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模拟试题与答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4880908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力学模拟试题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土力学模拟试题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土力学模拟试题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土力学模拟试题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土力学模拟试题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力学模拟试题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力学模拟试题与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土的三相指标(C )A. 含水量B.孔隙比 C.塑性指数D.孔隙率2. 对无粘性土的工程性质影响最大的因素是(B )。A.含水量B.密实度C.矿物成分 D.颗粒的均匀程度3. 在工程上,岩石是按什么进行分类(D )。A.成因和风化程度B.坚固性和成因C.成因D.坚固性和风化程度4. 土体压缩变形的实质是(A )A.空隙体积的减小B. 土粒体积的压缩C. 土中水的压缩D. 土中气的压缩5. 通过土粒承受和传递的应力称为(A )。A.有效应力B.总应力C.附加应力D.孔隙水压力6. 在均质土层中,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是(D )A.均

2、匀的B.曲线的C.折线的D.直线的7. 原状土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重塑土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称为土的(A )A.灵敏度B.强度提高系数C.固结系数D.液化指标8. 巳知砂土的天然孔隙比为e = 0.303,最大孔隙比工 = 0.762,最小孔隙比-=0.114,则该砂土处于(D )状态。A.密实B.中密C.松散D.稍密9. 评价粘性土软硬状态的物理指标是(C )A.含水量B.孔隙比C.液性指数D.内聚力10 .对于(D ),较易发生冲切剪切破坏。A.低压缩性土B.中压缩性土 C.密实砂土D.软土11. 工程上控制填土的施工质量和评价土的密实程度常用的指标是(A )A.有效重度B. 土粒相对

3、密度C.饱和重度D.干重度12. 当挡土墙后填土中有地下水时,墙背所受的总压力将(B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13. 太沙基的地基极限承载力理论假设基础底面是(A )A.粗糙的条形面积B.光滑的条形面积C.粗糙的矩形面积D.光滑的矩形面积14. 以下哪个不是地基剪切破坏的形式(C )A.整体剪切破坏B.局部剪切破坏C.脆性破坏D.冲剪破坏15. 下列基础中,不属于深基础的是(D )A.沉井基础B.地下连续墙C.桩基础 D.扩展基础16. 地基发生整体滑动破坏时,作用在基底的压力一定大于(C )A.临塑荷载 B.临界荷载 C.极限荷载D.地基承载力17. 计算桩基沉降时,荷载

4、应采用:(C )A.基本组合;B.基本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C.长期效应组合;D.标准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18. 浅埋基础设计时,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是(B )A.持力层承载力B.地基变形C.软弱下卧层承载力D.地基稳定性19. 下列基础中,(A )通过过梁将上部荷载传给基础。A.墙下独立基础B.柱下条形基础C.柱下独立基础D.墙下条形基础20. 相同荷载作用下,下列哪种土形成的地基最终沉降量最大(B )A.超固结土B.欠固结土 C.正常固结土 D.老固结土21. 砂井预压法处理地基中,砂井的作用是(B )A.与土形成复合地基一起承载B.加快土层的排水固结C.挤密土体D.施中使土振

5、密22. 对于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堆载预压法处理地基的主要作用之一是(C )A.减小液化的可能性B.减小冻胀 C.提高地基承载力D.消除湿陷性23. 群桩效应越强,意味着:(D )。A.群桩效率系n数、沉降比Z越大; B.群桩效率系数n、沉降比Z越大;C.群桩效率系数n越大、沉降比Z越小; D.群桩效率系数n越小、沉降比Z越大。24. 挡土墙后填土的内摩擦角会影响土压力大小,若增大内摩擦角,则(A )A.被动土压力越大B.被动土压力越小 C.被动土压力无影响D.主动土压力越大25. 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当在墙高、填土物理力学指标相同条件下,对于三种土压力的大小关系,下列表述哪项正确(C )A. Ea Ep E0B. Ep E0 EaC. Ea E0 EpD. E0 Ea 当Ut=0.75时所需的历时t方法一:查曲线由 Ut=0.75, a = 1.5 查图得到 Tv = 0.46 一 1。小、14 .68方法二:用公式计算_2 混仲 + (1 - 口L t 1 + 其中,32 0所以,有4r x 1匚 0. 32625 = 0. 4540. 454 X 10214. 68=3. 09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