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自觉性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4884690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觉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觉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觉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觉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孩子的自觉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觉性【转载】也许,你正在琢磨,怎样为孩子每天的生活进步而喝彩。或许,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多地使用“鼓励的言语”。也就是说,在你和孩子的日常交流过程中,着眼于他们的长处和进步,哪怕再小的长处和进步。 为了让家长们明白如何掌握这种语言,我们必须先区分两个概念:鼓励和表扬。唐狄克梅尔(Don Dinkmeryer) 和卡里麦凯(Cary D.McKay),在他们的家长培训“有效教育子女的系统训练”课程中,明确地区分了这两个概念。虽然表扬和鼓励听起来是差不多两者都是从正面施加影 响?,可实际上二者的侧重点有很大的不同。表扬是对某种成绩或行为言语的奖励。大多是给得奖者,或事情做得

2、最好的人,因此往往和最终结果挂钩。实际上,表扬孩子的家长是在说:“如果什么事情你做得和我期望的一样好,你会得到我的认可和奖励。”当我们表扬孩子时,要告诉他们,我们为他 们取得的成绩而骄傲。这种做法是在对孩子强调我们对他们表现的期望。鼓励却有不同。鼓励往往是给予进步(即使很小的进步)、所做出 的努力。在不考虑孩子是否取得什么样成绩的前提下,鼓励仅侧重在孩子的自身能力和长处上。因此,在鼓励中,家长强调的是过程。鼓励给孩子自身的动力,告诉孩子他们争取做最好的自己,他们努力的行为本身就是他们的奖赏。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达到得奖的标准,我们表扬他,那表扬就成了虚假的夸赞。可鼓励却从不会是虚假的!以下的图表

3、概括了鼓励和表扬二者的主要区别。请看下表。另外,你们可以参考如下做法来学习如何使用鼓励的言语。对任何方面任何程度的努力和进步给予好评 成功的富裕家长们不能经常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更有甚者,在谈论孩子时还经常用贬低的语言,暗示那些成绩都是“应该的”。他们的理由是:“你看,当然 了,他学会怎么用电脑、怎么投球等等他是我儿子呀!”可是,当家长忽视或是轻视孩子的努力时,他们无异于剥夺了孩子自身的成就感。 你越是能够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在言语上进行鼓励,你的孩子在做事和做人上,越会自发地找到新的、更大的、更多的进步方法和空间。对你来讲,注意观察到孩子 微小的进步可能并非易事,有的时候孩子自己可能都没感觉到。

4、可你要让他们知道,你对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非常重视,这对他们成功地建立自信和独立人格都很有 意义。比方说,你讲,“你从前写作文开头都费九牛二虎的劲儿,现在你开窍啦”,或是说“你游泳的训练效果显著,姿势有明显长进。”诸如此类的话,让孩子了解到,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所能达到的,要持之以恒才有可能。即使孩子进步不明显,你依然要不断地寻找、发现微小进步痕迹。比方说,你十几岁的儿子下决心要提高成绩,可他的成绩单发下来,变化不大,并没有达到你们的预期。你依然要肯定他的进步。告诉孩子,你注意到了他的细微进步,这样他会更有动力做更大的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在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上,家长也要用鼓励的言语。如果你儿

5、子告诉你,他和其他同学或朋友发生了冲突,你首先应该肯定他已经长大,有自己的朋友圈子,然后表达出你对他的信任,相信他能以自己的能力来解决问题。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建议成功人士都对自己的判断能力信心满满,正因如此,他们才获得了成功。对他们来说,向孩子讨教并非自然而然。他们更习惯于不问别人而自己做决定。可是,想要行之有效地教育子女,这个习惯必须改变一下。对孩子的意见和看法,支持孩子成长的家长不但能听得进去,还要给予尊重。你去留心观察一下,你的孩子对哪些问题有自己独到的看法,看看是否有道理,是否可以采纳。比如: 问问孩子,他们对周末的家庭活动有什么好的建议。 当家里遇到问题,你迟迟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不妨问

6、问你十几岁的孩子,让他们来决定。比如在装修厨房时,在两种颜色中挑哪个更好。 如果孩子没有完成你认为他应该完成的事情,先听听他的理由,即使你不同意他的理由,也要让他看到,你愿意从他的角度考虑。无论何时何地,对孩子动脑筋、想问题都给予表扬。所有孩子都愿意听家长说“好主意!” 听听他们对时事的评价和意见。对特殊才能给予特殊的肯定一方面,你要让孩子知道,无论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你都会无条件地爱他;另一方面,特别要让孩子知道,你最看重、最欣赏的是他们的哪些特点。这样做,更让孩子感到他们是独一无二的,来自你的爱也是独一无二的。 当孩子给同学讲解家庭作业时,告诉他(她) 这样做很为别人着想;当你必须出门办事

