21日,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读图,回答13题。1.举办奥运会对里约热内卢产生的影响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扩大人口合理容量加强国际文化交流A.B.C.D.2.奥运会期间,里约热内卢()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B.日出东南,昼短于夜且昼渐长C.受海洋影响,气温达全年最高D.受西风影响,正值多雨的

2、季节3.巴西()A.东部沿海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B.农产品以咖啡、甜菜为主,产量居世界前列C.北部河流流程长、水量丰沛,内河航运发达D.主要城市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南部高原地区【解析】1选B,2选A,3选D。第1题,里约热内卢举办奥运会利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也利于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奥运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游客,利于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可能增加当地的环境人口压力,不可能扩大人口的合理容量。第2题,奥运会期间是8月5日至8月21日,太阳直射点依然在北半球,但开始向南移动,里约热内卢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此时段全球各地日出东北,南半球昼短于夜且昼渐长;此时段仍然是南半球的冬季

3、,里约热内卢受海洋影响小,气温较低;当地不受西风影响,冬季是当地的少雨季节。第3题,巴西东部沿海是巴西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巴西农产品以咖啡、甘蔗为主,产量居世界前列;巴西北部亚马孙河流程长、水量丰沛,沿岸经济不发达,内河航运不发达;巴西主要城市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南部高原地区。(2016益阳二模)下图为某滨海城市及周围乡镇联系图,回答46题。4.图示区域()A.南部人口较北部稀疏B.北部地势起伏较南部大C.北部多为淤泥质海岸D.海湾为冰川侵蚀峡湾5.跨海大桥修通前()A.城市对乙乡镇服务和影响力较大B.乙乡镇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较快C.甲乡镇交通枢纽地位较强D.赤潮、风暴潮对海湾影响较

4、大6.若行驶在跨海大桥上的汽车看到太阳在正前方路面上,此时可能是()A.12月1日早晨B.7月1日早晨C.3月21日黄昏D.1月1日黄昏【解析】4选B,5选C,6选A。第4题,仔细读图,图示区域内南部城市与乡镇数量多,南部人口较北部密集;图中北部道路曲折,说明北部地势较南部起伏大;与南部海岸线相比,北部海岸线较曲折,不是淤泥质海岸;图示地区纬度在2324,海湾不可能是冰川侵蚀海湾。第5题,跨海大桥修通前,受海湾影响,甲乡镇交通枢纽地位较强,而跨海大桥修建后,乙乡镇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较快,城市对乙乡镇服务和影响力较大。第6题,仔细读图,行驶在跨海大桥上的汽车看到太阳在正前方路面上,说明此时行驶的方

5、向为西北-东南方向。12月1日早晨,该区域太阳东南升;7月1日早晨,该区域太阳东北升;3月21日黄昏,太阳正西落;1月1日黄昏,太阳西南落。二、非选择题(共20分)7.(2016北京丰台一模)读中亚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1)描述中亚地形特征。(2)说出阿姆河径流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3)素有“白金之国”美誉的乌兹别克斯坦盛产优质长绒棉。针对该地区棉花市场广阔的特点,有人建议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你是否赞同?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结合等高线或河流的流向判读,该地的地形特征为地势东高西低,自东向西倾斜;由东部的高原、山地地形逐渐过渡到西部平原地形。

6、第(2)题,分别从时间上和空间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时间上讲,主要从河流的补给、季节变化等方面分析。该区域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春、夏气温升高,冰雪融化,夏季径流量最大。从空间上讲,内流河的水量一般是上中游多于下游;下游地区农业用水量大,且蒸发、下渗严重,径流量自上中游向下游逐渐减少。第(3)题,该题目为开放性试题,先表明观点,然后能自圆其说即可。若赞同,主要从增加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若不赞同,主要从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和生态环境脆弱等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地势东高西低,自东向西倾斜。由东部的高原、山地地形逐渐过渡到西部的平原地形。(2)时间上: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夏季径流量最大。空间上:下游农业用水量大,且蒸发、下渗严重,径流量自上中游向下游逐渐减少。(3)赞同:棉花市场广阔,扩大棉花种植可以增加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为工业部门提供原料,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对当地优势自然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不赞同:当地地处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扩大棉花种植会使当地水资源更加紧缺,且农田灌溉容易造成土地盐渍化,湖泊补给水源减少,使当地生态环境恶化。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