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风带导学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896154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压带风带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气压带风带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气压带风带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气压带风带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气压带风带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压带风带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压带风带导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影响班级 学号 小组学习目标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2.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分布、移动规律与对气候影响。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海陆气压中心季节性变化的影响;4.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重点难点突破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与其移动规律。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海陆气压中心季节性变化的影响;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学法指导课前预习:阅读课本,根据导学案梳理基础知识和探究题目。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容,进行基础知识梳理,熟记基础知识。2.用15分钟独立完成教材基础知识梳理,并尝试对探究点进行研究。教材基础知识梳理全球气

2、压带、风带的分布1.2三圈环流a低纬环流:位于赤道与之间,形成北半球的带和南半球的带。b中纬环流:位于副热带与副极地之间,形成。c高纬环流:位于极地与副极地之间,形成。3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移,冬季移。南半球则恰好相反。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1)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到海陆的分布。夏季,大陆上形成;冬季,大陆上形成。a北半球b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分布比北半球明显,呈分布。(2)大气活动中心的和强度一旦异常,就会造成世界各地天气、的异常。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3、(1)季风:是大围地区盛行风随有显著改变的现象,是大气环流的重要表现形式,亚洲和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2)季风的形成:受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的影响而形成合作探究1.读“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图中A、B、C、D分别代表的气压带名称,并在图左侧添画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2)赤道吹向两极的高空气流为什么只能到30纬度附近?(3)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较高纬形成的风和极地高压带流出的气流性质有何差异?这两股气流在60纬度附近汇聚后导致什么后果?(4)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画箭头表示各风带风向,并标注风带名称。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图表示北半球_季时的大气环流

4、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2)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已知:A为低压,B为高压。(1)图中A气压中心是_,B气压中心是_。(名称)(2)该图为_(填“1”或“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3)图中气压分布形势形成的原因是_。(4)此时,东亚的盛行风向为_风,南亚应盛行_风。(5)此时,非洲尼罗河进入_(填“丰”或“枯”)水期。(6)此时,地表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偏_(填“南”或“北”)。4.读“亚洲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为_压。 (2)B为_季风,C为_季风。(3)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其主要原因是()A亚洲的山区最高大 B

5、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C亚洲的气压带、风带最完整 D东亚东侧的海洋最深(4)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双选)()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亚洲地形状况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地面反射率不同拓展运用(1)依据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北半球处于季。(2) N地受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少)。知识归纳1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同时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移动幅度大致510个纬度。图示如下(以北半球为例):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成因气压带分布成因特性气流影响气候极地高气压带(2个)南

6、北纬90附近热力原因(冷却收缩下沉)冷高压下沉冷干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南北纬60附近动力原因(暖轻气流爬升到冷重气流之上)冷低压上升冷湿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30附近动力原因(堆积下沉)热高压下沉干热赤道低气压带(1个)0附近热力原因(受热、膨胀上升)热低压上升湿热风带分布风向属性(影响气候)北半球南半球极地东风带(2个)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冷干中纬西风带(2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西南风西北风温湿低纬信风带(2个)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热干3.图解东亚和南亚季风的形成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冬季风(1月)夏季风(7月)冬季风(1月

7、)夏季风(7月)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亚洲高压太平洋亚洲高压印度洋性质冷干暖湿暖干暖湿强弱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南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强化记忆1歌诀法记忆地球上的气压带高气压带有四,低气压带有三。南北五度之间,高温气流上翻,赤道低气压带,降水多而常见。南北三十度边,气流下沉积淀,副热高气压带,常年少雨干旱。南北半球极点,常年气候酷寒,气流冷却下沉,极地高压干旱。南北六十度边,冷暖气流相见,暖湿气流上升,副极低压呈现。2歌诀法记忆地球上的风带高低气压带间,六大风带呈现。东北东南信风,赤道附近相见,降水一般很少,气候多为干旱。四十、六

8、十纬度,盛行西风常现,低纬流向高纬,阴雨天气多见。极地东风强大,气候干燥酷寒。3歌诀法记忆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冬季大陆降温较快,形成高压中心一块,切断副极地低压带,低压仅在海洋上面。夏季大陆增温较快,形成低压中心一块,切断副热带高压带,高压仅在海洋上面。当堂检测读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回答12题。1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C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中纬西风带D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低纬信风带2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甲地纬度较乙地高且昼夜季节变化特别大,则下图四个风向箭头中正确表示甲、乙之间风带的是()气压带和

9、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海陆分布使气压带的分布变得非常复杂。据此回答34题。31月份被亚洲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B赤道低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4有关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高气压带均是由空气遇冷收缩下沉而形成的气压带的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高气压带易成云致雨ABCD读图,完成56题。5此时亚洲东部盛行()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6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赤道低气压带7下图的上部是全球降水量随纬度变化的一般情况,下部表示大气的运动状况。读图,回答问题。(1)从气压带看是_带,是_带。(2)从近地面风带看是_带,是_带。(3)气压带、风带是随_的移动而移动的,图示气压带、风带位置大约在_日(北半球节气)前后。(4)从世界降水带看,处属于_带,但对大陆_岸而言,因受_风与台风影响,降水也较丰富。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