7、,你的老大在家照顾小妹妹,告诉他(她)这是很有责任心的行为;当孩子表现出幽默感,别忘记告诉他们跟他们在一起有 多愉快,他们给你的生活增添了多少快乐。这些鼓励的言语都能让他们感到自己与众不同的价值。即使是很简单的话,就像一句“谢谢你帮忙做晚饭,我就知道相信你准没错”,孩子就能感到你在他们身上很用心,他们在大事小事上都能取悦你。 做家长的秘诀,就是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能找到其“特殊天分”。不管这天分和学校的功课是否相关,也不管这天分是否能被外界承认和衡量出来,而后为这天分喝 彩。新近的有关人类智力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涉及范围广泛,其中很多方面都没有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反映出来,也没有被传统的学校教育

8、认可。实际上,哈 佛大学研究员、心理学教授哈沃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他的著作思维的框架(Frames of Mind)一书中指出,每个人至少有七种不同的智力,包括语言学、逻辑数学、音乐、空间感、身体协调运动能力、直觉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在我们的传统教育系 统里,很多能力被忽视了。这也可从另一方面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高中都没读完,却在离开学校自由发展之后,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不少家长自己在读书时也未必是优等生,可在工作上、事业上非常成功。而这种家长往往对自己的孩子要求苛刻,对他们在学校的成绩有过高的期望,给孩子很大的压力。 富裕的家长们应该认识到,学校不是通往成功人生的唯一道路。

9、我并不是说,让家长们欣然地接受孩子带回来各门功课不及格的成绩单,而是说要看到,对有些孩 子来讲,尤其那些在有很多成绩优秀孩子的重点学校里就读的孩子,过早地强调成绩的重要性可能适得其反。如果一个资质正常的孩子带回家的都是不及格的成绩, 那一定要仔细研究一下原因: 你的孩子是不是不适应这所重点学校的教学风格? 孩子本身是否有什么没有诊断出来的学习障碍? 是不是有什么心理或感情因素让孩子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是不是在用什么违禁药物?我最近参加了一个大型聚会,与会者多是商业界的呼风唤雨的人物。站在讲台上的发言人,是一位相当有成就的人物,忽然向大家发问道:“你们当中有多少人是优等生荣誉学会的成员

10、?”大家面面相觑,只有少数几个人举手。发言人接着又问那些举手的人,是否期望他们的孩子在学术上也取得同样的成就,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表示赞同。有的孩子不会踏着公认的道路走向成功。想要让孩子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来实现梦想,做家长的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支持孩子特有的智力特点。肯定和支持孩子的长处,不但能帮孩子建立合理的目标,而且还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为了达到有效教育子女的目的,家长们应该具有老侦探的许多特点,需要找出孩子潜在的能力、天分和内在的力量,让它们得以表现、得以充分发挥。你满意的时候也要适时表扬有些时候,人们的天性似乎是在不满意的时候常常抱怨批评,而在满意的时候却沉默不语。当然,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

11、,我们的孩子不可能完美无缺。家长需要让孩子知道什么行为是不能接受的。批评、指责应该是特殊情况,而不应该是正常情况。试想一下这样的例子。 艾力克斯和罗兰忙了一天回到家,两个孩子到门口迎接,然后回到屋里继续玩他们的游戏。半小时后,两个孩子爆发出争吵声,父母立刻过来,看出了什么状况, 怒气冲冲地平息了战火。孩子们在没有大人的干预、指导下,平静地玩了三十分钟,家长有没有注意到,有没有给予任何的肯定呢?只有孩子吵架了才过来批评,这 传递给孩子什么样的信息呢?为赢得父母的关注,孩子会怎么做呢?当家长只对孩子的错误行为有所反应时,孩子常常会故意捣乱来引起家长的注意。因此,你在批评孩子犯错误时,一定不要忘记在

12、孩子没犯错误时要给予鼓励与肯定。在一天里,尽可能多地表扬孩子的好表现。建设性的批评家长在孩子生活中扮演着老师的重要角色,孩子需要引导。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可以帮助他们从中吸取教训,改正错误。鼓励的言语不是要避免批评,而是要有建设性地,而非破坏性地批评。1.尽管事态严重,在指出毛病和问题之前,先评价其中积极的东西。比如孩子的努力、好的想法、有哪些进步的地方等等。例如:“我发现你现在做作业比从前主动多了,你现在一回家就写作业,而不是先玩,等到晚上玩累了再写作业。”2.就事论事。对孩子的人格和态度,一定要避免用诋损的语言。好比“你总是把事情搞砸了”或者“看看你有多聪明呀”类似挖苦的语言。3.对事态说出你的感受,包括你对孩子的信任,相信孩子可以纠正错误。比如:“你的法文老师说你不完成作业,我觉得这样不行。不过我相信,咱们能找到解决的方法。”4.和孩子一起,制订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比如:“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呀?咱们一块想想,做出个计划,怎么样?”5.当你注意到哪怕是很小的改进时,也要鼓励孩子继续朝好的方向努力。例如:“我看见你的法文课本放在厨房桌子上,我觉得很好啊,你先做功课再忙乎其他事儿。”请记住,建设性意味着往上搭建,破坏性意味着往下拆除,只有前者才会鼓励孩子向前迈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