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课程总结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880871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听语言课程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视听语言课程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视听语言课程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视听语言课程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听语言课程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视听语言课程总结课程名称:视听语言 任课教师:崔皓越 学时: 54 学时考核方式:考查 学期: 2013 2014 年第一学期班级:11级播音与主持专业 1班、2 班、3班、4班、5班当前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视听文化的年代 ,人们越来越依靠影像来获取信息 , 传播学家施拉姆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 :受众对于媒介产品的选择 ,很大程度上是否以 最省力的方式获得最完整的视觉信息。视觉文化的发展为影视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良 好的就业前景,而人们日益增高的视听审美水平 ,也对从业人员和即将走上影视传媒 道路的高校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播音主持的专业课程视听语言旨在向学生 讲授构成影视画面和声音的基本元素和其构

2、成的基本语法,为学生以后的拍摄实践 打好基础。作为高校的艺术类专业,面临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传媒 从业人员。作为教师,应该关注社会相关动态,意识到这门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即 传统的视听语言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 教学的专业性,时代性和创新性,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中,应该把启发学生思想,开拓学生 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重要位置。随着时代的发展,开放性,流动性、灵活性与竞争性对高校进行了挑战。在这 一背景之下,我们课程组对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手段、课件以及考试的模式等部 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补充和修正,使该课越来越贴近素质发展的需要。并在教学实 践

3、中打破原有的旧框框,尝试着建立多元、立体的教学体系,将“视听语言”课程 置身干文化群落以及声画景别中来创造一个重审美更重创美的可持续发展的基于素 质教育的该课课程新的教学模式。宏观上。打破单一的培养模式,将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系统的工程来研究,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中观上 结合大学的特色,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形成了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线的培养体系, 实现了以科研促进教学。微观上,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思 想的课堂教学体系。并做到“三个一”,一个知识点,一个或多个能解释知识点的实 例,一个或多个相应的思考练习题。视听语言是电影的画面、声音艺术表现形式的代名词,又

4、是电影艺术手段的总 称。视听语言的基础是电影的两大基本元素活动影像和同步声音。它涉及镜头内 容、镜头形式、分镜头规则和声画关系处理四个方面。具有一定内容和以适当拍摄 方式拍摄的镜头是电影视听语言的基本单位,镜头组接和声画关系处理则把它们联 结成电影视听结构的整体。视听语言是表现电影内容的基本方式。与剧作、表演一 起,共同构成导演创作的三大艺术手段。视听语言也是形成电影风格的主要因素, 不同的导演以不同的方式运用视听语言。从而创造出风格各异的影片。视听语言是一部论述电影基础知识和构成元素、分析电影艺术技巧的比较 全面的大专院校电影教材;是大众传播专业学生、电影爱好者的良好读物;也是一 部注重理论

5、联系实际,强调学用结合,便于应用和操作的创作指南。视听语言从 电影的最基本元素影像入手,结合中外电影作品中的经典段落,分析光、色彩、构 图等视觉构成要素的艺术特性,进而深入讨论蒙太奇、长镜头、场面调度、镜头组 接、节奏、声音等视听语言各个重要环节的表现力及相互关系,体现了逻辑严密、 层层递进的系统分析和总体把握。具有创造力的学生是不会满足于对具体事物的机械复制的,画面上的形象是他 对事物的主动选择、组合的结果。艺术家首先是借助画面进行思维。有研究显示, 人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有 90来自视觉,视觉在人的五种感觉之中是最重要的。 电影艺术家通过画面和观众交流,或叙述故事,或抒发情感,或表达意念

6、。罗伯格 里叶说:“考虑一个电影故事,在我就已经是用画面来构思的过程,这里涉及一切细 节,不仅包括表演和背景,而且还包括摄影机的方位和运动,镜头段落的组接。 ” 电影的诞生多少克服了其他艺术表达方式中视觉与听觉、时间与空间、表现与 再现相互问彼此隔离的美学矛盾,它可以更直接、更全面地表现生活。作为传统艺 术,文学、音乐、绘画、雕塑、舞蹈和戏剧分别以文字、声音、线条和色彩、材料 和造型、演员现场表演等为基本表达方式。电影则以影像作为基本表达方式,它是 通过画面和声音来讲述故事,传达艺术家对世界、对生活、对人性的看法。在中国 的文化环境当中,有文化的人或者说读书人更爱一种曲折,一种东方的、儒教的委 婉。这一点与西方是完全不同的。这就决定着西方的视听语言在语境的营造上同中 国有着很大的差别。比方说西方可能更注重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而中国人可能更喜 欢故事本身,也就是更关注镜头呈现出的情节。所以,中国的视觉是有寓意的影象 深刻的,而且其深刻性必须完全育于故事中,绝对不是直白和热烈。否则很可能被 有知识和思想的人士指斥为庸俗和无聊。这是中国特色的欣赏文化,不追求感官而 要求思维。不过,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文化的衰变,这种欣赏文化也开始转变 - 好莱坞的标准成了世界的标准。但是,唯一不变的是语法,这个是相通的,因为人 的生理结构是相似的。传媒学院播音教研室崔皓越2013 年 1 月 7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