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导与练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二章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88289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导与练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二章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品导与练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二章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品导与练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二章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品导与练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二章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品导与练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二章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导与练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二章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导与练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二章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Word版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5第4讲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全球气候变化6、7、10、11、1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读1、2、3、4、5、8、9、13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7山东济南模拟)图1为某半球甲地位置示意图,图2为甲地降水量月分配柱状图,图3为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图2和图3横坐标表示月份的顺序相同)。读图,回答13题:1.甲地降水量最多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图3所示四条曲线中,能反映甲地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的是()A.曲线 B.曲线C.曲线 D.曲线3.甲地

2、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解析:1.D2.D3.A第1、3题,依据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若图1中下方纬度为(30-10),即20,则甲地气候类型应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这与图2中的降水分配特征不符,故图1中下方纬度应为(30+10),即40,气候类型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D项正确。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且图2和图3的横坐标月份的顺序相同,由此可推断错误;甲地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气温年较差小,故正确。(2017四川联测)下图为欧洲南部沿42N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

3、和、两地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45题:4.图示地气候()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冬暖夏凉,降水均匀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5.造成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A.洋流B.大气环流C.地形D.纬度位置解析:4.A5.C第4题,材料显示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则夏季为68月。图中显示地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则该地为地中海气候,故A项正确。第5题,图中显示地年降水量明显小于地,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图示地形,可知地位于背风坡、地位于迎风坡,故地形是导致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2017安徽合肥一模)读“北极冰川面积逐月变化图”,回答67题:6.北

4、冰洋冰川面积最小值推迟至9月份出现的原因是()A.此时北极地区极昼时间较长B.海洋水体升温较慢C.秋季北极地区晴天多D.此时北极冰川融化快7.为减小北极冰川面积变化的幅度,下列做法均合理的有()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工业利用太阳能发电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A. B.C. D.解析:6.B7.D第6题,冰川面积最小值应该在温度最高月份,海洋水体比热容较大,升温慢,所以推迟到9月水体温度最高,冰川面积最小。第7题,图中显示从总体上看,北极冰川面积呈下降趋势,其原因在于气温升高。控制冰川面积下降的幅度必然要减小温度升高幅度,农业灌溉技术与全球温度变化关系不大。排除,正确。(201

5、7山东潍坊模拟)下图为某地土壤水分收支情况图。读图,回答89题:8.该地对应的气候类型为()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9.该地农业活动中最需解决的问题是()A.灌溉B.排水C.施肥D.保温解析:8.D9.A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在411月降水少,但水分需要量大,水分亏缺大,水分利用主要消耗的是储存水,而11月次年3月降水多,水分需要量少,水分储存。表明该地有“雨热不同期”的特点,因此可以判断该地为地中海气候。第9题,该地雨热不同期,要发展种植业就必须解决好灌溉问题。(2017天津滨海五校联考)下图示意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我国福建省南

6、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读图,回答1011题:10.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A.逐步变暖B.先暖后冷C.逐步变冷D.先冷后暖11.气候变化会对海岸变迁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A.海水侵蚀能力的变化B.极地冰川融冻速度的变化C.河流泥沙沉积速度的变化D.海岸地貌形态的变化解析:10.B11.B第10题,从图中可看出,从早全新世中全新世现代,海岸线出现先大幅度后退再前进的过程,即海平面先大幅度上升再下降,推测气候先暖后冷。第11题,气候变暖,海水热膨胀及极地冰川融化会使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冷,海平面会下降,从而导致海岸变迁。二、非选择题(共56分)1

7、2.(2017甘肃兰州统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4分)材料随着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增多,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也越来越关心。据专家分析和预测:我国北方增温在过去50年更为明显;近50年西部降水增多,东部频繁出现南涝北旱;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纪略有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将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将加大。下图为我国近30年气温变化图。(1)据材料分析图中反映出我国近30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并说明目前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区?(9分)(2)单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我国河西走廊的粮食产量近期

8、内将如何变化?试说明理由。(9分)(3)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8分)(4)全球气温升高与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关,可采用哪些措施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8分)解析:第(1)题,直接从统计图中提取信息,然后从年平均气温与冬季平均气温两方面叙述。从题目材料中可知我国北方地区增温更明显。就全球而言,中高纬度地区增温最明显。第(2)题,河西走廊的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而近50年西部降水增多,热量改善,所以粮食会增产。第(3)题,全球变暖,海平面会上升,沿海低地被淹,土地盐碱化加剧,风暴潮加剧,另外,还会影响到沿海港口的航运等。第(4)题,围绕节能、减排、降耗等方面回答

9、即可。答案:(1)近30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我国北方增温比南方更为明显。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9分)(2)粮食产量会增加。原因:气候变暖,我国西部地区的降水有所增加,会缓解河西走廊的干旱状况;气温明显升高,冰雪融水量变大,热量改善,有利于粮食生产。(9分)(3)海平面上升,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海水入侵,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8分)(4)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8分)13

10、.(2017四川攀枝花统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一下图是世界部分区域图。材料二下图是伊比利亚半岛河流及农业灌溉区示意图。(1)格拉斯哥和爱丁堡分别位于大不列颠岛的东西两岸,但气候特征相似度非常高,请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2)描述伊比利亚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3)根据图中信息推测该半岛沿40纬线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10分)解析:第(1)题,根据气候影响因素逐一分析可知,两地纬度接近,都位于沿海地区,虽然分别位于大不列颠岛的东西两岸,但由于岛的面积狭小,而且两地地势平坦,无明显的山地阻挡作用,因此都受西风带影响,故两地的气候特征相似度很

11、高。第(2)题,可以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来判断伊比利亚半岛的地势特征。图中河流总体是从东、西两侧流向海洋,所以其地势总体为中部高,东部、西部低。第(3)题,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该半岛沿40纬线附近受西风带控制,降水主要受来自大西洋的暖湿西风影响。结合上题分析,该岛中部地势高,所以西侧为迎风坡,东侧为背风坡,年降水量沿40纬线由西向东减少。答案:(1)纬度接近;都受西风控制;地形阻挡作用弱;都位于沿海。(6分)(2)地势中部(北部)高,东部、西部(南部)低。河流流向。(6分)(3)年降水量沿40纬线由西向东减少。原因:该半岛(属地中海气候)降水主要受来自大西洋的暖湿西风影响,由于该半岛地势中部高、东西低,西部地处迎风坡,降水多,东部位于背风坡,降水少。(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