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鉴史问廉》有感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897396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鉴史问廉》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读《鉴史问廉》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鉴史问廉》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鉴史问廉》有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鉴史问廉有感读鉴史问廉有感践行慎初、慎独、慎微的人生信条在读鉴史问廉时,其中一个细节令人震惊不已:咸丰八年,深得皇帝器重的从一品高官柏在完成顺天乡试主考任务后升任正一品大学士,然而次年二月,同样因这次顺天戊午科场案而被斩立决,一代宰相级高官,因收了16两贽敬银而丢掉性命。作为当官30余年,勤奋忠厚慎重的高官,不可能为16两银子犯下大错按咸丰年间物价,16两银子约合现在人民币几千元。但作为主考官,在当时科场风尚糜烂不堪的气氛中,柏本应该坚持原那么,最起码做到洁身自好,却因向系如此,随即收下银两,最终成为旧制度的牺牲品,在封建王朝翻云覆雨的朝野变幻中,虽然咸丰皇帝言念及此,不禁垂泣,在肃顺等人的

2、倡议下,也只能以情虽可原,法难宽宥之名杀掉这位稳健老成的官员。进入新时代,党与腐败水火不容,因小事小节丢掉职位的官员不在少数。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党员干部唯有守住纪律底线,做到寸步不让,才能从源头上阻断腐败滋生的通道。鉴史问廉中讲述的另一位官员,历经康熙、雍正、乾隆的三朝元老孙嘉淦,那么以42个字:事君笃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于无名,事止于能去,言删其无用,以守独避人,以清费廉取,概括了为官做人的根本原那么,并以一生的正直,历经过宦海的风风雨雨中,成为当时受人敬慕的一位官员。古人尚且如此,作为新常态下的共产党人,又有何割舍不下呢?说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不要当干部,这

3、告诫广阔党员干部:唯有保持理想信念不动摇,大是大非不糊涂,利益面前不动心,做到修身严、用权严、律己严,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才能防患于未然。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党员干部也是普通人中的一员,也会有马斯洛五种需求的困惑,也会有现实社会直面的各种诱惑,而一旦出现问题苗头,及时提提领子、咬咬耳朵、扯扯袖子,以动辄那么咎惊醒,绷紧不逾规矩这根弦,才是新常态下党员干部应有的作为。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进程中,慎初、慎独、慎微无疑是老祖宗们为我们留下的珍贵遗产和可践行终生的律条。总结并按照这些律条行事,估计也是鉴史问廉的初衷吧!作者:张召辉单位: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观看鉴史问廉有感二俭以养廉观史可以明智,

4、我们以史为鉴,不难发现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的一般规律,大多为吏治清明,官员不因利来,不为利往,克勤克俭,作风端正。清与浊,贪与廉,奢与俭,都很容易相沿成习,形成风尚。历史上,石崇、王恺斗富比阔,引来晋武帝嫉恨,石崇终因来路不明的财富招致杀身之祸;南宋权臣贾似道贪恋娼尼美色、古玩珍宝,国事荒废,终在流放途中被杀;陈后主搜刮民脂,醉生梦死,落得亡国被俘。在其位不谋其政,贪恋物质,贪图享受,一时风光,终将迎来人民的审判、历史的审判。与之形成鲜明比照的,一钱太守刘宠,调离时百姓筹钱挽留,刘宠投钱于水中,分文不取,后人建清水亭以示纪念。清代两江总督于成龙,供职当时最富庶的地区,粗粮青菜,无钱买茶,引来布衣效仿,清节之操,白首弥厉是康熙皇帝为其点赞。曾说: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来当官,二者不可兼得。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人民负责。无欲那么刚,唯有作风俭朴,没有太多物欲,才能腾出心思做学问,干事业。纵观古今,戒欲有利于戒贪,俭朴才能保持清廉。小至家庭,大至国家,不变之理也。塑造风清气正大环境,比法律、制度更为有效的,是天长日久形成的习惯与自觉。播种勤俭节约的习惯,将收获清正廉洁的自觉。见贤思齐,蔚然成风,国之本,家之幸,民之福。读鉴史问廉有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