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导向功能.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4885097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导向功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导向功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导向功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导向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导向功能.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导向功能张健王永利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367期2010- 11 (中)摘要:导向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功能。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必 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地位,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作者简介:张健,常州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政治学博士;王永利,常州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江苏常州213164)基金项目:江苏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校思想

2、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问 题研究” (SGSY2009YB369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包括理想信念导向、奋斗目标导向和行为规范导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的导向功能是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导向、奋斗目标导向、行 为规范进行符合党和国家要求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引导,并对偏离这些目标的思想和行 为进行纠正的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内在要求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需要。当前,大学生的思想 主流是好的,但一些大学生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

3、、诚信意识淡薄、 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 荣辱观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贯穿的整体,它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 义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旋律,反映了中华民族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和趋势, 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准确把握了当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意识形态本质,在我国经济 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重 大的政治意义,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的道 德规范和

4、行为准则,对大学生确立和践行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和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 匹配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道德操守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因此,要坚持用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进行有效引导,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所包含的四个方面内容辩证统-,深刻地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前进方向。坚 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只有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才能

5、使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追求和崇高的价值目标; 坚持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有利于培育和弘扬伟大的 民族精神: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当代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充分利用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时俱进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 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应性: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它培育大学生的人格美德,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 才。有了这样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内在精神,有了这样一面旗帜,就能建立一个包 括思想道德建设目标、内容和方法的结构功能系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

6、工作的实效性。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路径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一系列内涵明确、联系紧密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思想、价值理想、 价值精神和价值观念构成的整体,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 挥着主导作用。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导向功能。理想信念导向就是通过思想政治 教育帮助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并通过理想信念来激发动力,指导行为。理想信念 具有指向性、确信性、稳定性等特点。对商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是帮助大学生在 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并通过这种理想 信念来观

7、察和认识学校和社会,领会和接受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从而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动 力,指导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马克思 主义科学理论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 础和行动指南。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始终坚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 必须坚

8、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 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和武装大学生,培养信仰坚定的青年马克思 主义者。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的奋斗目标导向功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 向,主要是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运用社会目标导向。社会目标导向有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发展目标,二是人的发展目标。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社会发展目标就是 要培养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人的发展目标就是 要求大学生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四有新人,成为一个适应社

9、会并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位置的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 同理想。因此,要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引导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实践之中建功立业,谱写壮美的青春之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认识这 些社会目标并树立正确的目标,使得大学生能够在这些总目标的导向下,循序渐进、

10、通过深 入的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促进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达到个人全面发展的目标。大学生只有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才有可 能在大学期间达到这些目标。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导向功能。所谓行为规范导向,就是根据社 会的发展情况,按照党和国家所要求的道德、法纪的准则和标准,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 导向。进行行为规范导向既是现代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导向的保证。 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和成熟,必须采取依法治国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相 结合的方式,规范人们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行为,即对人们提倡做什么、允

11、许做什么、 反对做什么的规范必须明确具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 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 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 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从而使大学生能够按照这些行为规范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正确的选 择和取向,调整自己的行动,养成在法纪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做事和做人的习惯,形成良好 的道德品质和

12、法律意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必须坚持用“八荣八耻”来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以八 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 形成的革命道德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判 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形 成良好社会风气和校园风气的基础,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坐标,也是提升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必须趁育年大学生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的可塑期,用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他们,使他们具备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 观念,使青年大学生知荣辱、明是非、学会做人和做事,自觉成为践行“八荣八耻”的生力 军。参考文献:1毛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功(教育),2010, (4)2许浩.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