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是应对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4884377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是应对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是应对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是应对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是应对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是应对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是应对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是应对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是应对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 摘要: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很大,如何解决越来越严重的就业压力,从根本上来说,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应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关键词:就业 职业素养 压力1 目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原因包含很多方面,压力主要有两个来源:来自社会和来自家庭的压力。社会压力主要包括自1999年起高校连续的大规模扩招、社会就业市场没有显著变大的情况下, 毕业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势必然会导致就业压力的增大。由于毕业生供大于求, 在用人市场上用人单位对求职学生的要求逐渐提高, 常有用人单位对求职的大学

2、生会提出高于招聘岗位所需得要求的情况发生。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的来源有很多,可能有: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生存压力日益增长,特别是日益高涨的房价和物价,大学生在就业时要考虑到来源自社会的生活压力,约束了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来源于家长,随着80年代计划生育的实行,一个家庭往往只有一个小孩,小孩身上承托了来自于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厚望。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如果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会认为对不住父母,产生心理压力。目前我国的养老机制还很不健全,我国很多老年人晚年的生活主要靠子女负担,既要面对沉重的生活压力还要考虑长辈的养老问题,年轻一代感到自身能力不足以应付时,他们也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相

3、对高昂的教育费用使得家长觉得读书是一个投资行为,如果就业岗位的薪资水平短期内达不到家长的预期,毕业生在求职时的心理压力会增大。2 面对就业压力,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着重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除了制定整套的专业知识框架,在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不要忽视了职业素养教育。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职业素养教育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很多高校将就业指导集中安排在大学生毕业前,随着就业环境的变化,经过这几年实践证明,这样的安排对于目前的就业环境,指导效果就不是很理想。高等教育不单单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也要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贯穿于大学生的大学生涯。将专业知

4、识学习与职业素养教育结合在一起,像我们可以通过实践课程,分组协作,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增加学生自主创新的部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安排课后实践调查的作业,培养学生独立查找资料,分析材料,让学生学会建立自身独立自主的能力等。3 重视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自我培养大学生是自身职业素养培养的主体,通过平时的思想教育让学生认识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只有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3.1 大学生要有独立个体意识,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树立自身远大抱负。大学生绝大多是独生子女,成长环境和社会环境导致了学生一些诸如独立意识不足、自我意识过强等个性的形成,指导学生

5、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定位,确定实际的奋斗目标。3.2 要重视大学生大学生涯非专业素养的培养。专业素养可以通过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来获得,而非专业素养则需要长期养成。离开了中学严格的被动管理,到了大学相对自由的空间,随着学习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很容易放松对自己的约束;而社会转型期的一些不好的社会现象,也会对大学生的社会认知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只有在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有意识地克服自身的缺点,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提高自身的非专业素养。3.3 避免走入就业误区。现在,许多大学毕业生在面临就业时会很茫然,不能确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不能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一方面是由于学生面临的是人生中从学校向社会的转折阶段

6、,对社会、对未来的不确定存在心理畏惧。等到了最后一年要就业了,大学毕业生往往缺乏应具备的就业心理承受力,对未来的不确定,会让学生产生焦虑和急躁,或是心理不平衡、怨天尤人,对老师、对学校、对社会甚至对人生产生偏颇看法;或是在就业选择上自己拿不定主意,对家长或是老师的依赖性较强。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一些大学毕业生对人才观理解不正确,停留在了精英教育阶段,不能确定自己在就业市场的正确定位。或是认为只要学习好了,那就是人才,在求学过程中,忽视各种社会活动和实践活动,造成社会实践能力弱,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与之相反,也有认为具备各种社会活动能力就能找到好工作的大学生,在大学生涯中,将很多精力投放于社会活动、实践活动,本末倒置,忽视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这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期望与社会需求之间严重失衡,或是对自身就业期望过高,缺乏对整体就业形势的理性认识;或是对所学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认识模糊,不能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总而言之,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必将越来越重视自身职业素养的培养与就业心态的调整,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