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综合测试2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4886494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程控制综合测试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过程控制综合测试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过程控制综合测试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过程控制综合测试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过程控制综合测试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程控制综合测试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控制综合测试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过程控制课程综合测试2学习层次:专升本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1、DDZ- II型调节仪表现场传输信号为010mA DC , DDZ-III型调节仪表现场传输信号为或2、PI调节规律的显著特点是调节过程结束时3、串级控制系统中,主控和串级控制可直接切换的条件是副控制器为作用4、 设K为调节器的放大系数,T为积分时间常数,则该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K (1+1/Tp I p Is)_5、 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有:等百分比型、6、过程控制系统中,给定值R、测量值M和控制器偏差e三者的关系 7、 过程控制系统中,应尽量选用作为控制系统

2、的被控变量8、过程控制的自动调节系统中,通常用PT表示9、 在连续型选择控制系统中,通常应防的发生10、比值控制系统按结构分类,通常有开环比值控制、和二、选择题,共20 分;1-5 为单选题(每题2 分);6-10 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错选或漏选不得分)1、如果甲乙两个广义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完全相同(如均为二阶对象),甲采用PI作用调 节器,乙采用 P 作用调节器。当比例带的数值完全相同时,甲,乙两系统的振荡程度相 比()A. 甲系统振荡程度比乙系统剧烈。B.乙系统振荡程度比甲系统剧烈。C. 甲,乙两系统的振荡程度相同。 D. 没有可比性2、均匀调节系统调节器参数通常应为()。A.比

3、例度小于100% B.比例度大于100% C.比例度等于100%3、通常可以用时间常数T和放大系数K来表示一阶对象的特性。现有甲乙两个液体贮罐对 象,其甲的截面积大于乙的截面积,假定流入和流出侧的阀门、管道尺寸及配管均相同, 那么放大系数K ()。A. 甲大于乙 B. 乙大于甲 C. 甲乙相等 D. 没有可比性4、设制分程调节系统的目的是( )A.为了满足工艺的特殊要求B.扩大可调比C. 为了满足工艺的特殊要求,扩大可调比5、对于惯性较大的成分、温度定值调节系统的调节规律,通常选用()。A. PIB. PDC. PIDD. P6、下面五种模型中,常采用( )来近视描述被控对象的特性A、积分对象

4、加一阶对象B、带有滞后的一阶对象C、微分对象D、积分对象E、二阶对象7、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中有( )A、两个调节器B、两个变送器 C、两个调节阀D、两个被控对象8、下列关于前馈的表述正确的有()A、是开环控制B、一个前馈只能克服一种干扰C、是按偏差大小进行调节的D、有动态和静态前馈E、控制器规律于被控对象特性无关9、电气阀门定位器的作用有()A、气信号转变为电信号B、电信号转变为气信号C、实现分程控制D、 实现阀门准确定位E、改变调节阀的流量特性10、串级控制系统中副参数的选择至关重要,在选择时应考虑的一般原则为()A、使副环包含主要干扰B、尽量使副环少包括或不包括纯滞后C、主副对象时间常数应

5、尽量匹配D、主副参数的选择间应有一定的内在联系E、尽可能地使副环包括多个干三、简答题(共 20 分)1、简述用4 :1 衰减曲线法整定单回路控制系统中控制器参数的要点(10 分)2、简述均匀控制的特点(10 分)四、(15 分)设分程控制中,使用 A、B 两个气开调节阀,其最大流通能力分别 为 C =12,C=90, 阀门的可调范围 R =R =30, 试求:Amax Bmax A B1、A阀的最小流通能力C ; B阀的最小流通能力C ;AminBmin2、当把两个阀同向分程使用时的可调范围最大能提高多少倍五、(20 分)热量回收换热器上,下面两个控制系统有什么不同?各是什么控制 系统?并比较

6、其不同点。六、(10 分)设有采用乘法器实现的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工艺指标规定主流 量Q为22000m3/h,副流量Q为2100m3/h, Q的测量上限是25000m3/h, Q的测1 2 1 2量上限是 3200m3/h。试求: 1、工艺上的比值 K;2、流量与测量信号成线性关系时,仪表的比值系数K;3、流量与测量信号成非线性关系时,仪表的比值系数K。乘法器的设置值I0答案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1、DDZ- II型调节仪表现场传输信号为010mA DC , DDZ-III型调节仪表现场传输信号为 4-20mADC 或 1-5VDC2、PI调节规律的显著特点是调节过程结束时无

7、余差3、 串级控制系统中,主控和串级控制可直接切换的条件是副控制器为作用4、设K为调节器的放大系数,T为积分时间常数,则该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K (1+1/Tp I p Is)_5、 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有:等百分比型、快开型、直线型.、抛物线型6、 过程控制系统中,给定值R、测量值M和控制器偏差e三者的关系是e=M-R7、过程控制系统中,应尽量选用直接质量指标作为控制系统的被控变量8、过程控制的自动调节系统中,通常用PT表示 压力测量变送(器)9、 在连续型选择控制系统中,诵常应防止积分饱和现象的发牛10、比值控制系统按结构分类,通常有开环比值控制、单闭环比值控制、 双闭环比值 控制 和变比值

8、比值控制二、选择题,共20分;1-5为单选题(每题2分);6-10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错 选或漏选不得分)2、如果甲乙两个广义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完全相同(如均为二阶对象),甲采用PI作用调 节器,乙采用P作用调节器。当比例带的数值完全相同时,甲,乙两系统的振荡程度相 比(A)A.甲系统振荡程度比乙系统剧烈。B.乙系统振荡程度比甲系统剧烈。C. 甲,乙两系统的振荡程度相同。 D. 没有可比性2、均匀调节系统调节器参数通常应为( B )。A.比例度小于100%B.比例度大于100%C.比例度等于100%3、通常可以用时间常数T和放大系数K来表示一阶对象的特性。现有甲乙两个液体贮罐对 象,其甲

