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4885346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山东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202X年 炎炎夏日已经来到,又到了发放防暑降温费的时候了,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一篇“山东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202”,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X山东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 从事室外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从12元提高到00元; 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从8元提高到140元。 全年按6月、7月、8月、9月共4个月计发,列入企业成费用。职工未正常出勤的,企业可按其实际出勤天数折算发放。新标准自20X年8月1日起施行,目前202X年山东省高温补贴参照该标准执行。 从市人社局了解到,今年,我市执行的高温补贴标准为22X年8月日下发的关于调整企业职工防暑降温费标准的通

2、知,其中企业职工防暑降温费标准为,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2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0元。全年按6月、7月、8月、月共个月计发,列入企业成本费用。 企业在岗且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列入发放范围。职工未正常出勤的,企业可按其实际出勤天数折算发放。据悉,各类企业要履行防暑降温工作主体责任,按山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制度,落实防暑降温工作措施,调整工作时间,减轻劳动强度,确保夏季生产安全和职工身体健康。高温作业中暑 也能申请工伤火辣辣的阳光,滚烫的热风,虽然一年中最热的天气还没到来,但想想这即将到来的天气也让人难耐。高温天里,企业应如何合理安排员工工作时间

3、 了解到,根据0X年我省下发的山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日最高气温达到以上,当日应当停止工作;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至4以下,全天户外露天作业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11时至16时应当暂停户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至7以下,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户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加点。 中暑也算工伤,很多上班族并不了解。记者了解到,根据20X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4部门印发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规定,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高温天气作业物理因素引起的中暑,诊断为职业病的,人社部门认定为工伤后,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经诊断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可持职业病诊断证明书,3日内到属地人

4、社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在医疗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最新报道:全国开展专项检查 高温津贴不能成“纸上权益” 近年来,人社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部门都曾多次强调,用人单位要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且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此外,不少地区也出台了相应的监督、惩罚措施。 例如,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中就明确,未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补发;逾期未改正的,处20X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 即便如此,在一些地方或者一些单位,高温津贴仍然不能及时发放。例如,近期就有媒体报道,有建筑工地工人三年未收到过高温津贴。 而中新网

5、记者在北京地区走访发现,虽然不少像快递员、环卫工这样的室外高温作业人员表示,近年来有收到高温津贴,但很多人对于高温津贴发放的具体标准并不清楚。 “我自己不知道北京市的高温津贴到底是什么标准,应该发多少什么时候发这些不太了解。”海淀区一名环卫工这样告诉记者。 对于部分地区高温津贴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有专家表示,目前高温天气的劳动保护主要依靠劳动监察部门、工会组织监督,监督管理工作比较乏力,惩处方面的欠缺,使得用人单位违法成本较低。此外,劳动者在企业面前较为弱势,不敢更不会主张权利,都是高温政策难落地的重要原因。“除了要有相应的处罚制度外,也要让工人了解自己的权益所在。”郑东亮表示,高温津贴的发放涉及行业范围巨大,如果仅凭借行政执法很难完全兼顾,让职工了解自身权益,才能更好监督用人单位。 记者了解到,就在本月初,人社部下发了关于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决定6月1日至7月日期间,在全国组织开展专项检查。 通知中,用人单位遵守高温津贴规定情况被列入了检查内容。此次检查范围为各类用人单位,其中,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领域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等行业企业及钢铁、煤炭企业是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