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中学的小组合作学习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897984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郎口中学的小组合作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杜郎口中学的小组合作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杜郎口中学的小组合作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郎口中学的小组合作学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杜郎口中学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一、小组合作课堂走向自主的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班级根据学生学习的基础不同,按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来优化组合,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小组人数四人左右。桌对桌,面对面,便于学生交流、合作。组内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在预习阶段,教师根据所学内容,以教学目标引导同学们阅读文本,查阅资料,做预习笔记,为展示课做准备。预习时也有讨论,重点解决基础知识问题和寻找、确定难点问题。对于学习好的同学,则是准备展示时突破难点的方案。 在展示阶段,一般是在教师指导下,首先进行小组展示,交流预习成果。在小组讨论中,每一个

2、学生都积极地进行思考,除了接受信息之外,更多的是带着怀疑的心态去思考,其反应除了听之外更多的是赞许、补充、质疑。然后是全班性的展示,同学们争先恐后争取发言机会。发言的人慷慨激昂,精彩纷呈;其他同学凝神倾听,聚精会神。对每一个学生而言,他们感到讲的人或听的人与自己是平等的,没有什么权威可言。尽管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程度各不相同,学习的深度也各不相同,但是通过展示,每个人都把自己最美的一面表现出来,日积月累,自信心也得到了培养。 通过讨论,每个人都展示了自己。除了知识的掌握、技能的熟练和提高,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这也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源泉。根据马斯洛的动机激励理论,人的基本物质需

3、要满足之后所追求的主要是精神需要,而自我实现和自我成就的需要是最高的精神需求,其中自我表现欲是自我实现需求的重要内容。讨论是课堂走向自主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课堂讨论使课堂气氛活跃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 小组内设小组长,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

4、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讨论学习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四点: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二、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是主持人、组织者、指导者、教学中的首席,要“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不能唱独角戏;要由“讲”到“动”,使课堂成为“快乐享受的地方,不是被动接受、枯燥无味的看守所”;要打造“艺术课堂”,让学生“享受快乐”。教师到底需不需要讲,需要讲多少时间,什么时候讲,不是由教师的愿望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学生学习的需要,这就是“教服从于学”。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并不在于讲,而在于导,因势利导,适时适度点拨指导。在课堂上,教师是组织者和协调者。在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情况下,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和别人争吵。这时教师进行具体指导,让多次发言的同学把机会让给还没发言的同学;鼓励还没有发言的同学大胆发言,积极与别人沟通;引导学生不仅自己会说,而且要学会倾听,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对于任务完成得较快的组,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做的,让其他组分享他们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