9、的截面积大于乙的截面积,假定流入和流出侧的阀门、管道尺寸及配管均相同, 那么放大系数K (B )A. 甲大于乙B. 乙大于甲C. 甲乙相等 D. 没有可比性4、 设制分程调节系统的目的是(C )A.为了满足工艺的特殊要求B.扩大可调比C.为了满足工艺的特殊要求,扩大可调比5、对于惯性较大的成分、温度定值调节系统的调节规律,通常选用(C )A. PIB. PDC. PIDD. P6、 下面五种模型中,常采用(ABDE)来近视描述被控对象的特性A、积分对象加一阶对象B、带有滞后的一阶对象C、 微分对象D、积分对象E、二阶对象7、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中有(ABD )A、两个调节器B、两个变送器C、两个

10、调节阀 D、两个被控对象8、下列关于前馈的表述正确的有( ABD )A、是开环控制B、一个前馈只能克服一种干扰C、是按偏差大小进行调节的D、 有动态和静态前馈E、控制器规律于被控对象特性无关9、电气阀门定位器的作用有( BCDE)A、气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B、电信号转变为气信号C、实现分程控制D、 实现阀门准确定位E、改变调节阀的流量特性10、串级控制系统中副参数的选择至关重要,在选择时应考虑的一般原则为(ABCDE)A、使副环包含主要干扰B、尽量使副环少包括或不包括纯滞后C、主副对象时间常数应尽量匹配D、主副参数的选择间应有一定的内在联系E、尽可能地使副环包括多个干三、简答题(共20分)1、简

11、述用4 :1 衰减曲线法整定单回路控制系统中控制器参数的要点(10 分)答:A、将积分时间常数设置到最大,微分时间常数设置到最小,比例度设置到100%B、在系统投运闭环工作后,施加一阶跃干扰,测量输出,看输出参数变化动态过 程;待稳定后,从大到小调整比例度,继续施加阶越干扰,直到输出参数出现4:1 衰减特性,记录对应的比例度和衰减周期C、按控制器类型,计算对应的积分时间常数,微分时间常数,比例度值D、按先比例、后积分、再微分的顺序设置到控制器内,并进行实际检验,并微调相关参数,直到最佳控制效果。2、简述均匀控制的特点(10 分)答:A:系统结构本质上与单回路、串级控制系统无差别,B:只是控制器

12、参数上不同,整定的控制作用较弱,是一非定值系统,C: 是对调节量和被控量都要进行控制的系统,只不过要求其两者均缓慢变化,在 变化中相互协调,统筹兼顾。D:主要应用于水位-流量和压力-流量控制系统中,而且处于主动地位的控制器多为比 例控制器(比例带通常大于100%),即使有积分作用也多为弱积分控制。四、(15 分)设分程控制中,使用 A、 B 两个气开调节阀,其最大流通能力分别为C =120,C =90,阀门的可调范围R =R =30,试求:AmaxBmaxA B1、A阀的最小流通能力C ; B阀的最小流通能力C ;AminBmin2、当把两个阀同向分程使用时的可调范围最大能提高多少倍解:1、

13、C = C / R=12/30=0.4AminAmaxC C / R=90/30=3分程点为Bmin = Bmax2:以线形阀为例,如果分程情况如左图R=(C + C ) / C =102/0.4=255Bmax AmaxAminA如果分程情况如下图,分程点为R=(C + C ) /C =102/3=34Bmax AmaxBminBA由于25534,故最大可提高 255/30=8.5 倍 五、(20 分)下面两个热量回收换热器上控制系统有什么不同?从结构上来看各是什么控制 系统?并比较其不同点。答:从控制结构上来看,a为反馈(串级)控制系统,b为“前馈+反馈”控制系统A 前馈特点:单纯的前馈是

14、开环控制,对控制结果的精确性无法验证;一个前馈控制器仅对 一个扰动起控制作用,能组成前馈的前提是扰动量可测而不可控;理想的前馈可实现及时的 无差控制,但由于控制规律与控制通道和扰动通道有关,而模型特性随负荷变化而变化后, 而使控制质量不高。B 反馈特点:反馈控制是按偏差进行调节,只有在被控变量的偏差已发生变化下,才起控制 作用,是一种不及时控制,但对反馈通道中的所有扰动均有控制能力;当控制要求较高时, 可能因这种不及时性而出现较大动态偏差,而使系统的动态性能不够理想。前馈反馈控制系统:拥有上述两种控制系统的优点,而克服了两者的缺点。对大的可 测扰动进行前馈控制,及时克服大的偏差出现;对小的扰动

15、和不可测扰动实现反馈控制。 C 串级控制本质上是反馈控制,因其有内外环之分,比单纯的简单反馈控制在控制品质上有 所提高,主要表现在1:串级控制对作用于内环的扰动能快速克服;即使该扰动对主被控参 数产生影响,也会在外环的“精调”控制下进行纠正;2:内环的存在,降低了系统的惯性, 加快了调节控制作用的频率,而改善动态过程控制品质3:内环的存在,系统对内环内的对 象的非线性性变得不敏感。六、(10分)设有采用乘法器实现的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工艺指标规定主流量Q为22000m3/h,副流量Q为2100m3/h, Q的测量上限是25000m3/h, Q的测量上限是3200m 3/h。2 1 2试求: 1、 工艺上的比值 K;2、流量与测量信号成线性关系时,仪表的比值系数K;3、流量与测量信号成非线性关系时,仪表的比值系数K。乘法器的设置值I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