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案(王晓娟)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4886119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教案(王晓娟)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二单元教案(王晓娟)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二单元教案(王晓娟)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二单元教案(王晓娟)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二单元教案(王晓娟)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教案(王晓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教案(王晓娟)(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固城第一小学电子备课表三: 第 二 单 元 教 学 计 划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侯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在阅读教学中,要使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单元教学目标1会认3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掌握词语表中的46个词语。2正确、流

2、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灰雀、小摄影师、我不能失信中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3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讲故事时要讲得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故事时要认真。背诵好词佳句,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4学会通过事情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单元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灰雀、小摄影师、我不能失信中人物的对话。背诵好词佳句,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单元教学难点在对课文阅读过程中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单元课时划分灰雀2课

3、时;小摄影师2课时;奇怪的大石头2课时;我不能失信1课时;语文园地二4课时 ; 其中口语交际1课时 , 习作2课时,基础训练1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挂图 收集资料 名人图片名人像 人物头饰表四:教 学 设 计 (表一) 课 题5、灰雀课 型新授课主 备教 师董桂荣参 与教 师王晓娟教学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教学重点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

4、子放鸟归园的故事内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挂图 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教学时数两课时表五:教 学 设 计 (表二)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参与教师备课 第一课时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搜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n)步”、“胸(xin

5、g)脯(p)”、“白桦(hu)树”。注意“诚”“病”“蹦”要读后鼻音。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4思考: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4巧妙小结: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

6、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4学生练写。五、作业设计把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抄下来。 第二课时一、贴图导入,激发兴趣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2激趣: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

7、读。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1)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2)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随机板书:爱。3思考: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自然段。(1)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2)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3)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

8、,汇报体会。4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5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

9、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四、布置作业,积累提高赛读课文,思考问题。指名读课文,体会列宁内心感受。巩固练习。思考。练读课文。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小组讨论。巩固练习。交流收集资料。自读课文,逐段朗读课文。仔细观察,学习练写生字。自由轻声读课文。学习交流。分角色朗读,细细体会心理感受。搜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表六:教 学 设 计 (表三)作业布置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2.把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抄下来。板书设计 放掉 喜欢 藏起来 列宁 灰雀 小男孩 帮助、教育课后反思这篇课文讲

10、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男孩的语言和行为已经告诉列宁,灰雀的消失与他有关;如何使孩子认识到将灰雀捉走是错误的从而自愿将小鸟放回来,需要循循善诱。列宁没有问孩子是否将灰雀捉走,也未进行任何说教,而是借助一句“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的感叹,使孩子内心受到震动,从而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在整个事件中,处处可以发

11、现列宁善于观察对方的言语、行动,既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又能使对方认识到错误的巧妙的教育方法,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列宁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爱护。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要学生认识到列宁对儿童的爱护;二是要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学生还可以受到爱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表四:教 学 设 计 (表一) 课 题6、小摄影师课 型新授课主 备教 师董桂荣参 与教 师王晓娟教学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

12、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4认识三种对话的形式、实际当中能正确使用冒号和引号。教学重点1.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2.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教学难点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具、学具准备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搜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教师准备投影。教学时数 两课时表五:教 学 设 计 (表二)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参与教师备课 第一课时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课前同学们自己已经读过了课文,查阅了有关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高尔基?2学生之间交流搜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3教师小结:高尔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尔基的笔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爱他。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是一件怎样的事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自然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4交流生字词语,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解决课文字、词障碍。5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6画出不懂的问题,留待下节课交流解决。三、合作识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